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中苦,自然也當不成人上人,白玉蟾初得如斯聰穎的徒弟,當然是要悉心地教導他一番。晏無雙最頭痛的莫過于誦讀早晚功課。以他這等有著過目不忘功力的人,對同樣的東西看到2遍以上簡直形同是浪費時間外加精神折磨!不過白玉蟾事先也說的明白:玄門早晚功課,是道教徒早晚必誦的兩部經典,是修道者的基本法則。功課者,課自己之功,修自身之道。修道之士要認真習誦,理解經意,深悟玄理,腳踏實地按經旨行持。道教講結三緣,誦清靜經,即分輕清之意,為祈求國泰民安,懺悔罪業,也可結仙緣。誦救苦經,超度鬼魂,可結鬼緣。誦三官經,可賜福、消災、解厄、赦罪,可結人緣。晏無雙在經歷了若干個在他看來無聊透頂的日日夜夜后,他終于等來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這日里白玉蟾一早就叫起了晏無雙:"無雙,你可知道師傅曾經編寫過、、?""徒兒知道呀!師傅之作大可為后人之暗室明燈,讀者若是囫圇過去,形同入寶山而空回呀!"白玉蟾聽了晏無雙的美贊,笑了笑說:"為師的現下覺得文章之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再重新斟酌,所以為師想歸隱閉關編修舊作!""那么師傅的意思是說?""以后你自行修為吧!以你的天資縱然是沒有為師的指點,想必也是大有所成!""師傅過獎了!不知師傅要閉關到何時呢?""呵呵......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皆無定數!所以莫問歸期!""那徒兒以后怎么再與師傅相見呢?""待到該見之時自會相見,我今日就將歸隱閉關,臨行之前,把我的拂塵贈送于你,望你見拂塵如見為師!""徒兒定然把師傅的話緊記于心。愿師傅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呵呵......日后你好自為之吧!"白玉蟾的一陣仙音飄過之后,人影已經消失地無影無蹤了!晏無雙向四周看了看,待他確定白玉蟾確實已經離去時,一絲淺淺地笑意掠過了他的眉眼之間。晏無雙從小享盡奢華,時至今日亦是如此。他在師傅離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縫制道袍。他所定做之道袍雖然樣式與普通的道袍無異,布質面料卻為極品中的極品,做工之精細程度更是可以媲美進貢到皇宮的貢品!晏無雙換上全新的道袍,連束發所用之絲帶也換成了天蠶冰絲的質料。俗話說得好"人配衣服,馬配鞍。"如此奢華的錦衣直把他的容貌襯托得如同天降仙人一般!晏無雙自從沒有了師傅的管教,整日里到酒樓之中飲酒作樂,每日他返回道觀之時,后面定然有一些好色之徒尾隨而至,如此過了一個月,道觀之中的道士們全都是叫苦不迭。本應是清凈之地的道觀,現下卻變成了一些烏合之眾魚龍混雜的地方。可是道觀的道士們礙于晏無雙的輩分至高無上,卻又誰都不敢說什么,大家全都忍受著一種烏煙瘴氣的氣氛!但是,這種程度的災難,似乎晏無雙并不覺得滿足。他悄悄地命令貼身護衛"段添錦"去為他購買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他連續好幾日都只呆在他自己的房中,連吃飯也是讓段添錦送進去。其他的道士見此情景全都以為從此道觀可以回復往日的清凈時,道觀卻被另一種更為恐怖的氣氛包圍了!原本只是烏合之眾聚上道觀就已經讓道士們頭痛不以了,可是近日里卻連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也紛至沓來......道士們由于一時間搞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們只好裝扮成山野樵夫混到人群中去探個究竟。只聽得一個穿金帶銀的人對他的仆人說道:"聽聞吳道子的驚現于此廟觀之中,不知是真是假?若是果真在此我定然要弄到手,你快去打探消息!"幾米外的兩個書生也在議論著類似的話題。"吳道子年未弱冠已能‘窮丹青之妙',其‘吳帶當風'的卓然畫風更是無人能及,此生若是可以親見他的畫作,真是死而無憾了!""是呀!只是不知道這傳聞是真是假。"道觀的內內外外充溢著各種各樣的人,可是似乎他們都是沖著吳道子的而來!待幾個喬裝的道士明白了眾人齊聚道觀的緣由后,各個是面面相覷。他們同時都在納悶:道觀之中從來沒有看到過什么吳道子的畫呀!這不脛而走的傳聞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所有的疑團在夜半時分終于揭曉了......夜半時分道士們本應已經酣然入睡,可是這日里一個小道士突然內急,半夜里他起身去方便卻看到了不得了的情景。在漆黑的夜幕之下,道院的天空中卻飄忽著一片熒光,仔細打量這片熒光卻又可以發現:熒光所顯現的圖案正是......小道士急忙顧不得內急之事,他大喊到:"師兄們快醒醒呀!你們快來看呀!神仙顯靈了!"眾道士在小道士聲嘶力竭地呼喝中,全都跑到了庭院之中,所有見到這匪夷所思一幕的人,全都在原地膜拜!道院之外那些見到此一景象的人更是交頭接耳。"這當真是么?""定然是的!吳道子那獨特的‘吳帶當風'畫風絕對是沒有人可以模仿的!""你說這怎么會出現在此地呢?""想必因為這里是靈山秀水之地,吳道子的靈魂到此游玩也說不定呀!""啊......難道是吳道子顯靈了么?""很有可能呢!"............如此詭異的景象每天的夜半都會出現,由此道觀周邊聚集的人也是越來越多。而潛進道觀來尋找的梁上君子也更是絡繹不絕!現在此處的道士們各個都是愁眉苦臉,他們全都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