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的小零跟對面的男孩和池濤說話,注意力基本落在吳真身上,吳真一只胳膊擱在沙發扶手,手撐著頭,伸出另一只手臂自然的搭在小零身后的椅背上,小零笑顏如花,吳真淡笑地看著他們。池濤臉色漸沉,話越來越少,那小零幾乎靠到吳真身上的時候,池濤推開懷里的男孩,站起來,頭也不回地走出去。吳真緊追著池濤走出酒吧,池濤站在路邊,吳真走過去的時候,他頭都沒回。池濤從衣兜里摸出煙,抽出一支放在唇間,又掏出打火機,打了兩次,沒燃,他煩躁地將煙和打火機一起一把摔的老遠。沒再等著出租車,池濤轉過身,埋著頭沿著人行道快步向前走,吳真緊隨其后,池濤冷笑一聲,“你還真是賤的陰魂不散,走哪你都跟著,我是你男人嗎?”停下腳步,池濤轉頭看著吳真,嘲諷地笑下,“剛才那兩小零你看見了嗎?現在我就喜歡這種鮮鮮嫩嫩的貨色,你這樣的,我還真看不上?!?/br>吳真點一下頭,“好,知道你現在看不上我。我只是想告訴你,今天這種GAY吧人太雜,我無所謂,但你是個老師,學校人事關系復雜,萬一真被認識的人看見你在這跟同性明目張膽地親熱,傳到你們學校,后果會是怎么樣,你知道的?!彼钠綒夂偷卣f。池濤緊握著拳頭,面色陰沉地看著吳真的一臉平和淡然,額角暴起的青筋顯示著他極力抑制的怒氣,過了許久,他冷哼一聲,轉過身大步離開,池濤的情緒已經再經不起激怒,吳真沒再跟著。一直看著池濤在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絕塵而去,吳真低下頭疲憊地揉揉眉心,經過今晚,池濤應該不會再用讓自己的墮落的方式來挑釁他了。(二二二)朗園的房子,是在深秋將盡的時候交工的,原秋做事非常認真負責,工期沒有拖沓,也用了近十個月。這是最后一次工程驗收,吳真開車進院子的時候,原秋已經站在臺階下等他。對原秋微笑一下,吳真一步步抬級而上。深秋時節,院里高大的梧桐葉還未落盡,落葉在庭院青磚地面上,風起時,枝頭殘留的黃葉紛紛落揚起。樹欲靜,而風不止。他還要來收這個房子。工程質量很好,連細節也跟效果圖上區別不大,原秋并不是特別會應酬的人,但他態度溫和誠懇,陪著吳真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察看,可是,吳真能感覺得到,當初很多原秋花了心思做的設計,到此時,作品就在眼前,原秋反而寥寥數句帶過,倒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原秋講解的很仔細。走到主臥室時,原秋的神色中甚至出現了一絲尷尬和微不可見的悲憫,吳真把眼光轉開,所以說壞事傳千里,到現在,身邊的誰都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如果之前原秋的表現是因為屈志遠有過交代,最后則是出自原秋善良的本性,驗收完成,原秋離開的時候,有些躊躇地對他說:“吳先生……新居喬遷,總是好事?!?/br>吳真點下頭,勉強笑了下,原秋離開,他關上門,獨自走到庭院中。庭院的門廊下擺著兩張藤椅,吳真在其中一張上坐下,院中青石鋪地,打掃的很干凈。素白的圍墻,墻角處清淺小池波光粼粼,深秋時節,院中的早園竹,竹葉依然茂密,風吹過,竹影婆娑,葉子沙沙作響。和隆冬時是兩樣風景,沈為說的不錯,如果是盛夏,風景應該會更美。很美的,物是人非,吳真點了支煙,他真該,每天抽空到這來坐坐。就像沈為走以后,他未曾變動家里的任何一處的陳設,這樣很好,從剛開始看多一眼都覺得揪心,到如今已經習慣如尋常。他可以丟掉所有寫著沈為印記的東西,床單,沙發,全套的餐具,吉他。他也可以像尋常失戀的人一樣酗酒宿醉,沉溺聲色,夜夜笙歌。但他為什么要這么做?為了一個不辭而別,一夜之間突然在他眼前消失的人,做出種種刻意或者失常的事,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他們曾經生死相許,但真的只是一個轉眼,那個人就消失了,從此杳無音訊,生死不知,沈為到底有多狠?都覺得他應該失控是嗎?他為什么要讓他們看到。所有人都該知道,沒有誰,他都能過的很好。愛是什么,沈為毫無保留的愛又算什么?到現在,殊途陌路,沈為的行跡都無處可尋了,他還要那個空蕩蕩的愛字干什么。一個患著抑郁癥的人,拋棄所有的陪伴,獨自天涯,生死難料,沈為這是要讓他半輩子都不能快活是嗎。他怎么會讓他得逞。或許,他真的曾經辜負過很多人,但惟獨沒有對不起沈為,經歷這一場,他依然有幸福的資格。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會讓所有人看見,他真的能做到。一個患著抑郁癥的人,拋棄所有的陪伴,獨自天涯,生死難料,連自己都不知道愛惜自己。他逼迫過沈為嗎?曾經做過什么,非把他逼上絕路不可?一個自己都不知道愛惜自己的人,他還憐惜他干什么。一個辜負過他的人,他還憐惜他干什么。這個房子,本來是為他跟沈為設計的,許許多多的細節,現在,只剩下他自已。他傾盡心力,這是他換來的,物是人非。吳真突然笑了,到現在,他還是一切如常,這樣很好。他傾盡心力,這就是他得到的。一切如常,物是人非。一支煙抽完,吳真用力摁滅煙頭,站起來,從口袋里掏出一枚鑰匙。對著水池,他用力拋出去,鑰匙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落入池水中,擊起陣陣水波。吳真轉過身,頭也不回地離開,小池漣漪漾盡,水面,平靜如往常。(二二三)這天吳真上到工作室二樓,看到四五個年輕人圍在一起,小聲的竊竊私語,邊他上樓的腳步聲都沒聽到。還是鐘意一抬頭看到吳真,輕咳了一聲,那幾個員工才趕緊跟吳真打過招呼,溜回各自的座位繼續工作。可能跟工作圈有關系,年輕的孩子本來就喜歡八卦,有點什么外面不知道的花邊新聞,在他們這圈子里比報紙傳播速度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