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
愕地長大了嘴巴。李錚翻了一個白眼,再往他臉上套了一個口罩。八十年代的實驗室消毒工作不如后世精細,且香江大學的實驗室最愛研究各種病毒了,小伙子心也是大。一批小白鼠是100只,一共20組實驗對比組。十五天之后“一批小白鼠,按照您的設計分成兩組。一組人工注射了凝血素,一組健康未注射。兩組小白鼠同時注射巴胺沙丁。注射凝血素那組小白鼠死亡兩只,一只是凝血素注射過量,巴胺沙丁來不及起作用就死了。另一只……”張躍軍撓了撓腦袋,“另一只根據檢查結果表明,是撐死的……”李錚填數據的筆一頓,在記錄本上劃下一條不甚美觀的黑線。“以后實驗用小白鼠的伙食,減半?!?/br>“還有未注射凝血素的那組,五十只小白鼠均未死亡,其中,在實驗的第一二天,十六只小白鼠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現象,此現象在第三天緩解。還有一只小白鼠出現斑禿現象,至于是不是特例,還需要更多的實驗對比?!?/br>李錚點頭,“按比例調整巴胺沙丁濃度,測試出最優比例,記錄所有實驗中出現的特殊現象。再追加小白鼠,觀察是否是藥物原因?!?/br>李錚已經開始著手撰寫論文了,上回在亞洲生物大會上讀的論文只是初稿。圍繞一款原創藥,完全可以寫出十幾篇論文,而且篇篇都是sci,這足以見原創藥的珍貴。這十五日,也足夠印度仿制藥的輿論在香江及華國內陸發酵。華國內陸沒有原創藥,那香江有嗎?沒有。是的,就算發達如香江,也沒有一款真正的香江企業研發的原創藥。因此李錚在亞洲生物制藥大會上公開宣布研制出一款原創藥的消息傳來后,香江人也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畢竟李錚是香江大學學生,至于李錚是不是香江人,所有媒體都不約而同地避開了這個話題。香江日報連續幾天頭版頭條譴責印度不尊重專利產權。而華國內陸,更是掀起了一番輿論風暴。八十年代的華國內陸,信息傳達沒有后世那么發達。報紙是當時知識分子了解時世的主要途徑。因為李錚是華國人的緣故,朱新一直關注巴胺沙丁的研究進展,他這幾日惡補了制藥行業的各種知識。知道李錚雖然公開了藥物分子式,但是從藥物分子式誕生到藥物上市,需要提供大量資料以通過藥物審批。香江現在隸屬于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藥物在香江上市需要經過mhra即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的審批。這時間短則三兩月長則一兩年,朱新都想好了,等到巴胺沙丁藥物正式上市,他可以好好策劃一篇專題報道,哪怕直接飛去香江采訪這位小天才也行。但是!仿制藥!還是印度仿制藥!1962年華印邊境摩擦,并在6月爆發華印戰爭。雖然十幾年過去了,但是華國人對印度的觀感可一直不佳,這時候印度人又來這一手,朱新恨不得直接把報紙糊他們一臉。朱新氣憤之下親自捉刀,洋洋灑灑一篇報道,再次將李錚這個名字推入了華國群眾特別是華國知識階層的視線中。華國鐵業的書.記辦公室,趙穆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孟教授?您怎么過來了。小王啊,倒茶?!焙竺婺蔷渌呛烷T口的秘書說的。秘書小王應了一聲,提著熱水瓶小跑著出去了。“小趙啊,你身體還好吧。老了不少啊?!泵霞沂a看著頭發已經花白的趙穆,心中不免有些唏噓,六八年那次變故,多少老伙計老同志都沒有挨過去。如果不是他早早在中科院掛了職,手頭上又有個項目,恐怕他也逃不開去。“孟教授您看起來還是這么年輕?!泵霞沂a比趙穆大了七八歲,但現在兩人站在一起,看起來卻是趙穆更顯蒼老一些。“都是老頭子了,還什么年輕不年輕的。日子總要過的,現在苦難也過去了。你得振奮起來,李樺不希望看到你這個樣子的?!?/br>李樺,也就是趙穆的妻子,曾是北大的學生,因為學生活動的緣故,與孟家蔭十分熟悉,李樺和趙穆結婚的時候,還是孟家蔭和另一個燕京大學教授一起主持的。說到已逝的妻子,趙穆的心情一下子就低落起來,他強扯出一個笑容,“孟老,我知道的,我現在過得很好?!?/br>孟家蔭看趙穆的模樣,搖搖頭也不再多說。趙穆是四月被起復的,他的女兒趙秋華在三月底的時候離開了深市。這不得不說是命運弄人。孟家蔭一直在想,如果趙秋華再堅持幾天,那個在亞洲生物制藥大會上意氣風發的小天才是不是就會是他的學生。額,就算不是學生,是同僚也好。“我也不和你繞彎子了,小趙啊,今天我來找你,是想跟你談談你外孫的事?!泵霞沂a笑著說道。趙穆一愣,“小錚?”他前兩日剛收到了女兒的來信。因為是海外的信,所以經過層層審查,到他手里已經是八個月以后的事了,他幾天前就給深市的老熟人打了電話,讓他幫忙將外孫和外孫女送到華京。其實趙秋華離開,趙穆是知道并支持的,他這輩子無愧于天地,無愧于.黨.和人民,唯一虧欠的就是他的女兒。自己的女兒明明有遠大的前途,卻因為自己遭受了這么多的磨難,還因為要照顧自己,而困守在清河鎮這個小地方。當女兒肯下定決心離開的時候,趙穆是開心的,雖然他也知道這樣對不起李強和兩個孩子,但是每個父親都是有私心的,他希望女兒過得幸福。“您說的是我的外孫李錚嗎?”親耳從趙穆口中聽到“李錚”這兩個字,孟家蔭的笑容更加明顯了。“小趙啊,你有一個好外孫啊。我們上回在東京全靠他解圍了。而且李錚先生學術水平很高啊,比我高!”孟家蔭毫不吝嗇夸獎之詞。趙穆顯然被孟家蔭的話嚇得一愣一愣的,“孟老,您也許搞錯了,我外孫今年才17歲,他還是個孩子呢?!?/br>孟家蔭奇怪地看看趙穆,從包里拿出幾份報紙。“前面幾份是興華社和人民日報的,后面是外媒的。都是報道你外孫的,一款原創藥??!我們學生物的,誰不想研制出一款能救命的原創藥。小家伙氣度大啊,特種病原創藥,還公開分子式,雖說因為這樣被印度仿制了,但這能活多少人命!印度是凍血癥發病大國??!”孟家蔭說起來就有些激動,李錚的所作所為確實很能引起這個時代學者的共鳴!趙穆將報紙從桌上拿起,匆匆瀏覽了一遍,他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這興華社和外媒花費大篇幅贊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