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
王爺若是哪天心情不好”,拾彩說著往草地上拍兩下,“喏,就這樣躺著,伸伸懶腰,看著天上的星星,聽聽溪水的禪音,就什么事都不煩了!” 想了想她又補了一句。 “說不定星星們還會結伴下來看你呢!” “結伴下來?”李知荀被她這個說法逗笑,“星星與我非親非故,看我作何”。 拾彩笑了笑,忽然有些悵然。 “那就把它們當作你的親人吧!這樣總有理由了?!?/br> 親人么? 李知荀慢慢躺倒,雙手枕在頭下,靜靜地看著星空。 東方天空的云彩開始漸漸泛白,新的一天即將伴隨著血色的朝陽噴薄而出。李知荀心里估摸著時辰,忽然嘆道: “綏邑要起風了!” ☆、背水之戰 翌日,拾彩再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太陽當頭。 她順手撿起來幾個昨晚那只小猴子送來的山果,在身上擦了擦,算是解決了早飯。然后背上藥籃,走出山洞繼續采藥。 不知不覺中,已經來到了山頂。 拾彩擦了擦掌心的汗,放下藥籃,然后躺在了懸崖邊一塊巨大的石頭上,沁人的涼意從頭頂蔓延到腳跟,為她解了不少乏意。 她呆呆的看向天空,此時天幕低垂,山野空曠,青峰之間云霧繚繞,蒼茫若夢境。 山腳下霧色漸退,谷底漸漸露出原來的模樣。有銀青兩支軍隊在互相對峙,蒙遠的偷襲已經變成了兩軍的正面交鋒。 拾彩心驚,原來今日已開戰了。 銀色衣甲的步兵和騎兵已經退到了在主戰場之外的南部山頭,隊伍前飛揚的大旗上的“昭”字依稀可見。 主戰場的北面山頭上黑蒙蒙一片,青色鎧甲的兵團整肅的排列在“啟”旗下嚴以待陣。雙方互相怒視,劍拔弩張,隨時準備再次沖下去廝殺。 山谷里滿是累累尸體和廢棄的戰車,硝煙彌漫。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拾彩搖了搖頭,不忍心再看下去,知道現在不是她同情心泛濫的時候,戰士們出生入死,保家衛國,她作為被守護的人,理該盡自己的綿薄之力?,F在多采一些止血的草藥回去,明天就能多救幾個人。 同情與不忍最是無用,除了徒增傷悲,沒有絲毫可取之處。 百里之外的回溯關附近,江陵帶領著十萬大軍埋伏在縱深幾十里的兩邊山坡上,警惕的盯著援軍到來的方向。 山塬林木茂密,山道狹長,從外面看,瞧不出任何蛛絲馬跡。 不過多時,遠處終于傳來一陣陣微弱的馬啼聲和跑步聲,接著漸漸變大,最后演變成雷鳴之勢,暴風雨般向南壓來。 江陵探了探頭,欣喜的勾起嘴角,小聲說道:“來了?!?/br> 啟軍副將姜寧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軍,本該對回溯關有一定的警覺。但是由于時間緊急,兵貴神速,這條路又是通往綏邑最近的道路。 而且據他了解,江陵等人被困在前方脫不開身,后方又被蒙大將軍領兵偷襲,此時定是亂作一團,決計沒有多余的兵力埋伏在此。 所以他在進入回溯山道前下達的唯一命令就是將方正的隊形打散,根據地形自由變換寬窄,快速通過谷地。 一時間十幾萬大軍在幾十里長的山谷里全面撒開,山道上遍布著不成隊形的三五步兵,被蜿蜒逶迤的小道壓迫的零零散散。 終于,在朝陽的霧色中,姜寧等少數將領騎著馬率領步兵全部深入回溯山谷。 突然,山腰間的戰鼓若晴天霹靂般在頭頂炸響,隨后號角大作,大纛旗在風中獵獵招展。滾木礌石恍若從天而降,黑色海潮般席卷而下。鐵鏃箭失呼嘯飛掠,如一張張緊羅密網,鋪天蓋地的砸了下來。 山谷中帶隊的馬隊和散亂的步兵頓時驚慌失措,擁擠踐踏,人仰馬翻者數不勝數。 在啟軍還未回神之際,埋伏的三萬騎兵又立刻趁勝出擊,先行在前,吶喊著從兩側猛撲而下,將奮力往山坡上爬的啟軍一舉碾壓成rou泥。 中軍重甲兵則跨著整齊的步伐山岳城墻般的從山道兩頭向中間推進,死死的把啟軍鎖在越來越短的一道山谷內。 整整一條綿延三十多里的回溯關,戰鼓如雷,喊殺連天,血流成河,戰況激烈兇險,慘不忍睹。 面對漫山遍野的被動擊殺,姜寧怒火中燒,刺向敵軍的劍揮的更加用力。 山谷內狹窄擁擠束手束腳,毫無還擊之力,再加上兩側有騎兵呼嘯迎擊,前后又被重甲兵堪堪堵死,如若再不突出重圍,到時候范圍越縮越小,他們就更伸展不開了。 想到這里,姜寧突然間清醒過來,大吼一聲,“全體向前方重甲兵進攻,打開闕口,沖出山谷??!” 只可惜他的聲音很快被淹沒在沉悶的喊殺與短促的嘶吼中,絲毫沒有起到統領的作用。 他滿臉血淚的一跺腳,向高處爬了幾步,暴露在毫無遮擋的陡峭山坡上,站定后對著下面的啟軍銳聲高喝:“都給我聽好了,全體集合向一處進攻!向一處……” 他的“進攻”兩個字還沒說完,后背忽然一涼,一把尖銳無比的箭從胸口徑直穿過。箭頭上勾帶出森森血rou,接著是肚子,然后是兩條腿…… 他不敢置信的低頭摸了摸胸前溫熱的鮮血,回身望去,突然兩眼一黑,搖晃著跪在了地上。 江陵舉起手中的最后一支箭,瞄準心口,在心里默道:對不起了老前輩,但是,我絕對不能讓你們突出重圍。 啟軍在一片混戰中發現副將被殺,更是士氣大降,若無頭蒼蠅一般四下亂飛,毫無打法。在猛烈的攻勢下僵持了將近兩個時辰之后,終于被一支長驅直入的輕騎兵一舉擊潰。 另一邊的雀山山下,蒙遠的兩萬精兵只剩下一層不到。 昨夜為了不引起李知荀的注意,能夠順利偷襲,他只帶了少量騎兵,安排步兵大軍隨后而來。之前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和減小聲響而一再縮減的隊伍,此刻顯然暴露出了致命的劣勢。 面對十幾萬大軍的層層包圍,他們只能一再的后退,而此時,他們已經退到一處莽莽蒼蒼的森林邊緣,前方又是步步緊逼的昭國大軍。 此處地形兩邊高、中間洼,宛若一個小型盆地,騎兵不易展開,突圍又突圍不了,當真是進退維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