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楊小貝的心還是偏的沒邊了。因為老媽總算不用像上輩子那樣,嫁過來就要做當家主婦,家里那么多人口每天的飯食也是個不小的負擔,還別說她嫁過來不久就懷了楊小貝,大著肚子也是得這么干的。 后來就算是分家另過,家里來了客人,比如說姑姑們會娘家,也是落在老媽招待——二伯母見勢不妙就從后門溜了,哪怕回來挨二伯一頓揍,她也燒不來一頓客飯,大伯母聰明點關門謝客,假裝自己不在家…… 這也就算了,作為家里的媳婦,這也是責無旁貸。但是楊小貝可不愿意自己再再“豬圈”路出生了。據老媽說那年雨水多,老宅還漏雨,除了床就沒有幾塊干地方…… 為曾經悲催的自己點了一根蠟。楊小貝默默地決定無論如何也要在“自己”出生之前,把房子改善一下。正好爺爺和她想到一路了,決定干脆蓋磚瓦房給幺兒成親,這下再好不過了。所以到了這邊她就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喜訊告知給老媽。 易慧芬倒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驚喜。她對楊啟泰,那是哪哪都滿意,就沒有不如意的地方。在陷入愛情的年輕人眼里,眼前的一點點困難,還有不是那么富裕的家境,在感情面前完全不值一提。但是很久以后他們才會發現,過日子過的是柴米油鹽,感情再好,成天為了生活的艱辛而打拼、爭吵,漸漸地也就消磨掉了。 事實上,越是感情好的夫妻,婚后越是容易出問題。從浪漫的愛情到家長里短、柴米油鹽,有太多太多的落差。相反如果只是相親看對眼,為了結婚而結婚,對另一方并沒有那么多期待的話,反而更加容易包容。楊小貝知道老媽對這些并不是很在意,否則上輩子她就不會義無反顧的嫁過來了。但是這并不會妨礙她想為父母多做一點。 后來父親母親之間,并不是沒有爭吵,相反由于父親的事業屢屢失敗,父親的頹廢,母親的抱怨使得他們的矛盾近乎白熱化。那是楊小貝能夠做的,只能是帶著弟弟在他們爭執默默地躲在房間里。一度父母之間幾乎無話可講,每天家里的氣氛都是烏云罩頂。那種滋味,楊小貝這輩子都不想再體會了。 幸運的是,無論怎么爭吵,他們都不會忘記照顧孩子們。不過家里的氣氛太壓抑,有一段時間楊小貝放假以后也不想回家,都是去同學家里住。結果有一次她忘了帶話回去,把等到晚上都沒有等會孩子的父母嚇壞了,找了一夜,第二天又一戶戶同學家里找。等找到楊小貝的時候她一臉懵逼,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無意之舉讓父母受了多大的驚嚇。 回到家以后,當問及她為什么不回家的時候,楊小貝如實相告,“我不想聽你們吵架?!备改敢虼硕聊?,他們晚上終于心平氣和地交流起來。沒有訓斥她,反而是第二天父親內疚地向她道歉,保證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她們以為楊小貝有離家出走的傾向,因為他們的爭吵、冷戰…… 所以說,無論父母的性格有多少缺陷,他們也并沒有給自己帶來富裕的生活環境。但是楊小貝一直知道,自己有如此好的父親母親,他們為了孩子可以放棄爭執,從來也不會忽視孩子們的感受。當楊小貝面臨中專和高中的選擇時,父親鄭重地跟她說,“想讀什么就去讀什么,不要考慮錢,那是父母的事情?!币驗楫敃r家中正是最艱難的時期,楊小貝有點憂心她的學費,結果卻得到了父親的如此回答。 是的,他們沒有大富大貴,但是他們可以為了孩子傾盡所有,就如天下大多數父母一樣。在楊小貝小的時候,沒有人帶,父親在上學,農忙的時候就是被老媽背著下地,背著燒飯,背著做任何事情。后來老媽講起來的時候,只有歡樂,和鬧的種種笑話,可是…… 苦逼的不僅僅的老媽,還有楊小貝好不好!你當在燒飯的時候,因為調皮差點從mama的背簍里表演跳水到燒滿滾水的鍋里真的很搞笑嗎?老媽你可長點心吧! 第128章 臘月 在易家熱熱鬧鬧呆了一天,臨走的時候終于拿到了易慧芬的“庚帖”,也就是一張黃紙上面寫的生辰八字,被媒人慎重其事地放好。這其實就是古代的“問名”,因為那個時候女孩子的閨名不外傳,只有到婚約已訂的情況下,才會交給夫家。這就是說明把女兒交給夫家了,等到良辰吉日,上門迎娶就行。 訂婚儀式這就轟轟烈烈地結束了。從現在開始,兩家就算是正式走動了。逢年過節,老爸就得上丈母娘家里送節禮,這叫“四禮八節”?!八亩Y”,包括“rou、魚、面、蛋”,主要取其象征性的意義,而不是價值。其中還要加上應景的粽子、月餅等等食品。八節,是指春節、元宵、清明、端午、立夏、中元(月半)、中秋、重陽等八個節日。不過現在也沒有這么講究了,不是每個節日必到,但幾個重要節日如中秋、端午、過年等,女兒女婿那是再窮也是要送節的。 結婚的日子也不是今天能夠定下來,還需要再走一道程序,叫“請期”,由男方父母再和媒人上面,送上禮品,和女方家商量好吉時,才算的走完了結婚前的最后一道流程??烧鎵蚍爆嵉?!但是比起從前已經省略很多,千百年傳下來的婚禮習俗,代表著悠久的文化傳承,還是值得延續的。 這件大事完成,離過年就是倒計時了。今年年成好,大家忙年也忙得起勁,往年舍不得做的各式吃食都準備做一點,因此非常忙碌。這幾天天氣不大好,氣溫陰冷刺骨,但是家里面卻忙得熱火朝天的。 老家傳統的吃食,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做的,有米子糖、黃酥糖、芝麻糖等各種糖點,還有面粉做成各種胚炸成不同形狀的麻花、“串串”等。這些都是非常費料的,面粉反而是其次,主要原料是麥芽糖、雞蛋、糯米等等,全部都是好東西。對了,還費油。 無論做什么甜點,都離不開麥芽糖。在這個資源缺乏,連紅糖都是靠進口的“古巴糖”的年代,到了過年的時候吃口麥芽糖也是無上的美味。這也是需要準備很長的時間才能制成,先把小麥發芽,然后切碎、發酵。待發酵好加水后用石磨細細地研磨出來,再把磨出來的汁水倒到大鍋里熬煮。一直熬到糖稀狀才算成功。 做好的麥芽糖,顏色微黃透亮,粘性十足,散發著nongnong的甜香。小時候最愛的吃法就是拿著一雙筷子,攪一下后不斷地旋轉,這樣麥芽糖就會一圈圈地附著在筷子上,最后變成一個圓形的球,然后就可以拿在手上慢慢吃。 好久沒有吃到剛出鍋的麥芽糖了,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