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4
沒有來過浦海,過來當旅游玩玩也不錯,而且小家伙也能和念叨了這么久的小伙伴團聚。 “真的嗎!”誠誠瞬間就開心了,比剛剛吃了大餐還要興奮,一想到離放暑假只有兩個月,到時候哥哥他們就會過來了,好開心!這下終于把唯一的遺憾彌補起來,沒有任何陰霾了。 除了周母有些不習慣,剛和乖孫孫呆了沒幾天,兒子就把他送幼兒園去了!真是的,說好的讓她帶孫子呢?大咧咧的周母完全沒有發現孫子在她這邊過得不開心的事實,說來也是,甭管背后怎么說,一般大家當面還是一團和氣,互相吹捧的,很少會撕破臉皮。她又沒有真正帶過孫子,沒有經驗,哪里知道在她看來找的很好的玩伴對誠誠帶來的傷害呢?要是她真知道了,說不定就真和人家撕破臉了。 不過誠誠到底和奶奶不熟,選擇了回去找父母傾述,而有意無意地減少了到奶奶家來的時間。盼孫心切的周母沒辦法,打破了自己不踏足兒子家門的狠話,隔三岔五地送好吃的、衣服什么的過來,就是為了見見孫子。 慢慢地和楊小貝的相處多了,大家也就沒有一開始那么尷尬。做家務的時候時不時還能夠聊上幾句,作為過來人和長輩,周母有時候也會指導一些楊小貝不知道的生活小常識,一來二去的,婆媳倆都發現對方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嘛? 所以說這不是性格問題,而是立場問題。周母一開始的處處針對,和楊小貝的提防不認同,簡直就是針尖對麥芒,怎么可能協調?要不是周品正當機立斷回了韓家沖,哪怕他們不住在一起,早晚也要火山撞地球爆發出來不可。 ☆、第316章 看海 現在也不去計較誰對誰錯,時間早就把一切矛盾都沖淡了。當周母承認楊小貝兒媳婦這個事實后,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其實相比較本地的女孩子,無論哪個方面她都不會差。 論長相,周母就沒見過比楊小貝更出色的女孩子。論氣質,她不得不承認,當成自己都被人家的氣派給鎮住了。論能力,人家是正兒八經的醫生,還是全國先進工作者,據說那是可以去大會堂的,因為自己叔叔的關系才推掉的。這樣的成就誰家媳婦能做得到? 每回街坊們在說起誰家的女兒上進,誰家的媳婦能干的時候,周母憋得心里都起繭子了——要是當初不把人家氣回去,這是多么好的炫耀資本??!兒子生意都做到國外去了,媳婦的名氣都上了報紙了,她就問誰能夠比得上! 可惜她不能說,孩子們過得再好那是在兒媳婦的娘家,這要說起來自己把他們趕走了,他們不僅沒吃苦頭還混得這么好,不是打自己的臉嗎?周母這個煎熬啊,都煎熬了好幾年了! 現在好了。兒子一家終于回來了,一進門媳婦就老老實實地喊mama,哎,看在乖寶貝孫子的份上就算了吧……再說了,小兩口在外地那是有……事業的嘛!你看我們家小叔子,一個人在那邊都呆了幾十年了,弟媳婦不也是退休以后就過去了嗎? 這么一想,周大媽就神清氣爽了,理直氣壯地帶著孫子出去炫耀。殊不知她這種“自欺欺人”,是欺負人好不好?就這么著拉了不少仇恨,把孫子都連累了。 “我幫儂港,買小菜勿好把門口那家買額,伊拉是外地寧……蘇北寧,最歡喜少稱量額!”女人們在一起還能說什么?無非就是買汏燒,周母說得興起,連“外地人”這個稱號又冒出來了,大概覺得不對,又加了一句是蘇北人……楊小貝也是無語了。 好吧,反正根深蒂固的思想是無法改變的,她也就不跟老人家計較。兩人之間一片和諧的氣氛讓周品正老懷大慰——天知道他既盼望婆媳兩個多相處,又時時刻刻擔心兩個人又嗆起來的矛盾心情,夾心餅干不好做??!如此甚好,甚好! 時間過得很快,在忙忙碌碌中暑假已經到來了。結束了短暫的幼兒園生活,誠誠還有些意猶未盡。不過有一些小朋友會升入同一所小學,同學們之間依依惜別,說好了在小學相見。 其實哪怕的同一所小學,分進一個班的機會也不大,但是家長們沒有打破孩子美好的愿望——人生的道路上總是充滿了離別,幼兒園只是大部分小朋友遇見的第一個而已,他們還不知道離別的滋味呢! 誠誠是例外,他已經很好了適應了第一次離別,在浦海有了新的同學和伙伴。小孩子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是驚人的,如今他已經說得一口流利的本地話,弄堂的小伙伴唯一的槽點——語言都不是障礙了,加上周家有錢,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不知道的話沒人會認為他是剛從外地回來的小朋友。 當然誠誠不那么想,他還是堅持在家里和mama說老家的方言,并且堅持自己是鄂北人。小孩子純潔的心靈里,為什么外地人就要被瞧不起?明明我們老家辣么辣么好!有時候越是卑微越是歧視,而誠誠的理直氣壯卻讓小伙伴們明白,外地人怎么啦?周至誠就是外地人,他挺好的呀! 楊小貝為兒子的堅持點贊。也許孩子不知道“不忘初心”這個詞,但是他和自己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她也從來都不避諱自己是外地人,當然不用刻意強調——這是另外一種意義上的自卑了。盡管說著一口流利的浦海話,只要人家問起來,她就會坦蕩蕩地告訴別人:“我是鄂北人!” 7月份的時候,楊啟泰一家人終于到了,誠誠高興得一晚上都沒睡,堅持早上就要去機場等著,就是為了能夠早一點見到哥哥。見面時兩個小家伙的擁抱連大人都濕潤了眼眶——這才是真正的友誼吧?易慧芬笑著說,“自從你們走后,楊文就沒有哪天不念叨的,吃飯也要問弟弟吃了沒有,睡覺要問弟弟睡了沒有,生怕弟弟在浦海受苦了!” “咱家的這個也是??!前些日子帶他去吃海鮮,吃著吃著就想起來哥哥吃不到……”楊小貝也有點想念他們,奇怪,明明那時每年都只是回去一趟,一分別就是三百多天也習慣了,現在才不到三個月,卻總是在午夜夢回中回到家鄉。 “好熱??!浦海也跟我們那邊差不多嘛?”易慧芬感嘆了一下,馬上就大驚小怪地說。話說她也是土包子一枚,從來都沒有出過遠門的那種,一路上飛機火車的讓她興奮不已,咦,不是說靠海的地方很熱嗎? 楊啟泰也是服了她了,一路上大呼小叫哪里像是孩子他媽?連楊文都比她淡定?!捌趾5木暥群驮蹅兡抢锊畈欢?,溫度也差不了多少,沒什么很大的區別!”他多年前來過一次,對這邊有一些了解。 “那就好!我就擔心誠誠不適應呢!”易慧芬松了一口氣。合著她以為相隔千里環境差異很大,擔心孩子們不適應。楊小貝十分感動。然后就聽見她咕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