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6
來,微微地嘆息說道:“不必擔心,橫豎個人自有緣法,以后自然印證罷了……” 說到這個份兒上,應懷真也不便再議什么,只猛然中忽然又想起另一件事來,忙拉住竹先生的袖子,問道:“先生給敏麗jiejie合八字這件事……唐叔叔可知道?” 竹先生眼中笑意隱隱,道:“我雖則不曾親口跟他說過,然而他那個人……要知道自然是早知道了?!?/br> 應懷真聽了這句,那臉騰地就紅起來,滿面羞愧,無地自容。 竹先生端詳著她,越發笑得不懷好意,道:“自作聰明的小丫頭,怎么樣呢,露馬腳了罷!” 應懷真伸手抓住臉,極想有個地縫鉆進去:想她昨日還信誓旦旦一本正經地跟小唐扯謊,說是竹先生告訴自己肅王府不好嫁,卻沒想到這門親事是竹先生算中了的。 當時小唐的反應只是尋常,但是他心中怕不早就知道了的?應懷真想到他側身輕輕點頭說“信,如何不信?”時候那種表情,從此之后,在他心中,只怕應懷真三個字大概就等同“扯謊精”亦或者“小騙子”了罷。 虧得她當時覺著自己能想到竹先生來當擋箭牌,委實是一大妙策,誰知竟是一步大大地錯棋,真真兒是何苦來著。 幸好因為林明慧之事,故而早打算要避嫌了,橫豎以后少見他,那也不至于太過窘然。 果然到了次日,應懷真才明白竹先生所說的“傷戚”之意究竟是為何。 幽縣有人送了信兒過來,說是李家的老爺子過世了。 正這幾日許源病好,跟李賢淑在合計事兒,李賢淑忽然聽說李老爹過世,不免淚灑當場。 許源安慰了幾句,又叮囑道:“不必忙著太過傷感,快快收拾東西是要緊?!?/br> 李賢淑掙扎著,一邊兒叫人回去收拾,一邊兒自去回了老太君跟太太,便回到屋里,見應懷真也已經知道了,娘兒兩個抱頭先哭了一頓,外頭車馬已經準備妥當,李賢淑便帶了應懷真上車往幽縣去。 在車上,應懷真怔怔出神。原來她對自己這位外公的印象頗有些希微,只知道他脾氣極不好,原本家中人人驚懼,前世更鬧得李興攜家帶口遠走他鄉。只因起初應懷真一家三口遠在泰州,回來后又長居應公府,因此相處的時日竟然極少…… 只是偶然記得,李老爹對別人雖動輒橫眉豎眼,可對她卻是極好的,趕著心情好之時,還會抱著她滿院子溜達,又用胡渣蹭她的臉,惹得還是孩子的應懷真哈哈大笑。 后來不知哪一日,李老爹便去世了。對他的驟然離世,應懷真有些松了口氣,他畢竟不會再打罵吵嚷徐姥姥等了,又有些傷感,再也見不到那個抱著她亂蹭胡子的人了。 而這一生,因應懷真從中行事的緣故,李家眾人的命運跟上一世大有不同,先是李興李霍父子不曾背井離鄉,李興經商漸入佳境,李霍卻更爭氣,跟著大名鼎鼎的揚烈將軍縱橫軍中,前途無量,幽縣地界人人皆知,人人稱贊。 幾個女孩兒都嫁了,李賢淑且?;丶襾?,若不能回,就叫人隔三岔五送些東西回來,人人都知李家大女兒是應公府的掌事二奶奶,但凡提起,三分嫉妒,七分艷羨。 其他諸人且不必提,總而言之,李老爹若是外出街頭,已經不像是先前的光景,也沒有人敢再罵他“醉貓”等言語,反而上趕著親熱,頗有恭敬的意思。 李老爹見狀,也漸漸轉了心性,不再動輒亂打亂罵,每日里喝上幾杯酒兒,日子逍遙自在,因此徐姥姥也十分襯意。 應懷真也跟李老爹相處過兩次,見他笑得眼睛彎彎,十分好脾氣的模樣,心里也是欣慰,雖隱隱想到李老爹前世驟然而逝之事,可既然他轉了性情,那么大抵會活的長久一些,卻想不到,該來的終究會來。 李賢淑帶著她回到李家,見幾個姊妹也都早回來了。因徐姥姥是個能干的人,又有兒子女兒們相助,早把事情整理的妥妥當當,當下隆隆重重風風光光地大辦了一場。 連幽縣的縣令也親臨祭奠,其他小吏更不必提。街上眾人見了這般齊整排場,也有感念李老爹素日風趣和善,便也紛紛前來拜祭,一時門前人來人往竟是不休。 一連過了七日,家中諸事都停當了,徐姥姥又是個剛強之人,便叫李賢淑早些家去,也不用再來回跑了,李賢淑先前來了三天,后來這四天里,便隔兩日就回來一次,好歹把她的老父相送了才安心。 李賢淑聽了徐姥姥吩咐,便點頭答應了,說話間,幾個meimei也便進來了。 巧玲因知道李賢淑明兒要走,便道:“jiejie不比我們,府里幾千幾百號人呢,倒是聽娘的話早些回去的好?!?/br> 美淑跟美玲也齊聲說是,美玲前年便也嫁了,對方卻是個落魄寒門,雖然祖上也是世代讀書,近來卻十分沒落了,不過美玲卻不在意,一心相當秀才娘子,到底是嫁了。 姊妹們說了幾句話,巧玲便說:“趕明兒得閑,我們也能去那府里逛逛就停當了,jiejie竟也不請我們去見識見識的?!?/br> 李賢淑想到府內那個情形,又見巧玲是這個情形,便不言語。 不料巧玲見了,便道:“jiejie敢情是嫌姊妹們了?連應一聲都不敢的?你放心,不過是嚇唬你……哪里就去給你丟人了呢?” 李賢淑才道:“各家門當家戶,有什么冷熱自己知道罷了,只是我還沒說話,你就補上這一句,你既自說自話了,我也無法?!?/br> 巧玲便“嗤”了聲,略翻白眼,只因前兩年陸波升了職,不再只管大牢,竟提到了縣令身邊當個主簿的職位,因此巧玲更多了幾分得意,因不敢十分招惹李賢淑,便只轉頭看著美淑跟愛玲,道:“你們倒是不言語的,心里只是跟我一樣想法,卻裝好人,只叫我出頭?!?/br> 美淑便含笑說道:“哪里有,他們府里勢大規矩且多,縱然大姐叫我去我也是不去的?!?/br> 愛玲也說:“這些大戶人家,哪里是好相處的?只怕大姐在府里也是盡力周旋罷了,我們不能相幫,卻也不去討這個沒趣兒,他們那些人都是心眼極亮的,口里雖說得好聽,心里指不定怎么笑話鄙薄呢……所以娘也只去過一兩次罷了?!?/br> 愛玲說的本有道理,不料巧玲聽了,卻大為不快,瞪著愛玲道:“你快些閉嘴就是!先前看你讀書識字的還以為會了不得呢,不料好好地不去撿高枝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