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是那家人家并不姓黃,他只是類似于長工的存在——比長工還不如,至少人家還能夠離開。而大伯在別人家要呆一輩子,死后也得不到子女的供奉。而他們來找大伯探親,卻是在別人的家里。 這到底的什么人想出來的喪心病狂的主意?黃智義出離憤怒了,合著這個家并不是大伯的家,他們來人家家里探親是很尷尬的?這是把男人的尊嚴踩到了泥里??!怎么能有這么不人道的事情發生? 養父制止了他的爆發。他嘆了一口氣,“阿義,不能怪人家,自古就是這樣的風俗,你大伯是自愿的,沒辦法!都是當年窮??!” 1934的饑荒,因為時代太遙遠,除了老人們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了。但是只要說起來都還是忍不住要打個寒顫。最近的一次饑荒是1959年,當時盡管無比艱難,但是好歹有個靠譜的政府,大家吃糠咽菜也能堅持一下。而那個時候本來就是戰亂時期,年年水災以后是旱災,后世估計因饑餓、瘟疫而死亡的人數達600萬人。 就在那幾年,父母雙親都相繼病餓而死,留下他們兄弟倆相依為命。餓!就是他當時唯一的感覺。半大小子餓死老子,他們兩個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每天都餓得兩眼發綠。聽說有人餓得不行了去吃觀音土,黃家老二也準備去吃,“死也要做個飽死鬼!”老大年紀大些,卻是見過吃了觀音土后痛苦死去的人的慘狀,死活不讓去。 眼看著這樣下去要餓死在棲身的草屋里,黃家老大想起母親去世時交代自己要照顧好弟弟的遺言,咬咬牙就去了村子里的大戶人家。那家的男人剛去世,留下孤兒寡母的,女人非常強勢,她拒絕了族人的幫助,放出話來說要坐堂招夫。 但凡有一點活路的男人都不會選擇走這條路。更何況寡婦已經30幾,比黃家老大足足大了十多歲。但是在這個吃人的年景里,哪怕是如此屈辱的方式也有人搶著做。但是年紀大的,身體弱的都被寡婦拒絕了。她的要求很簡單,年輕力壯,還要人老實。 老大那段時間餓得瘦成了排骨,但是架子在那里,人也憨厚老實,上門去就被相中了。這時老二才知道哥哥的打算,死活不同意?!案?!你怎么能去做招夫?老了連個祭拜的人都沒有!”在農村這是最致命的,死了沒有供奉,一輩子就是個悲劇。 哥哥心意已決,寡婦已經答應養著弟弟了,等他成親了再搬出去——這已經是難得的仁義了,所以自己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墒堑艿芟氩煌?,他不想哥哥為了一口吃的,為了自己而一輩子為別人家做牛做馬,悲憤之下,偷偷地投軍去了。 當時要是想當兵,那是來者不拒的。但是除了地痞流氓、想混個白皮耍威風的,老百姓幾乎都不沒有人去投軍?!昂脻h不當兵,好鐵不打釘”,在鄉下人的思維里,老老實實種地才是正經,當兵的有幾個好下場的?等大哥反應過來的時候,木已成舟,弟弟已經隨軍走了不說,連他自己也差點被拉了壯丁,好不容易才脫身回來。 雖然弟弟去當了兵,但是男子漢一口唾沫一口釘。人家答應了自己要幫著養弟弟,還管了幾天的飽飯,做人不能沒信義。所以老大還是去了寡婦家里。一輩子也沒有個子女,但是兩個人撫養一個兒子,寡婦精明能干,但從不苛責他。兒子雖然不叫自己爹,但是對自己也足夠的尊重,除了沒有后代,他也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好。 唯一牽掛的,就是一去杳無音訊的弟弟了。雖然希望很渺茫,但是他閑暇的時候總會想,要是萬一呢?萬一小弟沒有在戰爭中死去,而且去了臺島……哪怕一輩子也可能見不到了,但是只要他還活著,就好。 第154章 探親 黃阿大“入贅”的這家人家姓易。是這一帶傳統的大戶人家。要是楊小貝知道的話估計一臉蒙圈——咋又跟我扯上關系了呢? 不過目前來講,她還不是易家人,也就能跟易慧芬扯得上一點關系。黃阿大的妻子家是易家的族親,差一點就出了五服的那種。但是易家不知道是因為看風水泄漏了天機還是別的什么原因,人丁一向不繁盛。他那一支后來也就一個兄弟,還在壯年就沒了。嬸子咬著牙坐堂招夫,硬是把這一支延續下來。 因為沒有別的親戚看顧,向來和易家走的還是很近的。也把易家當成正經親戚來走動,上次訂婚的時候嬸子和兄弟一家也來了的,倒不是沒有見過楊小貝。 論起來,易慧芬要叫堂嬸嬸,楊小貝要叫“舅家家”,的確的比較遠的親戚。加上黃阿大因為身份的關系,是不可能到易家來走動的,所以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他唯一的弟弟回來探親,就更加不知道了。 黃阿大也沒有親人,平時除了干活哪里也不走動。前段時間卻忽然有鄉上的人找過來,問起他還有沒有什么家屬。他的心砰砰地跳動起來。要是在前些年,他肯定一口否認,說自己是孤家寡人了??墒乾F在已經安穩了好幾年,早就不會有批斗什么的事情了,會不會…… 抱著一絲希望,他坦白說自己有個弟弟,在三幾年的時候被抓壯丁抓走了,從此就沒有音信。這下對上了,過來確認的人走了一個多月,傳來了消息說有一個歸國華僑要回來探親,指明了要找他。 阿大激動得無法自已,因為太興奮了,一反常態地跟每個見過的人都要說一句“我弟弟要回來了”。這人還沒有到,也不確定是不是他的弟弟,已經宣揚得盡人皆知。 易嬸子也覺得奇怪。她是見過那個孩子的,卻沒有想過幾十年過去了,還能夠得到他的消息。當年出去了那么多人,都無聲無息地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了,他這算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對于黃阿弟的回歸,易嬸子沒有什么意見。雖然她和阿大沒有孩子,但是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早已經是一家人了。什么易家黃家,又有什么關系?要不是她咬著牙要把先夫的血脈傳下去,一切都無所謂。但是阿大這樣激動得告訴眾人,旁人卻又對即將回來的阿弟有了一些說法,讓她有點不爽。 這阿大是自己的夫婿,他弟弟過來看他,難道我還會攔著?至于身份尷尬,都什么年代了,解放都30年過去了,除了他不是當家人,哪里又尷尬了?偏偏外人還嘰嘰歪歪,帶過來的政府人員還擔心她的態度,特地來做思想工作,徹底就把她惹毛了。 在外人看來,易家嬸子精明強勢,又當家做主。黃阿大老實巴交,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墒菞钚∝惖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