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老板!給我來兩個咸的!”楊小貝高興地跟老板要了兩個,豪氣地請周品正吃這個本地特產。鍋盔這個東西,一般人還真沒有一口氣吃幾個的,一個管飽。吃鍋盔一不要工具幫忙,無論是筷子還是勺子;二不要菜肴佐餐,不管是咸菜還是鮮菜;三不要桌椅板凳,鍋盔就適宜站著吃或者走著吃。有人吃燒餅要一碗豆腐腦,說干嚼咽不下;吃餃子還得配一碗湯,理由是原湯化原食,唯獨這鍋盔,好像沒這么多講究,無論是形式還是價格,鍋盔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眾食品。 其實在老家的美食,還就是在這些街頭巷尾,小攤上面的小吃最好。像燒餅、米粑粑、發糕、苕面窩、豆皮等。每次楊小貝心心念念地要大老遠跑到街上來,就是為了尋一口吃的。很快兩個熱騰騰的鍋盔就出爐了,這東西要趁熱吃,冷了就不靈了。楊小貝他們倆一人一個,邊啃著邊往街上走去。 周品正看著楊小貝吃得一臉滿足的樣子,想想還是算了。目前只是他一個人的糾結,說給楊小貝聽,她介不介意不說,也總是一個負擔。她還是這般開心、快樂就行。至于其他的,還是留給自己去承擔吧! 不過在來到這里,準確地說再遇見楊小貝之前,他還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會走在大街上,捧著一個比自己臉還大的面餅邊走邊啃,形象實在不敢恭維。不過人家女孩子也這么吃的,周圍的人也是一副習以為常的樣子,他又咬了一大口。嗯,香!好吃! 浦海人怎么說呢?有的時候再窮,出門還是要弄個假領子,收拾的光鮮亮麗的。儀態嗎要好的,有一些窮講究也的一定要講的??偸亲哉J為是大城市,有一種逼格高高在上的感覺。像在大街上豪放地吃著東西招搖過市,會被認為是很沒品位的。哪怕資源匱乏,土豆還要拌個沙拉,番茄也非得弄成羅宋湯。就算周品正一向還算是離經叛道的存在,但是從小在那里長大,一些所謂的“教養”還是刻在骨子里的。 不過在這個地方,雖然貧窮,但是他反而感覺大家活得更加自在。就拿他們剛剛討論的投機倒把來說,這里的人們似乎覺得并沒有什么。如果農民們想辦法養活自己,大家也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這也是他小叔為什么讓他過來的原因。 哪怕在最最混亂的時期,在這塊土地上仍然是相對保持平靜的。這里的人們總是特別樂天、淡然。無冤無仇的,誰也不會把誰往死里整。上頭下來的文件,到了這里往往是敷衍了事,走個過場。就像這個吃東西一樣,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何必在意那些莫須有的東西,非要把自己弄得不舒服呢?漸漸地他也意識到這一點,完全放開了。 他一個人呆在這里時間長了,有了幾個比較熟悉的人。比如楊家、劉大廚等,他們總是非常灑脫,對,就是這個形容詞。跟他們一比,自己明顯是“端”著的。這會讓別人很不習慣,也就的楊小貝接觸浦海人多了,知道他們就是這個德行不在意。是??!人生在世,隨意就好。周品正現在已經很隨意地邊吃邊和楊小貝聊著天,還在街上溜達著。 因為有了美食,楊小貝的注意力早已經轉移了,她現在的目標是買一些食品儲備,還有一個禮拜她們就要回家了,在這之前她要把這幾天的蔬菜、rou類等準備好。還要準備一些帶回家的東西。趁現在過來先看起來。 有很多東西都不是隨時隨地都有的。比如rou,偌大的縣城,也是幾天才殺一頭豬,想吃rou你得算準時間再排隊才能買到。當然還有一種辦法,只要你有錢,總是可以變通的。比如和劉大廚那邊說好了幫她留兩斤rou,錢就用兩斤黃鱔來抵。劉師傅當然樂意幫忙,對他們來說,每天有rou聯廠送過來,不過兩斤rou而已,對比黃鱔現在肯定后者更受歡迎一些。 老媽還是很節省的,她堅決反對每天大魚大rou。雖然咱現在不差錢,但是過日子不是這么過的,每天單獨小灶大油炒小菜,這日子在學校里已經首屈一指了,不年不節的做啥還要買rou呢?楊小貝說不過她,雖然特別想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可惜掌勺的不是她。也只好當做減肥,每天素食主義。 不過馬上要回家了,她們出來一個月,回去是不是得給家里帶點好吃???兩家都還有小孩子,得買點零嘴,再割點rou,回去一家人好好吃一頓。 第七十三章 假期 因為上次已經如此cao作過一次,所以今天楊小貝熟門熟路地又往招待所這邊過來了。這次有周品正一起隨行,本來態度一向和藹的劉大廚等人更加熱情了,現在不是飯點,本來工作人員們都在大堂聊天打屁,見到他們來了趕緊倒茶的倒茶,搬椅子的搬椅子,當客人一樣招待起來。 周品正一個人住在這邊的時候,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招待所應付一下,他不差錢,出手又大方。招待所的服務員和廚師們都跟他打成一片,比在楊小貝面前的笨拙完全的判若兩人。而楊小貝家現在給餐館供貨,最近的干煸鱔魚、爆炒鱔段十分火爆,縣里的幾個領導每天都要來吃,招待客人也得到了贊賞。最近招待所的眾人都得到了表揚,大家對自己找上門來送貨的楊小貝也很有好感。 有個大嬸見他們一起過來,還開玩笑打趣你們是不是在談朋友???被楊小貝輕描淡寫地以他們是浦海的熟人而化解了。大家恍然大悟,怪不得這個會普通話的小姑娘和小周這么熟悉,原來人家在浦海就認識的???他們都是一個地方來的,自然要親近一些。周品正對楊小貝睜著眼睛說瞎話的能力嘆為觀止,不過這樣也好,他們年輕男女在一起,不編一個好的理由總會有八卦的人說三道四的。 聽說了楊小貝的來意,劉大廚表示完全沒有問題。大家說好了時間,等楊小貝后天回家的時間直接過來取就行。因為正好大家在一起閑聊,楊小貝也順便問了一下他們的意見。這個水產可以再多收購嗎?如果量大了,縣城里吃得消嗎?要不要運到更遠的地方去? 說起這個,長居縣城的眾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一言我一語地跟楊小貝提意見。首先縣城的居民們也都愛吃這口,但是下館子太浪費,最近單位的人吃的多了,家庭主婦們也想去市場買,但是根本買不到。如果現在拿到市場零售,應該銷量也會非常好。這是一個很好的信息,之前楊小貝擔心可能會賣不掉,或許會被嫌貴,但是現在反饋下來大家還蠻有購買欲望的,自然價錢也沒有問題。雖然貴了那么一點,但是買上一斤兩斤的打打牙祭也不錯。加上馬上到清明了,大家都要去祭祖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