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
:“方才在林子里不意聽見你與人理論,本想走開,卻見你忽的跑了過來……” 他這樣說著,又不知道該怎么解釋自己一直跟著他,只好皺眉道:“你年紀還小,不該扔下丫鬟自己跑出來?!?/br> 他這語氣,像足了長輩,于小靈聽著便不住神色緩了下來,與他打趣道:“你比我也大不了多少呢,說話倒像個大人?!?/br> 徐泮被她這樣一說,想起方才聽到她厲聲訓斥她jiejie,那口氣,比祖父祖母訓斥孫女還居高臨下,倒禁不住笑了笑。 不過他并不與她過多理論,只問她道:“你還曉得回去的路么?” 于小靈見他問自己這個,約莫明白這少年是怕自己跑丟了才一路跟著自己的,不由心下一暖。 這一暖,連她自己都沒覺察到。 “怎么不曉得?”她不以為意,往回走了兩步,側著頭指了指岔路口道:“不就是從這邊過來的么?” 她說著,往那小路看了一眼,卻見小路那邊竟是個水塘,哪里還有那更衣小院的一磚一瓦了? “咦?”于小靈禁不住咬了唇,又把這岔路口打量了一遍,不可置信地開口道:“我迷路了?” 徐泮點了點頭:“你已經在這片竹林里轉了許久了?!?/br> 于小靈吃驚地睜大了眼睛,歪了腦袋道:“這怎么可能呢?我不是剛出來么?” 徐泮聞言又搖了搖頭:“你一直低著頭嘀嘀咕咕地邊說邊走,自是記不得了?!?/br> 經他這么一提醒,于小靈好似想起來了不少,她方才絮絮叨叨地與自己分說凡人的七情六欲,確實也有好一陣了,所以當真是已經走了很遠。 忽然她想到一個事體,又往回走了兩步,近了徐泮身前,抬頭問道:“你可有聽見我說什么?” 于小靈心里有些緊張,她怕這少年聽見了他不該聽見的事體,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他,卻見他一雙清眸波瀾不起,面不改色地說道:“未曾?!?/br> 于小靈大松一口氣,呵呵笑了兩聲,又見他面色并無異常,放下心來,四處張望這竹林里的幾條小路。 也因此,她并沒發現徐泮眼角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她自己把路口都瞧了一遍,還是沒想起方才到底從那條路上過來的,也因此不曉得該從哪條路上返回去。 不過她一點也不著急,又回到了徐泮面前:“煩請公子帶路?” “可也?!?/br> 徐泮微微笑著,低聲應道。 他的嗓音里帶著這個年紀的少年,一貫的嘶啞,不過并不似旁人那般一副公鴨嗓讓人厭棄,而是略顯低沉,穩重。 于小靈并沒有什么不放心的,跟在徐泮身后,往回走去。 他身姿如松,行走如風,于小靈跟在后面,還是略微吃力的,不過沒走多久,她便識出了附近的路,正是她走過的路。 她剛熟悉過來,就聽見冰荔急切的呼聲:“姑娘……靈姑娘……” 于小靈被她喊得又是心頭一熱,急急忙忙順著聲音,就跑了過去。 冰荔尋了她半晌,這會兒見她完完整整地回來了,連忙一把將她抱在懷里:“姑娘嚇死奴婢了,這片林子大的很,萬一遇上壞人可怎么得了!” 于小靈不以為意地呵呵地笑,嘴上卻保證道:“冰荔jiejie放心,我方才就是想左了,這會兒再沒的事兒的。況且,林子里也沒得壞人,倒是有好人呢!” 她說到此處,才想起方才聽著冰荔的呼喊,只顧著跑了,竟將那少年忘到了腦后。 她既然想到了此處,便覺得丟下徐泮跑出來不大妥當,拉了冰荔道:“冰荔jiejie,有位公子送我回來的呢,咱們快去向他道謝?!?/br> 冰荔連忙稱是,兩人往來路上快步走去??傻搅朔讲诺穆房?,于小靈和冰荔四下看去,哪里有少年的身影,連這片青竹林里刮來的一陣風,都早已沒了他的氣息…… 三月里和煦的日光和輕柔的春風,并不能撫平于小靈和于小霏之間的裂痕,日子一日日過的,同往日并沒什么不同,可她們二人那微妙的關系,卻被于小露和一眾貼身丫鬟了然于胸,偏偏誰都未曾說破,長輩們自是全不知曉的。 安親侯孫家越發地炙手可熱起來,終于也有文官清流被這股熱氣撩撥到,半推半就地,和孫家明里暗里搭上了關系。 于秉祖和于清松父子二人,對這個局面看的頗為清楚,他們家雖說算是最先投了桃子過去,可如今這般情形,反而不再刻意走動起來。如此,既有了和安親侯府的善緣,又保持了讀書人家的矜持之道,里子面子都是齊全。 崔樂苑在于家學堂,上兩三日課便要缺課一日,無外乎就是去了安親侯府,或者跟著孫氏姐妹參加些宴會,她每每回來總是說的天花亂墜。 本來于小靈都以為自己一巴掌打醒了于小霏,可她這般三天兩頭地吹風,于小霏的那雙銅鈴眼中,終于又露出了艷羨的神色。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抵如此吧。 于小靈也不是全然蹲在于家的小院中,不得動彈,她纏著程氏去了趟潭柘寺,還跟著程氏回了趟娘家。 潭柘寺的光陰萬年不變,只青潭看似修為又有所精進,倒讓于小靈頗為開心,而且這一回,她還吃到了夢寐以求的蒸柘菜。 潭柘寺難得一變,不過于小靈在北程又見到了往前不曾見過的人——二舅程思勵。 程思勵在陜甘一帶呆了不少年月,風吹日曬的,又黑又瘦,不過他眼眸清亮,笑聲爽朗,很得于小靈歡心。他這次回來,自是為明歲春闈準備的。 不過她在北程,不光見到了二舅,還聽說了一個消息,那邊是她的大表姐程默慧,定親了。 ☆、第六十七章 手帕交 按照大寧朝這百年來的的風俗,姑娘們大約及笄后才嫁去婆家,有父母長輩舍不得女兒的,留到十七八歲,也算常事。 如此一來,也有些個姑娘家,到了十四五歲才相看起來。因此,似程默慧這般,十一便定親的,實是少數。畢竟天長日久,夜長夢多。 不過程氏和魏嬤嬤說起此事,于小靈倒是聽了個明白。 程默慧的親事,原也沒準備這么早定下來,誰成想,封氏某一次帶著兩個女兒上街,竟遇上了她作姑娘時期的手帕交。 如今那位故友也已經是官家太太了,今次剛剛隨夫進京上任。她夫家姓趙,丈夫是新上任的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正六品。 封氏在京多年,又逢故友進京,哪有不相請的道理。兩家往茶樓里一坐,喝了兩壺碧螺春,舊年的情誼又都翻出來了,相談甚歡。 趙太太回家自是與自家老爺說起此事。那趙大人一聽是北程的太太,當即喜上眉梢,再一打聽,得知封氏膝下長女,正與他們家長子同歲,便起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