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占地將近五百平,是個小二樓,離姜家的三層小樓步行只有十分鐘路程。 晾曬半個月后,開始從大師兄那進藥材,即放心又便宜,大師兄哪敢掙師傅和小師妹的錢啊,一開始都想免費提供了,被姜茗拒絕了,說要這樣,那就個別的地方進了,到時候還得自己和師父受累,完事還得花高價。 師父也不贊同,畢竟親兄弟還明算賬呢。大師兄無法,只能按收購價給他們。小醫院在低調中開業,但不提楊老在中醫界的威名,就是姜茗這些年攢下的名聲那也不容小瞧啊,他們開醫院,慕名求醫者無數,因為小醫院藥價公道,醫者醫術高明,碰到實在貧苦無力付費者舍藥治病不收分文。慢慢的,小醫院的口碑越來越好,看病的人絡繹不絕,不是沒有醫院眼紅,但是楊老名聲地位在那呢,惹不起啊。 姜茗的醫院做的風生水起,邱叔和穆姐在家呆的無聊,于是想了想,買了一堆雞鴨鵝放山上,天天看著,順便照顧下果樹,偶爾還撿點蘑菇野菜什么的給大家換換口味,后來還買了幾只羊和牛,天天早上都能擠羊奶牛奶,喝不了的一部分做成奶制品,自己吃或送人,有的時候,村里的孩子也來討點奶喝要點奶酪什么的,邱叔也樂呵呵的給了。 穆姐一看就自己沒事干,只能到菜地里摘點菜做做飯,屋子都是邱媽顧的村里一大媽做鐘點工,怕累到穆姐,正好這年開春的雪特別大,已經夠成雪災了,別說私家車出租車這類的小型車走不了,就是郊線大巴車都停運了。 但是農民這時受不了了,沒有種子下地,時間可不等人,買種子得到市里火車站旁邊的農用供銷社,離得近的在市區邊上的也有幾家,但價錢貴不說,經常都是陳年種子,那產量簡直不忍目睹,化肥農藥什么的經常都是假的,跟前的村民都知道,誰也不去。 時間長了,黃了幾家,剩下的也就賣點袋裝菜種,糧食種子卻不進了。農民一年也就指著地里那點糧食,這可急壞了大家,后來想起姜茗家有本事,就都來姜家看有沒有辦法,這再不發苗可就不趕趟了。 姜茗給市里的姜爸姜媽打電話卻得知市里種子也缺少,主要是這次雪災是全國性的,很多貨運公司都停運了,又聯系了二師兄三師兄,他們從BJ給運過來,結果沒說清要什么種子,這倆缺心眼的害怕再打電話問挨楊老罵,干脆去了一家大型種子店,每樣種子都訂了一些。 好在還聽說是村民要,知道應該糧食種子多一點,就把人家的糧種都包了。這可把老板高興壞了,直接就是批貨價。隨后還搭了一麻袋不常見的,不知道還活不活的種子,都是早年剩下,堆在倉庫里的,哥倆不知道啊,還直夸老板厚道,簡直~ 種子整整裝了兩卡車,車子是找一做快遞公司的哥們借的,順便借了兩個司機,沒招,開車哥倆都會,但這大車真玩不轉,一來一回需要三天,給司機包吃住,一家1500,倆司機挺高興,回去的時候,又給拿了3000,讓兩人吃住后把車給加滿油送回去。兄弟倆要在這住幾天,開學再回去。哥倆如今都是正經教授了。 等楊老看到卸下來的種子的時候,氣的渾身直抖,已經說不出話來了,這簡直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典型,姜茗樂的不行。附近的村民聽到姜茗家拉來了種子,都急忙來買,哥倆發現糧種進貨不是按斤來的,是按袋(麻袋)關鍵是一麻袋多少斤???正抓瞎呢,老農說了,我們平時常買,知道價,最后都是按他們買的價買走了。 這些老農倒也厚道,并沒有因為人家不懂就壓價,真就是按照正常買價拿的,人走以后,一算賬,不算剩下的一堆種子,已經完全回本了,包括吃住花銷。不過,大家都樂不出來,哪還有一屋子的亂七八糟的種子那,大家一商量,等雪化了,看跟前有沒有誰家賣房子,實在不行就自己蓋個簡易房賣種子。 最后,靠近小醫院邊上那家人因為兒子在SH買房子了,接老兩口去住,聽說姜家要買房子,就賣了,房子不大,三間青磚瓦房,房子靠道邊,屋里土炕,看得出房子有年頭了,后面帶著半畝地,挺干凈的,簡單收拾后就把種子放進來,又進了一些農具農藥化肥就開業了,也沒指著它掙錢,就是老太太給自己找點樂子,但因為價錢公道,質量好,路又近,生意到還不錯。 農村生活是輕松愜意的,但也有一些惱人的事,姜家是不靠著這點東西活著,但不代表姜家可以任人欺負,村里有三個無業地痞,經常上山偷邱叔養的動物,還把果樹禍害夠嗆,抓住后家里老太太就來坐地上哭著求情,放了他轉身趁你不注意,接著這么干。 還有一個寡婦,手腳很不干凈,今天偷個菜明天順點東西的,很是煩人,邱叔一看正好自己家的房子土地店鋪小山都是連在一起,而且都是在村子最里面,干脆用高高的鐵絲網給圍起來了,上面一圈帶刺鐵絲,鐵網里面種滿了側柏,偶爾不顯眼的地方還有刺球什么的。 又讓大師兄給陶登來六只藏獒,也不知道,大師兄是擱那找來的純種鐵包金,都是剛滿月不久的,但已經呈現出了兇相,喝了泉水后,聰明了很多,姜茗又偷偷給它們幾個吃了啟靈果和御獸果,使它們更聰明,更強悍,現在,它們的智商絕對和十幾歲孩子差不多,不光每只狗都可比成年獵犬,還懂團體作戰。 那三個地痞一開始也想趁著晚上翻網進去,結果剛進去就扎了一身刺,又驚動了附近巡邏的小六,小六叫來了小一到小五(六只藏獒就叫小一到小六,省事方便),好嗎,六只藏獒死死地盯著,動或出聲就要咬人,一直到天亮了,邱叔出來三人才算得救。 糟了一晚上罪的三人想訛錢,但這家里哪個是省油的燈?說句不好聽的,市長都要給三分面子。最后幾家一家賠了200,這事算了了,李寡婦看著圍網吐了口吐沫,嘀咕越有錢越扣,啥好玩意,還圍起來了,給我還不惜的要哪。大家聽了搖搖頭,心想,你還有不要的?狗屎掉地上都得撿家給菜地上肥去。 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陰謀悄悄地開始了,開始不斷的有人找姜爸姜媽生意上的毛病,讓他們疲于應對,好在姜家免死金牌不是看著好看的,國家不可能看著自己樹立的形象企業就這樣垮掉。 接著,姜爸認識一好友,談吐理念無不和姜爸合拍,不久就成了無話不談的至交,后來姜爸聽他的話競標下臨省近郊一塊地皮,投下所有資金和他一起開發大型別墅區,那人卻在中途撤資,姜爸怎么也聯系不到這人,好像憑空消失了,姜爸沒法,只能抵押名下所有產業繼續。 可是不到一星期,突然文物局還有一堆領導帶著四五百城管一起圍上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