分卷閱讀151
興安雪嶺中的藥材資源十分豐富,常見的黃芪、蒼術、赤芍、沙參、龍膽等藥用植物就有幾百種,珍貴的藥材也不少,對于大夫來說簡直就是圣地。可是,并非所有的藥材都能通過人工種植,所以才要列出一份清單出來。曉年不是懷安人,簡曉意大夫雖然出生此地,但由于一直在醉心研究自己的事情,所以對雪嶺的情況并不熟悉。他們需要的是對雪嶺的情況非常了解的藥師,然后才好請他們一同研究種植什么藥材、效果又是如何,最好還請他們一同建造官家的“苗圃”。雖然煜親王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在此處網羅藥師和山民,但卻容易引起冀州皇帝的注意,他原本就不想過多摻和北境,所以曉年見葵郡王愿意出面,感到十分高興。“過段時間我要再去雪嶺一趟,或者幾趟,希望能夠盡快實現我們想到的事情?!?/br>第92章藥廠葵郡王以都督府的名義貼出告示之后,陸陸續續有不少藥師和在雪嶺采藥的山民來詢問。他們中如果有意向長期做下去的人,就會被登記在冊,等專人進行考核后,方能與都督府簽訂契約。曉年看了幾日的名冊,不禁有些驚訝——竟然還有不少人呢!葵郡王安排協助簡小大夫的人解釋道:“湯氏、牛氏雖不是醫藥世家,但靠的是興安雪嶺的藥材發跡,他們名下不僅有藥鋪,也開設醫館,東麓和北麓不少藥師就依附于這些大醫館?!?/br>雖然湯家和牛家因為謀逆罪伏法,但還不至于禍及這些醫館和藥鋪的藥師。只是沒有了醫館和藥鋪,他們暫時無處可去,空有一身醫理醫術,卻因為曾經在湯家和牛家門下做事而讓人心生忌憚。倒不是旁的醫館覺得他們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了——畢竟都是得養家糊口的,誰也不容易。他們不過是擔心受到罪人牽連,不敢接手這些藥師罷了。這些藥師原本在北境最好的醫館,如今跌落塵埃,自己同樣怕受到湯家和牛家的牽連。他們中大部分人很是過了一段戰戰兢兢、忐忑不安的生活,有些甚至已經為了避禍遠走他鄉,估摸著再也不會回北境了。這一次都督府貼出的告示,也就是代表了北境新主人的意思,這些流離的藥師自然有心歸順葵郡王,于是紛紛去錄入名諱等信息,期望可以為葵郡王做事,受到其庇佑。至于那些采藥的山民,則是看重了告示上提到的“護衛”二字。他們大多都是散戶,也不像有些采藥的山民積累了幾代人的經驗,已經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還能更快發現更好的藥材。每次進山對他們來說其實都是拿命相搏,現在都督府貼出了告示,稱屆時集中采藥會有府兵相護,他們自然對上面描繪的事情有所期待,想來一試。由于興安雪嶺北起冀州,西南至雍州,屬于冀國的山脈大多在葵郡王和爍親王的封地,這告示上的內容一傳十、十傳百,竟然把不少沒有收到牽連的人也吸引了來,所以人數很快就增長起來。曉年聞言,立刻拱手道:“那就有勞曹大人先請人篩選一遍,然后咱們再著郡府的名醫集中看選?!?/br>時堅立刻回禮道:“不敢不敢,吾等受都督所托,皆聽簡大夫調派,您安排的事情,吾等立刻去辦?!?/br>冀州邊境的都督府是由鎮守的親王或郡王擔任都督,除從五品的長史和司馬之外,還有錄事參軍事一人、錄事兩人,另有司功、司倉、司戶、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參軍各一人,分管郡府內外事務。劉葵令司倉和司田兩位曹參軍協助簡小大夫,同時也安排郡王府的長史廖凌全力配合他,代表郡王府支持簡小大夫的具體行動。時堅就是司倉參軍,年紀稍長,十分有經驗,不僅熟悉北境的事務,又因為祖籍在雪嶺東麓的泰城,所以對那里的實際情況也比較清楚。有他們這些當地官員的配合,曉年覺得事情推進得比他想象得迅速,從開始準備到貼出告示、再到整理名目卷冊,前后不過十來天。時堅帶人先進行了一遍篩選,按照簡大夫的要求留下了有經驗或有潛力的人,然后葵郡王府和煜親王府再請興安城的名醫對錄入在冊的藥師進行了考核,找出了合適的人選。按照曉年的計劃,圍繞雪嶺的工作主要有三條線,要在近幾年中依次展開。首先是將這些采藥的山民集中編整隊伍,進行系統的學習和定期的演練,然后讓他們分區域、分時間段,在府兵的護衛下進山。由于整個雪嶺山脈綿延千里,光是在冀州的一段就深不可測,是漫無目的地進山,還是有計劃的尋找……顯然是后者更有效率。正所謂“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這時候的人們已經懂得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理念,之所以要分區域和時間段進行采藥活動,曉年只要稍稍提些原因,他們就能意識到這項安排的重要性。時堅跟簡小大夫稟報了編整隊伍的進展,然后道:“現在有煜親王殿下和葵郡王殿下兩位皇族坐鎮我懷安,只要山民不太深入密林,妖魔可暫時不用擔心,有府兵相護,尋常猛獸亦不用懼怕,如此就比較穩妥了……只是煜親王殿下到底是要回去的,也不知道以后是個什么光景?!?/br>這樣好的局勢,對于懷安來說卻不是永久性的,一旦北境安穩,煜親王殿下勢必會返回天京,到時候只有葵郡王一人,對于妖魔的震懾會小上許多。曉年點點頭:“所以,現在雖不正式開始,但卻要做另一項準備了?!?/br>“就是您之前提到的,找合適的位置,令人種植藥材?”“沒錯,野生的藥材大多時候確實效果要好些,但病癥輕微的人根本不需要用到這般程度的藥材,如果能種植些常用藥,就可以進一步減少山民進山的次數,降低危險?!?/br>自上一次煜親王府和葵郡王府請來興安城及外縣的幾位名醫,曉年就已經隨他們進行了反復地討論,確定了幾十種可以在雪嶺山麓或者不深入密林的地方種植。只是現在愿意一起進山的山民雖然不少,但人數還不能達到同時完成進山采集藥草和種植藥草這兩項事情,所以才暫時將種植一事放在旁邊。曉年覺得這些事情對于北境來說一種新方式,太急于求成恐怕會遇到更多阻力,所以最好是能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一步一步慢慢推進。他對時堅道:“大人,北境已經快要進入冬季,咱們要先加緊準備山民們進雪嶺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