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5
“教育,在于立人,學習,是為做人?!碧盏掠訚u漸提高了聲音,“諸君可否告知陶某,何為立人,何為做人?似諸君這般,大喊他國萬歲,不問青紅皂白,只經微言挑-動便與官員定罪?”“沒有!”青年反駁道:“我們只是為了懲治國賊!”青年的話引起了游行人群的共鳴,口號聲再次響起。“國賊?誰是國賊?!”陶老的聲音倏地嚴厲,“不與德國宣戰,便是國賊?!不合你們心意,便是國賊?!陶某亦不贊成貿然對德宣戰,在爾等眼中,老夫亦是國賊?!”這番話一出,人群中又是一靜。陶德佑當真被激怒了,面對這些熱血青年,老人有心痛,也有無奈,這些年輕人,即便是學業上佼佼者,其他方面卻反如稚兒。可嘆,可恨!最可恨者,唯其中挑釁滋事之人,用心險毒,該殺!這時,展府的大門突然打開,樓大總統和展長青接連走出,展長青幾步搶到陶德佑跟前,深深鞠躬,“陶老受累,長青慚愧?!?/br>樓大總統則三兩步走到學生跟前,很多人只在報紙和上看到過他的照片,如今面對面,只覺一股殺伐之氣迎面撲來,剛剛叫囂得最厲害的幾個青年,臉色也是一變。他們并不知道樓盛豐也在展家,若沒有受到阻攔,闖了進去,非但無法達成目的,反而會弄巧成拙!多家報社的記者也匆匆趕來,被游行人群堵住街尾,車子太慢,記者們只能扛起箱子撒丫子跑,對于這個時代的記者來說,體力可是相當重要的。各所學堂里的校長,先生也陸續趕到,他們開始勸說學生,希望大家散去。學生們卻留在原地不肯走,他們或許不再如之前激動,卻固執的想要得到一個答案。領頭的幾個青年,更是對著展長青大罵國賊,甚至還污蔑他同德國人勾結。“展某與德國人勾結?”展長青朗然一笑,“展某所行諸事,無愧于國家,無愧于民族,無愧于天地!國賊二字,展某不敢當!”樓大總統開口道:“樓盛豐曾于萬民前發誓,為國為民,振我華夏,必不會自食其言。外戰乃是國事,需遞交國會,樓某身為總統,且不可自作主張,何況外交部長?”“當真?”樓大總統這番話一出,許多人都露出了恍然的表情,的確,華夏如今為民主共和國,非一人--獨--裁,此等大事,自然要經國會商討。領頭的幾個青年察覺出不對,遞交國會?不過是借口!北六省對外作戰,哪次遞交了國會?一個青年剛要開口,腰間卻被槍口抵住,側過頭,一張清秀的娃娃臉正對他笑,“同學,麻煩安靜點,大總統正在講話,你出聲我就聽不清了?!?/br>和他遇到相同情況的,還有之前就被盯住的五六個人。情報局早就懷疑京城里有不少外國勢力埋下的釘子,這次撈到了幾條不大不小的魚,收獲算不上多,卻也不少。交差沒問題,想立功,就得在這幾個人身上再努力了……幾個被槍抵住的青年同時后頸一涼,背后冒出了冷汗。樓大總統的講話不長,聚集到街上的人卻越來越多,許多沒有參加游行的學生和進步人士也紛紛趕來。一名報社記者想往前湊一湊,聽得清楚些,不想卻被擠到了人群后方,剛喊了一句“我是記者”,就聽身邊的人苦笑,“老兄,別叫了,我也是?!?/br>轉頭一看,這位的鞋子都被踩掉了一只。講話之后,樓大總統還接連回答了許多青年學生提出的問題,氣氛從最初的劍拔弩張,變得異常平和,大有在街上開一場“總統新聞發布會”的架勢。天色漸晚,一輛黑色的轎車開了過來,樓夫人搖下車窗,看了一眼窗外,對坐在一旁的樓二少說道:“睿兒,和娘出去好不好?”樓二少也朝外邊看了一眼,眉頭一皺,“人多?!?/br>“睿兒害怕?““不怕?!?/br>“那和娘出去吧?!睒欠蛉讼萝囍霸偃?,“記得要和爹笑?!?/br>“恩?!?/br>聽到這個熟悉的單音,樓夫人腳步一頓,要不然,還是別把睿兒送去關北了吧……兵哥們分開人群,樓夫人牽著樓二少緩步走來。到了近前,樓二少突然笑得像朵花似的,糯糯的叫了一聲,“爹?!?/br>樓大總統渾身一激靈,表情呆滯兩秒,才彎腰將樓二少抱了起來。樓二少這次很給樓大總統面子,臉上的笑容始終沒落。幾個記者拍到了這一幕。一個鐵血的總統,也是一個慈祥的父親。歷史,在這一刻定格。后世史料記載,有政治天才之稱的華夏總統樓睿,“成名”時間比他的父兄都早。從軍和從政之路,也比父兄更加“順暢”。徹底應驗了一句話,成名要趁早。這張流傳到后世的照片,也引起了另一個話題,那就是,樓大總統已年過耳順,樓二少卻仍是垂髫……不愧是華夏第一任大總統,果然厲害!京城的消息傳回關北,李謹言正在翻閱從俄國發回的電報。偉大的革命導師弗拉基米爾同志比歷史上提前十天返回俄國,他乘坐的火車剛抵達圣彼得堡,就有無數的工人群眾到車站迎接。弗拉基米爾同志剛下火車,就發表了一場著名演說,號召工人和農民群眾團結起來,要求一切權力屬于蘇維埃。此時,俄國兩種政權并存,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卻得到更廣泛承認??藗愃够娲蟮刂骼钗址虺蔀檎偫砗?,還將獲得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的支持。所謂的一切權力屬于蘇維埃,在此時并沒有太大的“市場”,只有當臨時政府宣布繼續參加歐戰,布爾什維克接連發動幾場起義之后,才會迎來一場更徹底的革命。在布爾什維克內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弗拉基米爾武裝起義的計劃。要想達成目的,弗拉基米爾同志需要有力的支持,托洛茨基堅定的站在了他這一邊,基洛夫率領的反抗組織也成為了他的“忠實”追隨者。能夠掌控一支上萬人的武裝,對此時的蘇維埃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基洛夫接到的命令是,立刻率領軍隊前往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