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4
的目的很明確,她要在今年三月,沐家“抄家”大限之前將明王徹底整垮。 九龍宮的殺手讓皇上知道明王與地方府兵有勾結。 貪墨案會讓明王損失巨額收入和朝堂上的形象。 扶桑使臣一事會讓人意識到明王與外使暗地串通。 她還要讓明王禍起蕭墻。 任何單獨的一件事都不足以讓明王徹底失去爭儲的資格,但積沙成山,她相信當所有問題一起爆發時,明王絕對會被重創。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沐家安安全全的度過三月這個生死大劫。 這些計劃,有的是設計籌謀,有的是順勢而為,但到今天這個境況,沐蘇總算有些安心了。 隨著周夑在朝堂上越來越醒目,他跟明王之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最終反超過去。 余下的,就看周夑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大任了。 正月十四這一日,沐蘇特地留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沒有安排,專門在家等“約會”。 明天就是上元節了,周夑應該不會疏忽她,會有所安排才是。 中午午時,“約會”如期而至,但在意料之外,是后宮傳來的一份詔令。 淑妃邀請她進宮參加上元節的皇家家宴! 沐蘇驚訝不已,家宴這樣的場合,于她的身份來講,其實太早了些,是不合規矩的。 是因為她近月來的表現引起淑妃的注意,想要再好好“看看”她? 不知怎的,沐蘇有些緊張,就像丑媳婦要見公婆的那種忐忑。 前世雖與淑妃婆媳一場,但對她的了解,著實不多,現在也不知道該怎么對癥下藥。 倒是在蘭氏對淑妃有些了解,說她喜歡精細的手工藝品。母女兩人便去庫房里找出一尊手臂長短的百猴摘桃的琉璃桌燈,打算明天讓沐蘇帶進宮送給淑妃做見面禮。 到了晚上,周夑親自來沐府請沐蘇進宮參加家宴,顯得十分鄭重。 與沐釗和蘭氏說了些場面話,沐蘇便帶周夑去自己院子里小坐。 周夑在路上說:“這幾天忙著準備燈會的事,這時候才有空來看你?!?/br> 各國使臣趁著朝圣大典的機會進京,會組織很多宴席,其中上元燈會是很重要的一環,全都由周夑來籌備。 沐蘇知道他忙,并不怪他,只是忍不住主動問道皇家家宴的事。(。) ☆、第一百零一章 特批 沐蘇急切問道:“淑妃娘娘為什么會邀請我去參加上元節的家宴?” 提起這個事,周夑就滿臉笑意,說:“上次從九龍宮回來后她就想宣你進宮,但知道你身上有傷,所以一直拖著。本打算這次朝圣大典接你一起進宮看看熱鬧,誰知又出了些變故,這才拖到上元節。不過我覺得正好,明天的家宴和燈會是我花了心思籌備的,你能參加我很高興!” 沐蘇忐忑道:“可是明天參加家宴的,全是王爺、妃嬪和皇子、公主,我去總有些不合適?!?/br> 周夑摸摸她的頭,說:“不用緊張,母妃非常和善,不會挑剔你。其他人也不會在這樣的場合故意為難你,有我呢?!?/br> 沐蘇并不是怕那些人,但心底總覺得有些蹊蹺。 她前世主持過六宮,知道上元家宴并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參加。 對于她這樣一個沒有皇家官碟和任何冊封、誥命在身的臣女,根本沒可能有一席之地。 發生當下這種情況,除非是得到了帝后的“特批”。 后宮中宮之位空虛,二十年不曾立后,淑妃位份雖然高,但一向低調,從來不會做“特批”這種事,難道是皇上? 皇上為什么要見她? 沐蘇想想又覺得不可能。 縱然有許多疑惑,對于跟“婆家人”的第一次正式會面,沐蘇還是要重視一下。 她將準備好的宮裝釵裙給周夑看,是一件黃色萬福紋為底,繡吉祥花鳥的緙絲襖和大紅金邊的馬面裙。 其實這套衣服如實說來,太過富貴、張揚了一些,氣勢不夠的人撐不起來,穿不好,就會顯得艷俗。 但沐蘇非常清楚,在皇宮金碧輝煌的琉璃燈和佳麗爭艷的大環境下,只有這樣的服裝才能彰顯身份和底氣。 而且她適合穿這種富麗堂皇的衣服,太素雅的衣服她反而穿不出氣質。 這種風格正符合周夑的口味,他稱贊道:“不錯不錯,我還擔心你穿的太拘謹,看來我白擔心你了?!?/br> 確定這明天的事之后,沐蘇給他倒了杯茶,坐下閑聊起來。 說起扶桑使臣的事,周夑就覺得好笑:“……他們這次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明知道是你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卻不能指控你,只能生生把這樁丑事認了下來?!?/br> 明王為了自己的面子,還裝作要跟扶桑使臣好好清算的樣子,暫停了跟扶桑的一切來往。扶桑只得臨時撤掉扶桑使臣的職務,并寫國書向他致歉。 沐蘇說:“明王也算了得,這件事原本是他求扶桑使臣幫忙,最后不僅害的扶桑使臣人財兩失,還讓扶桑寫了國書致歉,說明他們之間交情十分不一般!” 如若不然,為了國體,一般人都會抵賴,要么說是被人陷害,要求徹查,要么說是受女子勾引,絕不會這么干脆的認錯。 周夑點頭說:“現在的確有御史在說這一點,要求好好查一查其中的關系?!?/br> 沐蘇道:“這個事情你最好不要插手,不然會顯得太針對明王了。明王能說服扶桑寫國書致歉來成全他的顏面,皇上絕對會親自處理的,這于國體來說,可不是小事?!?/br> 周夑想想,的確是這個道理。 御書房之中,燈火通明。 皇上坐在龍椅之中,看著御史的奏折,奏折旁還有一份戶部的國庫賬簿,他翻閱著這兩本東西,久久沒有說話。 直到宮人再三催促他就寢,他才問貼身服侍的內監:“淮東那個梁成濟,之前說是受傷了,傷勢如何了?” 老內監心中一咯噔,那種小縣令,皇上怎么特地提起? 他之前根本沒有留意那個人,只得小心答道:“聽說是太醫院的人參與救治,想必沒有大礙了,具體如何,奴家明天就差人看望去?!?/br> 皇上點頭道:“如果能走路,明天讓他進宮來,朕要親自賜宴。他不容易,為了國家社稷,孤身一人在京城過年,只怕一頓熱飯都沒吃到,還險些丟了性命?!?/br> 如此給梁成濟“長臉”,那就是要對明王下手了! 老內監想起皇上收到扶桑國送來的致歉書時,皇上的臉色非常不好。 扶桑國的致歉書中明明將罪責都攬在自己身上,皇上卻發怒了,說了一句“愚不可及”,也不知是說誰的。 老內監在皇上身邊服侍幾十年,看到這種事也覺得好笑,不過是一個使臣的生活不檢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