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
華容苦笑了聲,那廂華貴卻立刻趴上桌子,眼睛瞪得老大:"什么話,你跟他有什么話沒說完?""那天我說不如......"林落音立起身來,雙目晶亮:"現在我來說完,你不如跟我走。天涯海角朝堂野下,我都絕對不會枉負你。"華容的那個笑慢慢收斂,拿手支住額頭。連華貴這次都懂得了分寸:"林將軍,你聽到傳聞沒有,那撫寧王可能是詐死!""詐死又如何。"林落音又近一步:"今日我來,只問你愿不愿意,如果你愿意,我便什么都不怕。"華容聞言抬頭,看著他眼。這雙眼磊落堅定,干凈得不雜一點浮塵。他緩緩手動:"林將軍可后悔留任?"林落音怔了下,不過還是不猶豫:"不后悔。我到現在才明白,為誰效命不要緊,要緊的是我守得邊關完整,不負我平生志向。""林將軍的志向是什么?"華容比劃,手勢沉緩方便華貴翻譯:"我記得是劍寒九洲平四方吧??晌业闹鞠蚴且皇芊饨?。""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華容拿扇敲了敲額頭:"我之所以寫信告訴你地址,是盼你做個恩客。希望你常來常往而已。"林落音梗住,嗓眼發燒,一時間不知說什么是好。"林將軍如果懷念當日滋味,現在就可以重溫。"華容將扇嘩一聲大開:"我給將軍折扣,只需五百兩。"這句華貴翻得是恨聲恨氣,少根筋居然也開了竅,揮手:"我主子說這話就是氣你走路。你還是走吧,該哪去哪,別跟他夾纏。""不送。"那廂華容搖了搖扇子,手勢比得林落音都能看懂。"這樣作賤自己,你到底為誰,你就真的誰也不愛?"這句林落音已說得沉痛。"不送。"華容繼續。林落音怔忡,流連許久還是轉身離去。門外春光大好,他背影落索,華容起身,對著他已經鵬程大展的身影,第二次抱拳相送。兩日后,京師。韓焉去王府探望平昭侯,順便和老王爺聊聊家常。作者:路單利2008-5-122:09 回復此發言--------------------------------------------------------------------------------103回復:[轉]一受封疆(天生一對yin人也)老王爺照舊托著他的肚子,因為中飯吃多了,不停打嗝:"呃......韓朗......你咋有空來,來干嗎。"韓焉正色,第十次提醒他自己是韓焉不是韓朗。"將離有解藥是吧。"他突然殺出一句。老王爺呆愣,立刻也跟了句:"是。""那在哪里。""我想想。"老王爺蹲身抱住頭,咬牙切齒:"這次我一定想出來,咋整也要整出來。"韓焉很耐心等他答案,也不提醒他姿勢活象拉屎。隔了一會老王爺抬頭,眼睛亮晶晶的,韓焉也立刻湊了上去。"我今年六十四歲,剛剛吃了午飯,早上辰時起床,還去看了潘克出征。"老王爺咧嘴:"你是不是問我今天做了什么,我都記得,一點沒記錯。""韓朗,潘克至今還用那把刀呢。"他接著又道:"記得嗎,當年是你力排眾議扶他上馬,還送他一把刀,親自為他開刃。那把刀如今都卷了刃,可他還帶著,形影不離。"韓焉冷笑了聲,抬手撫了撫衣衫:"潘克是韓朗的人,這我知道。我現在是在問你,將離的解藥在哪?""將離?"老王爺聞言抬頭,抓了抓腦袋:"將離是什么?你還沒吃午飯吧?我也沒吃,走走走,同去。"老王爺既然認定自己沒吃午飯,韓焉也只好陪他又吃了一回。將離的下落也不用問了,老王爺已經吃到頂,每蹦一個字必打三個嗝。韓焉也只好作罷,出門去軍機處,坐下來便不能拔身,再抬頭時天已放晚。有太監這時恰巧進門,低著頭回稟:"皇上有事召見韓國公,還請國公移步。"韓焉點頭,扭了扭僵硬的脖頸,起身進宮。天際星輝朗照,他在轎內坐著,一只手搭在窗口,有些倦怠,可耳際那句話卻一直在盤旋。"韓朗親手開刃的那把刀,至今潘克仍然帶著,形影不離。"潘克是韓朗的人,他不是不知道,可是這句話卻仍然象根芒針,刺得他坐立難安。自己那個曾經權傾朝野的二弟,當真就這樣退出了朝堂?在那不可見的暗處,到底還有多少他的勢力蟄伏著,正監視著自己的一舉一動?頭有些疼。韓焉抬手,揉了揉太陽xue,這動作和韓朗十成十相像。轎子在這時停了下來,管家在窗外,踮腳探進半個頭:"大公子,二公子那邊有消息,您說要即時回稟,所以小的就趕來了。""什么消息?""二公子在洛陽落腳。兩日前,林將軍從北境奉旨還朝,星夜兼程前去住處探訪。""他們說了什么可曾聽見?""沒,流年已經回轉,他內力高強,我們的人避不開他耳目,混不進去。"這句說完韓焉沉默,閉眼揉太陽xue揉得更緊。轎夫也不敢起轎,在原地踟躇。"起轎!還等什么!"轎里韓焉突然厲聲,掌心拍上車窗,將轎身拍得好一陣激蕩。悠哉殿就在前頭,韓焉腳步細碎,衣衫上暗銀色花紋映著月華,隱隱流光。不愛朝服精于打扮,這是他和韓朗另一個共同之處。快進殿門的時候他瞧見了林公公,在殿外不停踱步,看樣子是在等他。"這是從德嵐寺那里傳來的字條,我想國公應該看看。"見到他后林公公低聲,從袖口掏出張巴掌大的信紙。韓焉將紙條接過,一只手放到他手心,里面黃金一錠,打發他走人。楚陌從悠哉殿拿了小物事,買這位林公公送信到德嵐寺,他不是不知道。可那信是勸華容也歸從他韓焉,他當然是求之不得。如今這封信是從德嵐寺來,那還真難為華容,千里迢迢將信從北方托來,又托安不具和尚送了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