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2
書記身上了,一溜煙爬下來朝桌子那邊跑去。小家伙嘴巴甜得很,“謝謝奶奶!我最喜歡吃南瓜餅了!” “有你不喜歡吃的東西嗎?你這個小好吃佬!”楊小貝打趣他。南瓜餅松軟香甜,的確是老人孩子的最愛,不過做起來費工夫,她工作也忙,根本就沒時間做。每次都是周嬸嬸做好了送過來。 誠誠不管mama的調侃,小rou手一把抓起一個往嘴里塞,慌得周嬸嬸忙道,“慢點吃!我剛出鍋的,燙著呢!”“不燙不燙,好吃的!”小家伙聰明得很,用手小心翼翼地捧著吃,還不忘記給楊小貝拿一個,“mama好好吃的,你也吃!” 楊小貝總算有點欣慰了,這兒子沒白養!結果兒子孝敬的南瓜餅,說道,“還有爺爺奶奶呢?”誠誠趕緊回身給周書記兩口子每人拿了一個,他們平時什么好東西沒見過?卻被一個小小的南瓜餅給賄賂了,還是自己做的! “好好好!誠誠最乖了!”周嬸嬸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誠誠給是南瓜餅吃著就是好吃!周書記也老懷大慰地說,“你們這個孩子教育得不錯啊,又懂事又孝順,哈哈!” 就這樣就得到了如此贊譽?楊小貝不敢茍同。誠誠的確很聰明,他非常敏銳地覺察出怎樣才能討好長輩,怎么做會讓人夸獎。但是孩子現在正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聰明絕對不意味著成功,人家李某某,還不是從小聰明乖巧外加才華橫溢,結果呢? 照周品正現在的節奏,這樣下去真的夠嗆。每次楊小貝跟他講道理的時候,他就會說,“我掙這么多錢還不是為了兒子?只要我做得到,肯定要把最好的給他,這就是我愛他的方式?!?/br> 這的確是愛,可是溺愛是很危險的??!楊小貝知道周品正心中的遺憾。雖然他從來的都不說,但是總覺得那么玉雪可愛的寶貝乖兒子,不能接受浦?,F代化大都市的教育,反而從小在鄉間長大,因此總覺得有些愧疚,也就特別對兒子好一些。 并不是他歧視白云市,要是那樣的話就真的是端起碗吃rou,放下碗罵娘了。但是對于孩子,國人總有一種想要把一切好的資源給他的習慣,多少人舉家搬遷,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多少人咬緊牙關勒緊褲腰帶,還不是為了學區房?一切為了孩子,這是身為父母的本能。 白云縣雖然說經濟發展已經加快了很多,但是底子薄是事實。整個城區到現在也沒有多少固定人口,幼兒園都只有一座——機關幼兒園,原來的為了干部子女創辦的,現在大家有錢了,都有這個需求,可教育還沒有來得及趕上。 哪怕的機關幼兒園,里面的設施也很陳舊了?,F在就讀是小朋友也多,別說周品正,就連楊小貝也看不過去??墒怯钟惺裁崔k法呢?教育是最需要底蘊的,這樣一個原來的貧困縣,能上幼兒園的朋友都是極少數,條件就在這里,沒有辦法。 高考的“地域限制”,鄂北由于學子眾多,實力也強,錄取分數線一直都是在國內前列,對辛辛苦苦走獨木橋的鄂北學子們又是何其不公。但是如果在浦海,這樣的顧慮是不存在的。孩子們不僅教育條件好,眼界也開闊,最重要的是,浦海的學生們絕對不像本地這么辛苦。 本地的絕大部分農村學生,從小學開始每天都要走一個小時左右的山路去上學(這還是有村小以后,要不然就只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住宿)。中學就要開始住宿,每天早上6點起床,晚上10點熄燈睡覺,早晚都有自習。高中、高三時甚至會晚自習到11點鐘。學習的辛苦可想而知,而在浦海,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聽說過“晚自習”。 盡管多年前就喊著“人人平等”,但實際上是永遠不可能的。不同的地域間巨大的差異,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要想跑贏,只有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更多的汗水。 要說身為鄂北人那就只能認命,可誠誠不是??!其實周品正早就想讓孩子回去讀書了,誠誠馬上就要上小學,現在他的事業也走上了正軌,不用他這個老總坐鎮指揮也能正常地運作。而楊小貝的工作說實在話,完全就是在義務奉獻。默默地奉獻了這么多年,也該到了為孩子回歸的時候了吧? 正好今天在叔叔這么吃飯,周書記也說起了這件事情,“小貝啊,咱們馬上就要搬到省城去了,你們的計劃呢?” 一直以來,周家在白云市也算是“大本營”,兩家人互相照應,假期的時候周小菊會過來,每年周品正也會回去一趟看看母親,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只是楊小貝和誠誠卻一次也沒有踏足過浦海半步。 “叔叔我是這么想的,誠誠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兩地的教材也不一樣,以后轉回去怕孩子跟不上,還的回去上學的好?!敝芷氛戳藯钚∝愐谎?,說道。 周嬸嬸連忙幫腔,“正是這個理!我跟你叔叔也是這么想的……那什么,誠誠總是要回去的,對吧?” 誠誠吃飽了不耐煩聽大人們說話,一個人跑去玩玩具去了。自從有一次他把叔爺的文件弄得亂七八糟,被楊小貝嚴禁去書房搗亂,也就只好勉為其難地在客廳里玩玩小汽車什么的。 最近他迷上了拆車,專心把玩具車大卸八塊的他完全沒有意識到大人們討論著他的前途。楊小貝看著兒子認真的側臉,嘆了一口氣說,“對啊,總歸要回去的?!?/br> 合著今天是周家合著伙的來勸她回浦海?她覺得有些搞笑,這么多年自己是沒有回去,可是,又有誰問過她要不要回去呢? 第304章 情緒 離開浦海的經歷無疑是不愉快的,與其說是他們負氣而走,還不如說是落荒而逃。楊小貝不想直面和婆婆之間的尖銳矛盾,周品正也逃避在媳婦和母親之間做夾心餅干,干脆一走了之。 誠誠出生的時候,婆婆沒有任何表示,楊小貝說心里沒意見是不可能的,但是她也是講道理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他們離開了浦海,對周母來說相當于自己拐走了她的兒子,在氣頭上的她肯定沒那么容易因為自己不喜歡的兒媳婦生的孩子而妥協。 后來誠誠漸漸長大,周品正也每年都會回去1-2趟,可是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回避了楊小貝和孩子。有的時候楊小貝甚至會想,要是擱古代,自己還是那個沒得到家人認可的“外室”呢! 當然現在不講究這個,她和周品正也是正兒八經領證擺酒的合法夫妻,可是周母固執地忽略,讓她無論如何也叫不出“mama”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