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1
既然說閱卷之時,估計是荀明友和荀文達吧?!?/br>季恒心想,怪不得許主簿在這三人中似乎地位最低,若是荀家叔侄,雖是許主簿友人,但官職比許主簿高,資歷也比許主簿老。不過那行為奇異之人不知道是荀家叔侄中的哪位,他只聽聞荀家叔侄舉止間有君子之風,沒聽過他們這么……嗯,如果翟禹川在成都,他定會認為那是翟禹川了。季佩道:“陛下乃是務實之人,斯兒此次是自作聰明,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你要引以為戒。你要考武科?”季恒點頭。他對自己的武藝還是有幾分自信。季恒從小跟隨季佩習武,又拜得名師,無論是劍術還是騎馬射箭,他都十分自信。季恒曾經跟隨季佩上戰場,也立下過戰功。即使他來到成都之后,就閉門苦讀,但一身武藝并沒有丟。今日被人肯定,季恒胸中也升起了一股豪氣。羅朗曾入朝為官,他在政務上暫且比不過羅朗,但校場上可不一定。季佩靜靜看著季恒。自己這長子一直活在次子陰影下,他雖心知長子苦悶,但家族為了發展,都必須有偏重。不說側重更有才華的次子,即使是宗族其他子弟才華壓過自己親子,他也將盡全力支持其他晚輩,將自己的兒子的資源拱手相送。家族團結,這就是世族賴以發展的基礎。季恒眼中一直追逐著季斯的背影,今日,他卻從季家的圈子中跳出來了,開始向往更廣闊的天地。這……應該是好事吧?季佩擺手:“你自己的事,自己決定。切記不要傷著就是。我去看看你弟弟?!?/br>季恒作揖離開。等他走了幾步,回頭看了季斯的房門一眼,眼中出現一絲迷茫。若他在武科上也獲得了名次,可否得到父親贊許?.................在殿試之前,第一批殿試試卷終于放在圖書館售賣了。因為數量有限,殿試考生優先購買。季家買了兩份回來,季恒拿著自己的試卷就把自己關到屋里。他看著評語中皇帝陛下的朱筆御批傻笑。而季斯日子就更不好過了。這試卷發行之后,對他而言堪比公開處刑。誰都看到了季斯那華麗但偏題的文章。不過季斯的友人倒是說皇帝陛下有眼無珠,太過迂腐。光憑季斯這文采,就該被錄取。許多官員也是這么想的,覺得皇帝陛下不應該太拘泥于形勢。當然,也有人支持皇帝陛下,認為既然皇帝陛下都說了考生們是假設自己是官吏來獻策,官吏卻呈上來一篇不知所云的華麗文章,皇帝陛下肯定不高興。“那題中模擬正遭遇水災旱災交替,百姓們流離失所的情況吧?陛下在這情況下,肯定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結果臣子上的折子,卻什么實質性的內容都沒有,也幸虧是考試,若是現實,這官員估計會被砍頭?!庇袩o知老百姓道。當然,這種言論被許多達官貴人嗤之以鼻。假設就是假設,能當現實嗎?皇帝陛下也就是想通過這件事尋找有才華的人而已,只要對方顯示了自己的才華不就行了?哦,那為什么皇帝陛下的評語不是這樣?那就是皇帝陛下迂腐了。劉蕁得知之后呵呵。迂腐你個腦袋,只要我還在當皇帝,這規則就由我制定,你有本事,推翻我自己當皇帝啊。這話說出來之后,許和摔了一跤,正在熟悉主簿工作的荀家叔侄一人撞了墻,一人打翻了茶杯,而司俊給了劉蕁一個粗暴的腦崩。劉蕁捂著腦袋,開始嚎司俊家暴。三人:“……”許和:還好我馬上就要走了。荀文:我覺得這主簿待不得。荀尹:叔叔說得對,我們找誰背鍋。于是荀家叔侄還沒上任,就開始想著找誰背鍋了。……季斯之事,掀起的輿論沒過多久,就被一甲游街,和瓊林宴給壓過了。羅朗、楚通、季恒三人穿上一甲特供的官服官帽,頭戴簪花,胸前也綁著花,就跟要娶新娘的新郎官似的,騎著高頭大馬,前后有鑼鼓和官兵開道,浩浩蕩蕩朝著瓊林宴所在的地方走去。上馬前,一甲向皇帝陛下單獨行禮。劉蕁看著艷壓群芳(并不)的羅朗,酸溜溜道:“朕還是覺得你更適合探花?!?/br>有旁人在,羅朗只能笑而不語混過去。羅朗:皇帝陛下還是如此活潑,還好我馬上就要外放。楚通只是瞻仰圣顏有些激動,季恒已經快暈過去了。這哪里是什么荀家叔侄!當日他以為腦袋有問題的紈绔子弟,居然就是皇帝陛下!不不不,皇帝陛下哪是腦袋有問題,這明明是深不可測!與眾不同!不愧是皇帝陛下!第76章季恒因為太過震驚,思維一片空白,到騎上了高頭大馬的時候,還沒回過神來。羅朗和楚通,則已經開始交流同僚感情了。誰都知道,羅朗和其他考生不是一路的。其他考生還需要在朝廷中實習,青云路才剛剛開始,而羅朗已經在青云上。所以考生們再次在心里罵一遍明明已經是高官,還跑來搶飯碗砸場子的羅朗。他們甚至懷疑,皇帝陛下就是想給他們這群考生一個下馬威,派羅朗來告訴他們,你們還差得遠。當他們手捧試卷的時候,看著自己的獻策和羅朗的獻策,看著自己的評語和羅朗的評語,深深的感覺到了差距。他們的評語就算再好,比如季恒的評語,那都是鼓勵和夸獎,而羅朗的評語是什么?“滾去揚州赴任”。嗯,那幾個字是非常不客氣了。他們可不認為羅朗是被“逐出朝廷外放”,肯定是重用了吧?而且這重用,是羅朗下場考試之前就決定好了吧?楚通問及的就是此事。楚通本以為羅朗是在建業當太守,羅朗笑而不語。他心頭一顫,微笑道:“看來是愚兄小瞧了嘉饗的盛寵?!?/br>羅朗笑道:“羅家人惹出的亂攤子,自然要羅家人來收拾?!?/br>楚通嘆息:“嘉饗本已經在青云之上,為何要重走這青云路?”羅朗笑道:“自然是想與天下英豪比一比。不止朗,朝廷有許多官員都想過辭官備考,只是朗搶了先,陛下還不得不特意下旨,其他人再不可學朗?!?/br>楚通沉默不語。羅朗道:“濟之是否想問為何朗能成功?因為陛下一直秉承,法不追究往溯?!?/br>楚通驚訝道:“不追究往溯?”羅朗道:“也就是不秋后算賬吧。陛下一直寬和的過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