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2
于只是說辭,并無證據,哪里能整治了如今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外戚長孫無忌呢。房遺愛咬牙啟齒,一拳捶塌了面前的案幾。“——長孫無忌!”他恨聲道:“好!很好!”這夜,太子并未回東宮。房遺愛亦是宿醉,沒心情想著守孝,他最大的孝順就是替父報仇,為杜荷復仇……房遺愛下了狠心。他只有太子一人可以商量,在李承乾面前,他可以不用掩飾真實的自己。不知從什么時候,就這樣開始了……許是故意的,李承乾本來沒有占便宜的心思,可是醉酒又傷心的房遺愛,居然親昵起他來。不僅僅是這樣,甚至在暗示撩撥了他。至少,在太子殿下的眼中,房遺愛就是這個意思。這樣,他亦是不客氣了。李承乾素了好久,并不想拒絕這種艷福。……第121章一夜風流。這次房遺愛醒來,雖然因為宿醉太陽xue微痛,但他理智很清醒,也很冷靜。他沒有惱羞成怒。房遺愛知道自己在做甚么,昨夜的他就是在放縱,就是有意的勾引太子殿下。李承乾可能看出來了,也可能沒看出,但這不關房遺愛的事兒。只是有一點遺憾,房遺愛覺得下次他可以嘗試在上面,人總是要嘗試新鮮事物罷。他盯著太子殿下的目光過于“放肆”,有些“危險”,令李承乾下意識的后腰發涼。難道房遺愛這回要跟他計較昨夜的春風一度么……此時此刻,李承乾竟然罕見的心中不確定起來。他比房遺愛早醒,硬是在貼身太監趙德子的催促下,挺著沒回東宮處理事務。這可能讓他被東宮詹士說,亦可能被魏王那邊察覺出什么,或者借此彈劾,但太子殿下并不想錯過房遺愛醒來的時刻。他想看見房遺愛宿醉**后的反應。……李承乾很久沒和房遺愛親近了。自從對方和高陽和離后,對待他并有絲毫改變,但亦沒有對其他女郎或者侍女中意過……這些李承乾都在閑暇時候,細細琢磨過,甚至可以說得上揣測過。何況,身邊的趙德子也深知,太子殿下好久沒有“身、心、舒、展”過了。只是東宮那邊,李承乾并不想因為李世民的關注,隨意勉強寵幸宮人和妃妾。可是李承乾也知道,他的這種行為,已經讓他的阿耶起了疑心。原本就是懷疑他和稱心之間的清白……皇帝并沒有忘記這點兒,李承乾近日來發覺東宮那些他阿耶的暗子,經常打聽和關注他和稱心的關系。甚至他正常的吩咐稱心去做事情的時候,那些關注他們的目光在憂心的太子殿下眼中,額外的明顯。李承乾需要人手,尤其東宮靠譜忠心又有能力的人,稱心因此受到太子殿下的重用,即便稱心的愿望是離宮做個征伐戰場的將軍,但他這個愿望只能暫時屈服。房遺愛都被免職,稱心一個受到太監身份所限,根本不可能讓人放心的把他安插在軍中。尤其是在此刻東宮和魏王府相爭殘酷的時刻,房遺愛早就讓稱心小心行事,此時不是彰顯能力和特殊的恰當時機。稱心最崇拜的人是房遺愛這個師父,自然唯命是從,當然他對太子殿下的忠心亦不容置疑。他是后來后知后覺發現太子和師父房遺愛之間的曖昧親昵關系,稱心這才恍然大悟,所以之前的所有事情一切都說得通了。糾結了片刻,稱心便不再計較,更是有心替他們遮掩。關于東宮的流言,和圣人對太子殿下“臨幸”的床事的關切,稱心和趙德子甚至討論過辦法,但兩人思來想去,面對“忠貞不二”的太子殿下,和與他們關系甚少的房遺愛,兩人也做不出亦手不出讓太子殿下親近妃妾的話來。可是打掩護這事……這事,也不是沒有辦法。本來稱心是不計較用自己吸引皇帝的目光,但趙德子冷笑了一句,說他是在找死,并且如果真的皇帝認為他一個太監勾引了太子殿下,不禁他要不得好死,太子殿下亦討不了好。更別提虎視眈眈儲位的魏王一黨,乃至如今漸漸長大頗為受寵的嫡幼子晉王殿下那邊,都有可能出手推波助瀾。這本是帝王家常見的手段,還有命運……稱心和趙德子兩人嘀嘀咕咕好多天,還真替太子殿下想出了一個合適的主意。太子殿下留宿房遺愛府邸的消息皇帝已經知曉,他剛開始并未注意。太子和房家二郎交好,眾所周知。曾經因為流言,波及太子、房遺愛和那個小太監稱心的三人之間的關系,李世民那時已經確定為他人的陷害,乃無稽之談。遂,這次他沒多想,旁人也沒人自討沒趣。誣陷太子弄不好就是個死罪。如今的東宮和魏王府,兩虎相爭異常激烈,一些官職卑微之人不敢攪合進去,部分已經站定立場的,眼見皇帝放任魏王勢大,心里也開始嘀咕起來。魏王勢力大不要緊,皇帝寵愛不要緊,但東宮的地位也不見動搖,依舊穩如磐石。圣人雖然有所敲打,但對于太子殿下,李世民還是時不時的給予特權,以顯示太子之位的不同與尊貴來。這更讓人摸不清圣意。不敢揣摩??!只有長孫無忌看得清皇帝妹夫的心中顧忌,他冷眼旁觀,合適的時候煽風點火,言語和行動之間不動聲色。李承乾若不是有機緣,加上房遺愛的提醒,按正常思考,他本來就不會太過于重視長孫無忌這個曾經鼎力支持他儲位的親舅舅。可舅舅是親的真的,但這位舅舅可不止他一個外甥。他,或者魏王李泰,根本就是這位舅舅眼中的最看重的皇位繼承人了。——一旁蟄伏的晉王殿下李治,可是孝順柔順,不爭不搶,又乖巧順從。對待長孫無忌這個舅舅,更是恭敬有加,彼此之間仿佛真的是民間的那種舅舅和外甥的親密關系。李承乾從不認為李治沒有一點兒心機。這宮內就沒有皇子和公主太過癡傻和單純的,因為……那樣的孩子,早在幼年就被淘汰掉了。又或者有強大有力又受寵的母妃護著,但一到十幾歲,例如五皇子那般的,不是照樣背著謀逆的名聲自取死路。東宮里暗潮涌動,太子殿下因為對這房遺愛越發明顯的心思,不寵幸宮人,讓這種涌動更加激烈。李承乾和房遺愛的□□好,終于讓憂心忡忡的趙德子跪下跟太子勸誡。“殿下,奴婢找來了可靠的宮人……可充作殿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