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6
般無二,若非你父親不堪,母親那就是賣了自己也不能將你換了銀子呀……” 哭著說著,她將昔年賣了雀奴的事盡數推給丈夫吳亮,只把自己往那心底純善的好人說。 若生隔著輕紗冷眼看她,只覺耳邊聲音聒噪不已。 鄭氏只怕是心存僥幸想蒙混過關,可一個連結發多年的丈夫都能被她棄之如敝屐,對一個本不是她十月懷胎所生的孩子,她又怎么可能會真心相待? 即便此刻坐在馬車里的人就是雀奴,也斷不會相信鄭氏說的一個字,更不必說此刻呆在這的是連家的三姑娘若生,而非雀奴。 若生尤其不喜這般敢做不敢當的人。 人有好壞善惡,可有些人就是壞那也壞得坦坦蕩蕩,這樣的人,你能恨,卻不會像面對鄭氏這樣的人時厭惡到骨子里。 又聽兩句,若生不愿意聽她胡說八道了。 她抬腳在地上重重一頓,揚聲冷笑:“劉大人是個好人?” 鄭氏的哭聲一滯,而后再起,雙手拍打地面,一副委屈不已的模樣:“人人都道那劉大人是青天大老爺,是個秉性剛正不阿的人,母親不過是深宅婦人,自然就也這般以為了?!?/br> 吳家富貴的時候,她身為吳亮的正房太太,那日子也是過得風風光光的。 面上涂脂抹粉,用的都是百年老店里最好的胭脂水粉,那赤金的頭面更是一打一副,金樓的師傅見了她個個點頭哈腰。身上穿的用的,哪一樣不揀了貴的買?日常也不過就是同那些個富太太一道湊桌馬吊玩耍,她一揚手。袖子微微往下一滑,就露出腕上滴水似的翠玉鐲子來。羨煞一桌人。 可那樣的好日子,早就如同過眼云煙一般散去了。 而今的鄭氏,也不知是不是在市井陋巷里呆得久了,動不動便擺出一副潑婦模樣來。 她明明在哭訴,但這哭得也叫人聽著不痛快。 若生兀自扭頭朝著格窗看去,心道鄭氏跟吳亮夫妻二人當年正是好銀子的時候,身邊只一個雀奴,定然不會胡亂換個幾十、百來兩的就將人賣了。瞧鄭氏如今這嘴皮子還能這么利索。當年這價錢,她定然也談得高高的。 那劉大人若只是一方小縣令之流的芝麻官,想必是拿不出銀子來的。 所以,鄭氏口中的劉大人,只怕官職不低。 想到這,若生不免有些齒冷。 大胤的天下難道就叫這些個東西來保來興? 從馬車上的小窗子望出去,外頭天色蔚藍,日光和煦,一派安然景象,可這平靜底下藏著的。卻是rou眼看不見的污垢,像冰冷濕滑的苔蘚一般,一點點將大胤王朝吞噬殆盡。 她悚然一驚。不由得閉上了雙眼。 良久,她問鄭氏:“你可知道,劉大人如今當的什么官?” 鄭氏聞言,抹著眼淚透過手指縫偷偷看了她一眼,只當她是想同自己顯擺那劉大人如今高升了,連帶著雞犬升天,連她也說話響亮。鄭氏心中不屑,低垂著的眼睛里閃過鄙夷之色,等到抬起頭來時。她又成了原先那委委屈屈的老婦模樣。 她揉著紅腫的雙眼,帶著格外濃重的鼻音道:“劉大人如今是咱們平州的刺史。自然不同往昔……”聲音漸微,鄭氏突然將手一移。似想起了什么要緊的大事一般盯著若生說,“你今次來,是大人的意思還是?” 若生恍若未聞,只咬牙道:“平州刺史?” “你不知?”鄭氏詫異地脫口而出。 不等她多想,若生霍然站起身來,揚手指著她的鼻子問:“我娘的墓在哪?我要帶她走!” 鄭氏的身子猛地僵住,支支吾吾說不清楚話來。 若生心生不安,“說!” 鄭氏這才小聲答:“沒有墓……” “沒有?”若生面色驚變。 “蘭姨娘是火化的……”她聲音愈低,也不知是惶恐,還是不愿意提起雀奴的生母生怕自己不經意間流露出厭憎之情來。 若生低頭看著她,幾乎是將聲音從牙縫里擠出來的:“你明明知道她是東夷人!” 在東夷人的習俗中,人死后若不能入土為安,當永世不得超生。東夷人信奉人有輪回之說,一個人即便是死了,靈魂仍存,如以烈火焚燒尸體,其內心必痛楚萬分。 所以當年她跟雀奴偶然談起父親時,在紙上寫了火化二字后,雀奴的面色登時就變了。 若生不敢想,她若知道生母死后是被鄭氏一把火燒成灰燼的,心中該有多少難過。 她死死盯住鄭氏,仿佛要從她身上看出一個洞來。 那目光太過熾熱,即便隔著一層紗,鄭氏也依舊像是被燙著一般瑟縮了下,可她那張嘴里仍在狡辯:“母親我當年見過的東夷人,也就只你蘭姨娘一個,怎知東夷人是如何辦那身后事的……” “骨灰呢?”若生沒搭理她。 鄭氏訕訕地笑:“全灑在蘭姨娘最喜歡的那片花下了?!?/br> “灑在花下了?”若生的聲調平靜如水,“是根本就不曾命人拾過吧?!?/br> 鄭氏立即反駁:“自然是收了的!”可面上眼神虛浮,底氣不足,再假不過。 若生別過臉,再不看她一眼,只揚聲喚了扈秋娘上馬車,而后指了鄭氏道:“兩千兩銀子,還不上就把你的命還了!” “雀奴!”鄭氏先是微微一怔,然后便大叫起來,“我是你母親!你怎么敢!” 事到臨頭,她倒是連裝也不愿意裝了。 若生就笑,抬手將輕紗撩去:“你是我哪門子的母親?” 紗幕后,少女面上的一雙眼。煙波瀲滟,黑白分明,隱隱含霜。 鄭氏“啊”了聲。忽而跪倒,也顧不得她是如何知道雀奴的事了。只討饒道:“求姑娘饒了我一命——” “吵?!比羯斐鍪謱⒆约旱膬芍欢湟话盐孀?,只轉頭看扈秋娘,笑著道,“欠債還錢,是不是天經地義的事?” 扈秋娘看著她,眼前就浮現出昨晚上她在燈下摹寫吳亮筆跡的事來,不覺憋笑,點頭道:“自然是的?!?/br> 若生就去看鄭氏:“左右這銀子不是你借的。你不還倒也無事?!?/br> 鄭氏眼睛一亮。 “父債子償,讓你兩個兒子來還吧!”若生笑吟吟地說完,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