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7
—太子殿下。 因此一事,薛、杜二姓聯姻告吹,在得知救下自己女兒的恩人便是太子之后,盧商雪之父——盧士程,很可能便起了些旁的心思,其后,他便被調入了京城。 然而,所有人都沒料到的是,在萬壽節的宮宴上,盧商雪卻是被中元帝一眼相中,特旨召入宮中,成了洛嬪。而她與太子殿下的一段情緣,亦就此演化成了大悖人倫的丑事。 “那位皇子”的手段,果真是四兩撥千金得很。而麗淑儀,這個心底里存著妄念的女子,竟成了撬動整件事的根源。 她設局陷害盧商雪,本意是要拆散她臆想中的一段姻緣,而“那位皇子”或是知悉了這個計劃,又或許便是由他推波助瀾,順手將太子算計在內,終究做成了這天衣無縫的一局棋。 秦素彎眉而笑,眸底卻是一片冰寒。 “那位皇子”與麗淑儀之間,很可能是有往來的,且關系還不遠,但麗妃卻并不是“那個皇子”的人。 這一點,秦素可以確定。 前世的麗妃死得太沖動、太愚蠢,臨死前又吐露出太多的秘事,如果她是“那位皇子”的人,“那位皇子”絕不會允許她這樣做。 并且,直到身死之前,麗妃也沒說出過更大的陰謀。說來說去,不過就是給庶妹下個毒,設局損去盧商雪的名聲,諸如此類。 秦素蹙起的長眉松了松,眼底的冷意化作了譏嘲。 說起來,她還是算錯了一件事。 前世麗妃刺殺中元帝之時,是在紀朝宗死后的半個月,而在那個時間段里,朝堂上還死了一個人——薛允衡。 麗妃哪里是心傷情郎之死?她分明是因為薛允衡的死而心碎欲絕,這才起了與中元帝同歸于盡的念頭。 如果秦素的一切猜測都成立,那么,將事情繞回最初,江八娘中毒之事,麗淑儀肯定也是因為薛允衡而做的。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件事她也必然誰都沒告訴過,連江夫人、江仆射都被她瞞住了。 說到底,麗淑儀對薛允衡的那點兒心思,那是絕不可能為人所知的。且就算在前世身死之前,她也是堅不吐口,更何況此時? 思及至此,秦素便在心底里“嘖”了一聲。 麗淑儀,果然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從她前世的人生軌跡來看,此前她的那些匪夷所思之舉,如今卻都是有跡可循的,這軌跡圍繞的只有一人——薛允衡。 當然,她的瘋狂也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走在回永壽殿的路上,秦素心中滿是感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麗淑儀固然是瘋狂到了可怖的地步,但于秦素而言,這樣瘋狂的情感,她卻是從不曾領會過的。 有些時候,她也挺佩服麗淑儀。 她得是有多么地鐘情于薛允衡,才會將自己的一生都葬送掉? 沒準兒她突然爬上龍床,也是因為薛允衡此前提出要去泗水,她傷透了心,干脆便躲進了皇宮。 若不然,方才秦素提到泗水時,她的面色為何會變得那樣難看? 真是蠢到家了。 第691章 花朝節 對于麗淑儀的癡情,秦素幾乎有些嗤之以鼻。 這種事情,就絕不會發生在她秦素的身上。 她人不曾有過如此執著的情意,也不可能對哪個人如此要生要死。 生她是一定要生的,死,自然是讓別人去死。 如果她是麗淑儀,她肯定早就一碗媚藥下去,先把薛允衡睡了再說,絕不會自苦自絕到如此地步。 那不是跟自己過不去么? 麗淑儀,真真是個瘋子。 不過,感慨歸感慨,秦素心下還是頗為感謝他的。 拱手送上這樣一個大把柄,不拿住了秦素都覺得有點兒對不起麗淑儀這一往情深。 如果能說動薛二那廝演上幾出戲,麗淑儀這個大殺招,沒準兒就能有更大的用處。 只是,這機會還需好生制造出來才是,麗淑儀這枚棋子,如今還沒到動的時候。 秦素忍不住心下歡喜,轉眸處,但覺風物大好、春光無限。 她現在還缺最后一點確證,一旦阿忍將消息送進來,麗淑儀便會成為秦素這邊的人。到得那時,中元帝的身邊,可就有了秦素的一條消息渠道了。 秦素欣然地揚起了眉。 此事唯一的遺憾,便在于薛二郎改了命。 沒有了他的死,麗妃就不可能會發瘋;而她若不發瘋,便不會有人敢于行刺中元帝。 這倒是個麻煩。 秦素抬眼往一旁看去。 春風已然吹綠了柳條,遠處的玄都峰一片新綠,桃花的消息尚還在遠處,不過,那山峰東麓的一小片杏樹林,卻正在綻開最初的嬌艷。 那一刻,秦素恍然記起,花朝節就快要到了。 二月十五,正是一年一度的花朝節。 依大陳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女郎們都會聚在一處賞花撲蝶、移花種草,至于那些富貴的人家,則要舉辦“賽花會”。 此處的賽花就是明面兒上的意思,女郎們摘下各種各樣的花朵來,比賽誰的花朵最美最大,誰就能奪冠。 這么個帶著些孩子氣的花會,自然不會入得了那些年長女郎們的眼,而凡是專意于參加這種花會的,也多是些十歲以下的小娘子們。 因為,這個花會有個很有趣的風俗,就是小娘子們在折花的時候,可以請一個幫手幫忙,而這個幫手多半便是家中的兄長、堂兄或表兄等等。 因此之故,這賽花會在郎君們那里還有個名字很長的別號,叫做“替妹折花丫髻上”,簡稱“丫髻會”,這也就充分說明了,這個花會就是專門給小娘子們玩兒的,成年女郎們很少會參與。 按理說,這種節日宮里一般都是略過的,畢竟宮里也沒個十歲以下的小公主之類的,一大堆皇子折了花兒也沒處戴去。 可是,今年也不知是怎么了,中元帝竟是對花朝節格外地重視起來,居然親自將秦素叫了去,命她以晉陵公主的名義,擬下了“東君箋”,將玄都觀現成的那片杏花林做了場地,宣布要在玄都觀舉辦一場盛大的“賽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