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5
面子,就為給外人看?難道諸位家里來了客人,還要事先考察一下家人是不是會讓你沒面子?若不然就趕出家門?”一番話說得對方低了頭。樓大總統摸摸光頭,周炳勛這張嘴的確厲害,說出來的話就像割rou的刀子??此蹲痈顁ou的確痛快,前提是這刀子不割在自己身上。就如他所說,有民才有國,一個國家的基礎就是老百姓。揚國威,壯國勢,為的還不是這個國家里的國民?本末倒置,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面孔算什么?官老爺嗎?清朝早就沒了!旭日初升,天際的光驅散黑暗,也照亮了人們的面孔。參加閱兵的隊伍開始集結,人群中也發出了陣陣議論聲,只有守衛在街道兩旁的士兵依舊是一動不動,在清晨的第一縷陽光中,留下一道道懾人心的剪影。一個華夏記者拍下了這一幕,見微知著,僅從這些士兵身上,便可看出華夏軍隊與以往的不同。他無法準確的表達出出這種感覺是什么,如果李謹言在這里,他會告訴記者,這個詞,就是精氣神!九時,所有受閱的隊伍都已集結完畢,聯合政府總統樓盛豐,副總統宋舟,國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部長展長青及各省督帥,政府各部部長出現在了天-安-門-城樓上,城樓前兩側的觀禮臺站滿了被邀請的文化名人,商界士紳,農民代表,學生代表等。天津的宋老板也在其中,如白老,顧老等耆老名宿,早已被請上城樓觀禮。作為樓家人,城樓上原本還留出了李謹言的位置,卻被他婉言謝絕,跑去和宋老板等人站在一起。李謹言并沒多想,只是覺得,和諸多“長輩”站在一起,樓少帥又不在身邊,當真是不習慣。雖說這是同各省實權派“拉關系”的好時機,場合到底不對,也只能放棄。此舉落在白老眼中,卻著實讓老爺子眼前一亮,“不驕不躁,到今日仍能保持本心,當得清行二字!”在登上城樓之后,白老對身后扶著他的白寶琦說道:“寶琦,樓家果真是承天氣運,當初給你meimei選這門夫婿,老夫果真是眼光獨到??!”白寶琦:“……”該說些什么?不知道。干脆什么也不說。城樓上已經裝了擴音喇叭,雖然樣子不太好看,但麥克風還沒出現,只能湊合著用了。樓盛豐上前一步,宋舟,司馬君,展長青等人分列兩旁,在宋舟身旁還站著一個早就退出國人視野的面孔,前南方政府大總統鄭懷恩。雖已下野不理政事,身上還有同日本人勾結的污點,但作為安慶起義的領導人,推翻清朝的先驅者,鄭懷恩仍被邀請進京。他如今居住在上海法租界,除幾名老友外,其余人一律不見,政治上的事更是極少關心。鎮日醉心于書畫,還翻譯了不少法文書籍。聞聽聯合政府閱兵,本不關心,卻沒想到,他竟然也被邀請進京。看著長安街旁的國民,再看意氣風發的樓盛豐和宋舟,司馬君等人,鄭懷恩的心中雖有遺憾,卻也釋然。他也曾懷抱理想為國為民,不想卻被權力迷住了雙眼,一步錯步步錯,猛然醒悟,悔之已晚。如今這樣,也好。能看到現今之華夏,也是他鄭懷恩之幸。九點三十分,二十門禮炮同時轟鳴,四名身著深褐色軍裝,寬邊大檐帽,扛著少將軍銜的年輕軍人,抬著一面代表華夏民主共和國的五色國旗,出現在了眾人的視野之中。雪白的手套,黑色的軍靴,俊朗的面容,英挺的身姿。他們踏著禮炮聲前進,表情肅然,目光堅毅,軍裝領口和肩頭的將星在陽光閃爍,格外醒目,剛毅的軍人氣概一覽無余。觀禮臺上的李謹言愣了一下,他只知道樓少帥會參加閱兵,沒想到竟然會是如此“走位”……走在最前面的兩人,是北六省少帥樓逍和南六省少帥宋武,在他們身后的,則是陜甘督帥馬慶祥的長子和云南督帥龍逸亭的繼承人。四名少帥,同樣的年輕英俊,意氣風發。事實上,各省督帥的繼承人,雖不乏紈绔,但大部分也頗有建樹。馬少帥率領的馬隊,跟著馬慶祥一路穿過外蒙,沖進了西伯利亞,龍少帥也曾率領部隊親自同菠蘿頭們打過幾場,李謹言走--私到東南亞的軍--火,很多也是過了他的手。只因樓少帥實在太過強悍,再加上一個“搶鏡”的宋武,其他少帥再霸氣,也威武不起來。四個身高腿長的年輕軍人,四名位高權重的少將軍官,抬著五色國旗,走過觀禮臺,立定在城樓前,同時舉臂敬禮。城樓上的四個“老子”全都樂得合不攏嘴。“那是老子的兒子!”馬慶祥哈哈大笑,一拍皮帶,“TNNND,這小王八蛋總算是給老子長了一回臉!”一旁沒爭過他的同族兄弟馬慶瑞和和馬慶放捏了捏拳頭,狠狠磨牙,他們兩個家里的兒子也不差,怎么就讓這老小子給拔-了頭籌?!三馬的兒子,從大到小,加起來能組一個排,不少都是跟著軍隊在馬背上長大的,別人玩的是玩具,他們玩的是匕首和馬槍。馬少帥能在其中脫穎而出,的確是相當不簡單。云南督帥龍逸亭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宋舟和樓盛豐也沒差多少,看得眾人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要不是展長青一把拉住了樓盛豐,說不定樓大總統會沖到擴音喇叭跟前吼上兩嗓子,那可就太丟人了……軍樂隊開始奏樂,五色國旗伴隨樂聲緩緩升起,城樓前,長安街旁,所有的人都挺起了胸膛,瞪大了雙眼,隨著冉冉升起的國旗昂起了頭顱。國旗升到最高,樂聲更加高亢,第一個接受檢閱的徒步方陣,出現在了眾人面前。整齊的隊伍,威武的士兵,鏗鏘的步伐。鋼槍上肩,雪亮的刺刀如林,三百人的隊伍,每一步踏出,都像是一個聲音。行至城樓之前,走在最前方的軍官抽--出指揮刀,猛然舉起,高大的河北漢子胸腔震動,“殺敵!”三百個聲音同時響起,“報國!”城樓上的司馬君猛然攥緊了拳頭,看向樓盛豐的目光帶著一抹復雜,同時又有一抹的感激。在河北的軍隊之后,是廣東督帥薛定州的粵軍,作為推翻清朝后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