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
的男人察覺了,將搭在桌上的手肘挪了挪,有意撞上傅侗文的小臂,促狹地笑著,擺了個眼色:提醒他這位“弟妹”在看他。 傅侗文一抬眼,她即刻低下頭,去看自己腳下的高跟皮鞋。 清清白白的對視,在這些闊少眼里倒都成了眼神勾連,欲語還羞。 當初關于這位四少奶奶和傅三爺的傳聞,真真假假的,大家都聽過一耳朵。今日一見,倒起了旁觀一場風月的癮頭。怕是,那婚事真是幌子吧? 幾個公子哥在笑,心照不宣。 戴眼鏡的男人將身子坐直:“沈小姐當年,是如何和三爺認識的?” “我……” 沈奚被問住,為何要問三爺,不該是如何和四爺相識才對嗎? 傅侗文不給他們窺探的機會:“散了吧?!?/br> 他下了逐客令。 主人發了話,眾人也不好再拖延,識相告辭。臨走了,還有人和傅侗文低語,此處風月場的人太過外放,喧囂有,卻沒了能讓人一瞥驚鴻、攝人心魄的佳人。那人又問傅侗文的歸期,傅侗文語焉不詳,揮揮手,將人趕走。 最后只剩下了傅侗文和醫生,還有從家里跟來的仆從,和沈奚年紀相仿的一個少年人,。 二樓走廊盡頭的那間空置的房間已經被收拾整潔,傅侗文入房休息,沈奚在他的授意下,也亦步亦趨地跟了進去。醫生為他打了一劑針后,將廢棄的針頭和藥品盒都在廢紙里包裹好,拿去了外頭。沈奚想瞄一眼是什么藥劑都沒機會。 房間里,只剩下兩人。 傅侗文坐在臨窗靠床的桌前,翻看昨日報紙。 “今早,我收到三哥的信,”沈奚立在他身前,像等著被檢查課業的孩子,“七月七日的,你說要去英國?!?/br> 傅侗文放了報紙,在回想。 “我七月也給你寫了信,想問,是否要繼續讀下去,”沈奚幼時蕩秋千,蕩得高了,心會忽悠一下子飄起來,沒找沒落的,眼下就是這種心境,“你沒回信,我又不能再耽擱,已經選了新的課程?!?/br> 她沒停歇地,還想再說。 傅侗文抬手,無聲截斷她:“歐洲起了戰事,倒還沒影響到倫敦,可我怕打久了難離開。于是,先來了這里?!?/br> 沈奚輕輕地“啊”了聲:“是聽說那邊在打仗?!?/br> 她就算再幼稚,也不會以為三爺是為了探望她而來。 傅侗文說的這個,報紙會提到,同學也會議論。 禍是從塞爾維亞起來的,德奧英法俄相繼都被卷入。當時的她沒有猜到,后來這場戰事愈演愈烈。很多年后這場戰爭被人稱作Great War,第一次世界大戰將傅侗文送到了紐約,送到她的面前。若沒有這場戰爭,傅侗文怎么會萬水千山到了英國,又倉促赴美?自然也就沒有了之后的所有事。造化常弄人,唯獨這次,算是好事。 “那你去英國的事被耽擱了嗎?”她問。 “是去治病,”傅侗文淡然道,“到美國也一樣?!?/br> 沈奚頷首:“來這里好,這里的醫生也很好?!?/br> 又是一句傻話。 兩廂安靜。 傅侗文垂下眼,將報紙翻到背面,對折,兩手握住,認真看起來。 借著臺燈的光,她悄悄端詳他三年來的變化,又瘦了些,臉更尖了。沈奚幼年腮幫子圓鼓鼓的,娃娃臉,是以更是覺得消瘦,面部棱角柔和的人才好看。當然,三爺的容貌,也輪不到她來下定論。 傅侗文眼不離報紙,忽然說:“今夜九點來這里,我有話對你說?!?/br> 她脫口反問:“今夜?” 