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8
了漫長的旅程。坐席都是窄窄木板座位和垂直的靠背,想放松一下都是奢望。但是只要有位置還算是好的,臨近過年車上擠得水泄不通,運氣好的找個空位置坐地上松快一下,運氣不好,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后世經過兩次大提速,到老家的動車也就7.8個鐘頭就到,現在在車上苦苦堅持的人們,恐怕做夢都想不到吧!畢竟火車已經算是最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繞是這樣,出行一次真的可以讓人瘦上幾斤,特別是現在這種時節。 如今天氣冷,大家擠在一起還不覺得。要夏天沒有空調,那車廂你就跟蒸籠似的,氣味也別提有多難聞。周品正早年打拼的時候,也是坐著這種綠皮車,那是什么苦頭都吃過。楊小貝畢業出去打工的時候,已經基本上都是K子頭的了,但是有一年春運買到了加班車,居然是老掉牙的綠皮車,她也算是開了眼。 聽楊老漢說坐火車舒服,兩個人都笑了。說起坐火車吃的苦頭,那可真是有共同語言,他們你一言我一語的把那些當笑話說給楊老漢聽,把他逗得哈哈大笑。 楊老漢嘴里不說,心里卻是明白的。小兩個也都是吃過苦頭的,要不是為了自己這個病老頭,也不會浪費錢買臥鋪,(才不會,有錢了誰會委屈自己?)他老頭子沒本事,可誰叫自己有福氣,得了那么孝順的女兒和那么能干的女婿呢? 其實這回去看病,說是順便去看看周家,他心里早就對小周這個孩子一百個滿意了?;茧y才見真情,別說那么長的時間小周跑的勤快,就說這次自己生病,那是第一時間就過來了,和孩子們一道熬了一宿一點不含糊。 后來小妹找了中醫大夫,他更是每天準時接送,自己的事兒全都放在一邊,每天都在楊家幫忙。他話語不多,但什么事情都搶著干,楊家人就沒有哪個不說他好的。 哎,孩子都大了。小妹也是個有主意的,她眼光好看上這么個好小伙,人家對她也是真心實意,把楊家當成是自己家來忙活,他還有什么可挑剔的?這不是正好又被接到浦海去看病,他就當孩子們孝敬,自己出門見見世面的同時,也見一下親家,這心里啊也就落定了。 火車上沒有什么消遣,楊小貝他們也只是實在坐不住了,在停車的時候去站臺走走透透氣。還別說,這年頭的特色,就是每個站點都是當地的特色美食?,F在也沒有那么多掛羊頭賣狗rou的,實實在在的都是土特產,一路過來,倒是吃了個肚兒圓。 繞是臥鋪條件好,楊老漢畢竟年紀大了,又是大病初愈,等第二天晚上到浦海的時候,他也疲倦得不行,周品正不顧他的反對把他背下車,讓他好不難為情,嘴里還說,“奇了怪了,就干躺著沒干事兒,怎么就渾身沒力氣了?” 楊小貝提著行李在后面跟著,聞言笑著說,“爹!你糊涂了吧,火車上顛簸了那么久,你身體又不好,能不累嗎?我還累的不行呢!”她這話也不是安慰對方,實在自己也疲倦不堪——這跟平穩的動車可不只是時間上的差異,現在走在平地上她都還覺得在晃悠呢! 第202章 回歸 楊小貝自己也沒有料到,這么快就以這種方式來到了80年代的浦海。在她的計劃里,至少還有一年的時間,和周品正結婚后才會來到這里。 雖然是夜晚十點鐘才到,但是從火車站走出去,還是明顯感覺到了都市的氣息?;疖囌具@塊不算繁華地段,但是晚上的照明燈光也比較多,路燈映襯出附近高大的建筑來,和之前路過的城市是截然不同的一種姿態。 老北站在閘北區,離周家的黃浦區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周品正早有安排,出發之前就拍了電報叫人來接站。這不剛出站的時候,就有一個燙著卷發,穿著大喇叭褲的“潮男”迎上前來。 “老周!這邊,這邊!”接站的人群里,潮男本就讓人側目,這么拉開嗓子一喊大伙兒都看了過來。哪怕周品正早就習慣了這種張揚的做派,以前自己也是其中一員,也覺得不好意思——以前怎么沒發現發小這么蠢呢? 大平自從接到老大接站的電報就激動的不行,他和老周一個弄堂長大,從穿開檔褲的時候就玩在一起。他們兩個都不是讀書的料,也不肯好好按照長輩的要求進工廠賣苦力,光榮的成為了街坊口中的“小癟三”。 他腦子笨,除了會打架別的啥都不會。但是老周不同,他會動腦子。帶著大家什么賺錢就倒賣什么,闖蕩了幾年下來,哥兒幾個哪個不是兜里有了閑錢,在家里也不用看臉色了?周品正長得要是白一點,那就是標準小白臉,可是他膚色較黑,成天又一副不茍言笑的模樣,弄得兄弟們都叫他外號“老周”。 老周膽大心細,帶著大家發財大伙兒都信服他。這年頭不是父輩們那個年代了,沒錢就是沒底氣,有錢有門路市面上什么弄不到?老老實實的才吃虧呢!都是不甘平凡的年輕人,做出來一點成績正摩拳擦掌想搞大事情,晴天霹靂,上頭的政策又收緊了! 一時之間大伙兒又被打回原形,灰溜溜的躲在角落過日子。老周因為被掛了號,連夜躲到外地去了。要不是半年以后他打電報過來,大平都已經開始懷疑他還在不在這個世界上。沒辦法,運動的時候他們哪怕還小,卻都是曉事了的,大伙兒嚇破了膽,就怕自己這幫子人被列入被打擊的行列。 提心吊膽、東躲西藏的過了一年,政策落地,到底是領導人換了,不像以前那般嚴酷。只有頂風作案的才會被收拾,像他們這些小打小鬧的就沒人管,這日子才好過了一些??深I頭的不在,他們這些人油被嚇破了膽,只有暗地里打打擦邊球,幫忙跑腿過活。 與之相反的是,躲到外地的老大卻越混越好了。大平雖然沒有親眼看見,但是從經常發過來的采購清單,和大手筆的打賞就可以判斷,老周的日子比兄弟幾個瀟灑多了。他也就不明白了,以前攢的一點錢,兄弟們早就折騰沒了,老周在那窮地方,怎么就又找到路子發了財? 城市居大不易,吃喝拉撒那樣不要錢?何況都是走在時髦前沿的人,新發型、新款式、新花樣不要錢的???玩不起又丟不起人,他不要面子的??!要不是老大出手大方,他幫著辦事的時候每回都能落下一筆,早就混不下去了。這不知道老大要回來,那真是找到了組織,誰也沒告訴,就自個搞了輛車子早早的等著了,就是為了搶這個頭功! 老周比旁人高一個頭,他遠遠的就看見了,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