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8
例,那要規則何用。不過既然求到了他頭上,而且正如劉思朝說的,拿人家的手短,李錚倒不會漠視不管。朱教授慈母心腸,將女兒的耳朵保存地很好,耳軟骨幾乎沒有變形,只要剔除腐rou,用新材料代替皮膚,構造出一只人耳并不是困難的事。這種新材料雖然還沒有在市面上出現,但他卻恰恰知道哪里能找到。只不過這種仿真耳朵移植上去需要三年更換一次,或許幾個三年后,器官再生技術就已經成熟了。朱教授在聽到李錚的答復后,沉默了許久,“謝謝您了,李教授?!?/br>“仿真耳朵不用擔心細胞排異,安全性反而要高了不少。耳朵的重建大概需要三個月,三個月后,帶你女兒來做手術吧?!崩铄P說道。1986年對李錚來說,是極富有意義性的一年,他的研究成果遍地開花,李錚這個名字開始和那些老牌的生物學家一起,出現在國際生物期刊的各個角落里。在多國政府的聯合推動下,多克病毒疫苗在86年年初正式上市,李錚出席了藥物上市發布會,并和多曼總統一起定下了這款藥物的名字“賽弗”,英文意思為“拯救者”。在會上,李錚實驗室宣布與開普敦大學生物系組成多克病毒聯合研究室,專注研究多克病毒潛伏期的治療方式。“我們相信,總有一天,多克病毒會完全退出人類疾病的歷史,人類終將戰勝疾??!”李錚和開普敦大學諾克費教授一同站在臺上的照片被媒體拍下來,被稱二十世紀人類對疾病的宣戰。同時期,體外再生器官技術國際研究中心宣布“第一只人鼻鼠的生存時間由一個星期,延長至六個月,這意味著克服器官移植排異取得了重大進步?!?/br>“現在研究中心正積極攻克由人軟骨替代牛軟骨的命題,且有了一定的眉目,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體體外器官再生將在我們眼前變為現實?!瘪R文敏意氣風發地說道。還有各種會議、活動的邀請函紛至沓來,幾乎塞滿了第九實驗室的信箱。戴維還給李錚帶來了一個十分有趣的消息,他入選了諾貝爾獎的候選名單,沒錯,他上輩子求而不得的諾獎,這輩子居然好似伸手就能碰觸到。“當然,只是候選名單而已,因為你的年齡,那群老古板不可能把這個獎項頒給你。哪怕你確實為非洲局部和平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贝骶S在電話那頭說道。唔,對,他入選的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名單,而非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多謝了,還特地通知我這個消息?!?/br>“候選名單從來都是保密的,不過五月份以后那些博彩公司會陸續透消息出來,我想這個消息對你在華國會有幫助?!?/br>是啊,諾獎的候選人,哪怕沒得獎,在華國都是了不得的事。不過,李錚現在還真是沒有心思去關注這些。因為他剛剛拿到了新一期的科學。劉思朝等人奇怪地看了一眼,已經定定站在原地很久的李錚。“李教授他怎么了?”盧學科小心翼翼地問道。劉思朝瞥了他一眼,你問我我問誰啊。“咳咳,李錚啊,按照你的要求,以1號成分為主的128種低溫防腐配方已經出來了,我們抽測了一種,其對心臟冷凍后減緩消耗確實有效,但還不能做到無限時儲存。這128種只是可能性最大的,這是個大工程,憑我們實驗室幾個人恐怕需要不少時間?!?/br>李錚摩挲著的扉頁,“那就外包出去。簽正規的外包合同,可以給二作的位置?!睂嶒炌獍?,是近年才興起的一種方式,將大型實驗里需要重復測試的機械部分外包給其他實驗室,以解放勞動力加快推進實驗進程。這是一種雙贏的方式,畢竟不是所有實驗室都能產生有效益的實驗成果。這種外包形式的產生,不僅給了小實驗室參與大項目的機會,還給了他們維持生存的可能。對大實驗室來講,一點傭金,就能解放勞動力,大大縮短研究周期,那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不僅是科研界,后世的軟件公司也經常采用這種局部程序外包的形式,很多偉大的軟件編程公司在起步之初,就是靠這種外包合同維持生存的。而當初的芝加哥大學就是利用國內對這種外包形式不熟悉的漏洞,用外包合同代替了和華清的合作合同,也因此使得孟老先生帶著遺憾離開。“好嘞!”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劉思朝迅速撤退,同時對著第九實驗室眾人比了個勝利的手勢。這種一成不變的重復對比實驗,可憋死劉思朝這顆躁動的心了。李錚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快速跳動的心臟平穩下來。1986年3月刊,是它能載入史冊的一期,李錚上輩子在的陳列館里面看到過這一期的樣刊。那時候的工作人員這樣介紹它。1986年3月,上刊登了這么一篇文章,文章主張闡明人類基因組的全部序列,從整體上研究人類基因組序列,破譯人類遺傳信息,促使人類在整體分子水平上全民認識自我。這篇文章的主人叫做杜伯克。李錚不是第一次讀這篇文章,或者說,從他上輩子學生時代起,就無數次讀過這篇被許多生物學生奉為世界人類基因組計劃“標書”的這篇短文。人類的dna序列是生命的真諦,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與這一序列息息相關。零敲碎打式的研究不足以認識疾病的發生機理。人類應當用征服宇宙的氣魄來完成這一計劃,而且這一計劃應該成為國際性的項目!李錚一字一句看著,心情不由激蕩起來,兩輩子的研究生涯,他已經很少會產生這種如毛頭小子一般的激動心情了。好似少年看到自己心愛的少女終于出現的那種既激動又緊張的心理,令他格外新奇。“再等一等,再等一等,我還差點東西!”李錚喃喃自語著,向實驗室門口走去。他想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應該說后世沒有哪一個生物學家不想參與這個它,它在生物學史上的地位實在是太重要了。只是李錚知道,即使他現在在國際上名聲斐然,但憑現在的他還沒有資格參與這項計劃。不提資歷,就說他這輩子的這些個項目,巴胺沙丁、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體外器官再生、器官儲存液還有多克病毒疫苗,這些項目都偏重于藥。國際上都公認李錚是一個天才的制藥學家,但沒有人說李錚是一個天才的生物學家。而參與人類基因組計劃無一不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生物學家,或者說致力于人類遺傳特征研究的生物學家。作者有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