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1
“可是,父親,若樓盛豐意在聯合政府的大總統一位,提出這個辦法對樓家絕對是弊大于利的?!彼y道甘心當個擺設?“所以我才說樓盛豐那個兒子不簡單,這事肯定還有后手。只不過他給的甜棗太大,沒人能忍住不咬一口,等把棗子吞下去,棗核卡在嗓子眼里,全都晚了?!?/br>“父親,我們怎么辦?”宋武放下電報,“北六省若以此提出南北重啟和談,我們貿然反對必然會引起不滿?!?/br>宋舟沉吟半晌,說道:“阿武,你再去一趟北六省,和樓逍見一面,他到底想做什么,至少我們也要心里有底?!?/br>“是,父親?!?/br>當宋武轉身離開時,宋舟突然在身后叫住他,“阿武?!?/br>宋武轉過頭,宋舟卻擺擺手,示意沒事,他可以出去了。等到房門關上,宋舟站起身,負手走到窗前,看著窗玻璃上的倒影,久久沒有出聲。一文刊出后,國內的各大報刊紛紛轉載。曾經參與戊戌變法的梁先生讀過轉載的文章之后,在申報上發表評論,對此文大加褒獎,并提出各省立省憲,設省議會,其上立國憲,乃真正的予民民主。此篇評論一出,得到了許多知識分子的響應,紛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支持效仿美利堅聯邦制,實行國家統一,人民自主。有支持者,當然也不乏持反對意見者。反對者認為,所謂聯省不過是披上民主的外衣,各省的實際統治者仍是手握實權的軍閥,這一主張不過是為割據張目而已。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紛紛撰寫文章,在報紙上各抒己見,一場關于國體政體的論戰陡然而起。引起這場論戰的時政要聞徹底在華夏打響了名聲,發行量從八千多份躍至一萬三千份,天津分社下旬就能開始運營。原本分社該開在京城,可李謹言卻認為京城水太深,他們只是剛長了點個頭的小蝦米,還是低調點好。“京城暫時不去,上海那地方也是魚龍混雜,還是天津好?!?/br>再者說,宋老板可是天津的地頭蛇,報社開在那里,只要和宋老板打個招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輕易就能解決。1月10日,時政要聞的第一篇名人專訪新鮮出爐。負責采訪和撰寫稿件的兩個記者,用了整整兩天時間,才把完稿送給主編和老板過目。沒想到李謹言看過之后,說他們寫得還不夠好。兩個記者面面相覷,難道三少爺認為他們有的地方寫夸張了,不夠實事求是?“就是太實事求是了?!崩钪斞該u搖手指,“什么才叫名人?有名的人!有名的人當然要和普通人不同,例如樓大帥是以武起家,那就要針對這一點大書特書,如果你們沒有素材,不妨去和茶樓里的說書先生取取經?!?/br>說書先生?“三少爺,您是說?”“我是說,藝術來源于生活,也要高于生活!實事求是還叫什么藝術?”記者和主編們頓悟了。兩天后,經過修改和潤色的樓大帥專訪再被送到李謹言的面前,讀完那篇頗有說岳全傳風采的報道,李謹言點點頭,拍板,就照這個發。民國五年,公歷1913年1月13日,作為時政要聞的增刊正式發行。這份被后世稱為“華夏名人史庫”的報刊,在發行后的幾年時間內,逐漸由報紙增刊的形式,發展為專門的雜志性刊物,內容也由專門的國內政要專訪,發展到涵蓋各個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各個領域有突出貢獻的人。并在一戰之后,隨著華夏國際地位的提升,開辟國外名人專訪欄目,在國際間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為的第一期專訪人物,樓盛豐的大名也被載入了史冊,甚至比他作為華夏民主共和國聯合政府第一任總統,還要讓許多人羨慕嫉妒恨。沒人能夠想到,這份刊物的出現,只是由于李謹言一個突發的念頭,想要借此擴大樓家的聲望,為樓逍的未來鋪路,僅此而已。101、第一百零一章一月中旬,隨著時政要聞的增刊發行,樓大帥徹底火了一把。茶樓里的說書先生對該篇專訪報道稍加潤色,直接就是一個評書新段子。“當時,樓大帥單人匹馬,手持長槍,直沖敵營,敵軍聞聽是樓盛豐殺來,無不喪膽……樓大帥大喝一聲,只嚇得那敵將雙股戰戰……”這股風潮興起于關北城,風靡了北六省,還捎帶上了天津和京城里的一些茶樓酒館,若是哪個說書先生不能就樓大帥的輝煌戰績說上一兩段,按照后世的話來說,絕對的OUT了!李謹言沒想到只是一篇專訪就能造成這么轟動的效應。當即拍板,趁勝追擊,將北六省內一干軍政要員逐個點名,切實的來一場名人效應。原本第二篇專訪該是樓少帥,可惜他最近忙得幾乎不見人影,想要專訪,也得找到人才成??!北六省的軍隊正準備一場軍事演習,演習的確切地點和時間都是未知,但這個消息一透露出去,就讓時刻關注北六省軍隊動向的日本人連覺都睡不安穩。尤其是身在旅順的大島義昌,若北六省軍隊所謂的演習只是虛晃一槍,實際目的是對在大連的日軍動手,那怎么辦?“樓逍此人,狡猾的很!”這句話已經成為了在南滿駐守的日軍的共識。一向用鼻孔看人的日本陸軍,先是被樓少帥揍得鼻青臉腫滿頭包,緊接著被李謹言潑了一缸污水,洗也洗不掉。打了敗仗丟了南滿鐵路大半段不說,還要賠款!打算硬著頭皮賴賬,結果發現此路不通。樓少帥沒興趣和日本人扯皮,直接下令抄了他們在北六省內的銀行,搬空了庫房,連窗戶門都拆下來帶走,除了四面墻,連個釘子都不給他們留。這樣還不罷休,又和英國人聯手黑了日本人的庚子賠款,狠狠坑了他們一把。日本人憋屈啊,話說英國-鬼-畜-不是他們的盟友嗎?怎么會和華夏人攪合在一起?攪合在一起就算了,還把手伸進了盟友的錢袋里,一個子都不剩的掏走!現在日本人的日子很不好過,只要是財政上略有結余,馬上就會被拿去填海軍的無底洞,陸軍就像是后-娘-養的,拿到的軍費總是比海軍少,在南滿打了敗仗還要被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