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也沒翻譯給這些洋人聽。實在是,他們也覺得,這些洋人事特多,“趕著”他們,的確比趕鴨子要累!跑在最前邊的幾個記者,已經能看到炮彈砸在地面上,爆飛的沙塵和煙霧,炮聲過后,身著鐵灰色軍裝的北六省騎兵和一群哥薩克騎兵沖殺在一起,每一次馬刀揮下,都能帶起一串鮮紅的血花,不停有人跌落馬下,有華夏軍人,也有哥薩克騎兵。戰況慘烈,幾乎是以命換命,卻沒有一個人退后!在騎兵廝殺的同時,被歐洲人稱為“灰色牲口”的俄國步兵也沖了上來,陣地里的守軍打光了槍里的子彈,也從掩體后沖了出來,用槍托,用刺刀,用拳頭,甚至用牙齒,去殺傷每一個沖到眼前的敵人!華夏人的怒吼和俄國人的烏拉聲混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場用生命與鮮血譜寫的哀歌。眼前的一幕,就仿佛是地獄的場景一般。終于,俄國人的攻擊再次被打退,身著鐵灰色軍裝的華夏軍人們開始巡視戰場,將戰死的同袍抬起來,并排放著,靠在一起,生前是兄弟,死后也是!受了輕傷的,經過軍醫簡單包扎之后,自己站起身,或者是互相攙扶著返回陣地。重傷的,被抬著送進了后方。這些重傷員里,十個中能活下來一個,已然算是僥幸。一個美國記者不顧士兵的阻攔,沖到了一個騎在馬上的年輕軍官面前,這個俊美的年輕人,身上的軍裝濺滿了鮮血,樣子有些狼狽,可他的身軀依舊挺直,像是一桿永不彎折的鋼槍。走近了,近得能清楚感受到這個年輕軍官身上的冷然,如染血的刀鋒一般。“閣下,能接受我的采訪嗎,閣下!只要幾分鐘!”樓逍拉住了韁繩,在馬上居高臨下的望向他,沒有說話。記者不管樓逍的眼神是不是像刀子一樣扎在身上,只當他同意了,忙拿出紙筆,開口問道:“閣下,可以告訴我你的名字嗎?”“軍人?!?/br>“???”“我是,華夏軍人?!?/br>記者又問道:“你認為這場戰爭,你們能獲勝嗎?”“能?!?/br>“你很自信?!?/br>“這不是自信?!睒清新曇衾溆?,“我們,必須贏!”“哪怕流血,死亡?”“是?!睒清修D過頭,望向剛剛經歷過一場廝殺的戰場,在他的身后,血色的殘陽緩緩沉入地平線,仿佛帶著硝煙的聲音,低沉的傳進了在場每一個人的耳朵:“我輩軍人流血用命,家國得保,百姓得安。為國而死,為民而死,軍人本分,死得其所!”“您難道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國土淪喪,百姓流離,尚且茍活,是軍人的恥辱!”通事將樓逍這番話一字一句的翻譯給了在場的每一個外國人聽,最后一個字說完,通事已經紅了眼眶,對著身邊的軍人,深深的彎下了腰。軍事觀察團里兩名身著軍裝的德國人和一名英國人,同時向樓逍敬了一個軍禮:“您是真正的軍人!”第二天,這篇采訪便登上了紐約時報,倫敦時報和國內各家報紙的頭版,樓逍的名字,第一次傳進了國人的耳朵。在李謹言看到這篇報道的同時,他發去的電報,也送到了剛從戰場上下來的樓逍手上。31、第三十一章“少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為表思念,賦詩一首:??!你學鳥飛,我有槍;你效魚游,我有炮;槍炮不夠我還有炸藥!??!你我有如軍刀和火藥!”樓逍拿著電報,面無表情,久久不語。將電報送來的副官,強撐著沒笑,臉卻憋得通紅。電報室里兩個接報員,一個趴在桌子上笑得站不起來,一個笑得眼淚都流出來了。他當時還覺得奇怪,一封電報而已,至于嗎?接過來一看,第一反應,好長!第二反應,下巴掉在了地上。果然不愧是少帥夫人,這火辣辣的情懷,夠直接!夠強悍!夠味兒!副官忍不住去看樓逍的表情,這反應,是高興還是不高興???李謹言發出這封電報,也是下了極大的決心,他沒敢把事情交給季副官,而是親自上陣,當時發報員看他的眼神,差點讓他找個地縫鉆進去。發完了電報,李謹言幾乎是落荒而逃。為國為民,為少帥,他容易嗎?!電報發出去當日,沒等到樓少帥的回電,李謹言不解,該不會是太含蓄了?隔日,李謹言吃過早飯,翻開報紙,頭版頭條就是關于滿洲里戰事的情況。還有一篇美國記者的采訪,旁邊附有一張照片,雖然有些模糊,李謹言也能認出,照片上的人,是樓逍。這時,季副官將樓少帥的回電送了過來,李謹言接過來一看,有些傻眼。電報上就三個大字:“好,很好?!?/br>他花了整整二十六塊大洋,腦細胞死了不知道多少,就換回三個字?!“言少爺?!奔靖惫僖娎钪斞缘芍妶?,就像是要把那張紙吃下去一樣,連忙開口道:“少帥還給后勤部的姜部長發來了命令?!?/br>“恩?”這關他什么事?李謹言還沉浸在二十六塊大洋換回三個字的郁悶里,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少帥告訴姜部長,您有一批重要物資送往邊境,要他配合您行動。若是大帥問起,就說這件事是少帥吩咐的,等他回來會向大帥說明?!?/br>李謹言聽了,坐在椅子上,半天沒有說話。“言少爺?”“沒什么?!崩钪斞杂X得嗓子眼有些堵,心好像破開了一個口子,有什么東西緩緩淌了進去,說不出什么滋味。狠狠搓了一把臉,將那股莫名的情緒暫且丟到一邊,李謹言站起身:“季副官,把少帥留下的那個班都帶上,換上便裝,和我去一個地方,別聲張?!?/br>“是!”李家屯位于關北城外三十里,全屯有一大半的人都姓李。前些年關北城外土匪鬧得兇,為了自保,像李家屯這樣的大屯子都建立了保安隊,在屯子外修建高墻,搭建角樓,組織青壯日夜巡邏,形成了一個封閉式的堡壘。一旦土匪來襲,全屯子的人都躲進高墻里,屯子里的青壯,便能借著高墻和角樓上的射擊孔,擊殺來犯的土匪。。等到樓少帥歸國,這些土匪的好日子也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