傅侗文沒否認。 到晚飯時,婉風和顧義仁才露面。 同在屋檐下這些年,三人都習慣在晚飯時說閑話,今夜卻是個例外,只有碗筷碰撞的輕響,都滿腹心事,又佯裝全然無事。婉風和她關系再要好,說過好多私密話,只是從未提過為何會來照顧她。沈奚也是如此,一是性命攸關,二是怕連累傅侗文。 到八點半,她將手中的筆記翻了又翻,心緒難寧。 九點是個不尷不尬的時間,平日他們都還沒睡。若是被婉風和顧義仁撞上了,怕會誤了傅侗文的事。她想到廚房的柜子里有一包桂圓干,平日舍不得吃,想在考試前用來補精神,可一想到傅侗文不遠萬里乘船到這里,就覺得理應給他用。 正好,也是去尋他的借口。 沈奚沒再耽擱,去廚房找到那包藏好的桂圓干,又找到雞蛋,按照記憶里的法子來燒桂圓。鍋子燒上水了,她頻頻看客廳里的鐘,心神在火上,又不在火上,險險將桂圓燒干了。忙活著將燒桂圓倒入碗里,再看落地大鐘,離九點還有兩分鐘。 墊上布,端著碗,她一小步一小步挪著,上了二樓。 到門外,意外沒人守著。 “三哥?!彼龎旱吐曇?。 門被打開。 竟是婉風。 婉風倒不意外,笑吟吟地從她手里接過那碗,輕聲埋怨:“看來這好東西,你也只舍得拿來給三爺吃了?!?/br> 沈奚摸不清形勢,沒說話,跟著進了房。 書房內,不止有婉風,還有顧義仁。顧義仁像個晚輩似的,沒了平日嬉笑,規規矩矩立在傅侗文跟前。燒桂圓的味道很快彌漫開,婉風將碗放到桌上:“這是沈奚私藏的,平日不讓我們碰,說是用來大考吊精神氣?!?/br> 傅侗文目光一偏,看那水面上浮著的蛋花:“只燒了這一碗?” 沈奚慚愧:“我不曉得,他們兩個也在?!?/br> 顧義仁和婉風對視,笑了。 傅侗文沉吟片刻,從容地將碗端起來:“你們三個,都坐?!?/br> 那兩人沒客氣,答應著,將屋子里的椅子搬過來。 除了傅侗文占著的,一人一個,剛好少了一把。婉風和顧義仁自然不敢坐床,自顧自坐下,佯裝無事。沈奚本就因為忽然多出兩個人,局促不安,此時面對沒有椅子的情況,更是糾結了,她躊躇著,是否要和婉風拼坐在一起,又怕對傅侗文顯得不尊重。 “我出去,搬一把椅子來?!彼K于拿定主意。 傅侗文不甚在意,指那張銅床:“坐床上?!?/br> 沈奚仍在猶豫,可大家都等著她,也不好多扭捏,還是坐了。 只是挨著邊沿,不愿坐實。 在這場談話之前,沈奚還在猜測,傅侗文和婉風他們要說的是風雅筆墨。未料,卻也是詢問兩人的課業。一問一答,兩人很有規矩,沈奚也漸漸聽出了一些背后的故事。 這幾年來美國的留洋學生,大多是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絕少部分才是家中資助。 說起這個獎學金的來歷,顧義仁曾唏噓感慨過。八國聯軍燒殺掠奪,到最后卻要中國賠錢,當時的駐美公使游說各國,要回了一些賠款。美國指定退還款要用在留美學生的身上,才有了這個獎學金,建了清華學堂,送出了公派的留學生。 顧義仁說這些時,神色復雜,又是為苦讀的學子慶幸,又是為曾蒙難的家國悲哀。 沈奚自然猜顧義仁也是庚子賠款留學生中的一員,而婉風作風洋派,更像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