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3
給子期解釋:“公子,您可是一步登天啊?!睆臒o品到一品,簡直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夏三是絲毫不敢慢待子期公子了。這是這子期公子的臉色實在是不像是欣喜若狂的樣子啊。真是涵養好啊。夏三兀自嘆道,不過能做調教京都世家子的人也就得有這涵養才對。子期卻敏感的察覺到這個旨意所透出的訊息。夏揚果然不可小覷,子期頭一次承認,他棋差一招。殿內夏揚半躺在椅子上喝酒,衣衫半敞,見夏三攙著子期進了宮殿,他從椅子上翻了下來,拿眼睛直瞧子期。見他虛弱,夏揚一把走過去攬住子期的腰肢。“你就是缺少鍛煉,走,讓你好好瞧瞧朕的本事?!毕膿P未攏起衣衫,那冰冷的肌膚貼在子期的身上。夏揚發出一聲喟嘆:“你是溫暖的?!?/br>夏揚把額頭和子期相貼。而后輕聲呢喃:“我壞掉了吧?!?/br>明知道子期是個危險的存在,他卻漸漸開始依賴。深淵是會眷念溫暖。子期手攥成拳頭,青筋暴起。他眼睛緊閉,沒有看到夏揚眼中的幽深。夏揚把子期安置在院子的椅子上,有些興奮地說道:“朕給你舞劍?!?/br>花樹下,一柄劍,在夏揚的手中,宛如有了生命,那一招一式,翩若飛龍,舞的無比絢麗。夏揚收勢,長身玉立。無數花朵顫顫巍巍地離開花樹,飄灑在這一方天地間。一朵花飄零在子期的指尖。子期看著那花,無悲無喜,有些出神?!氨菹麓蛩闶裁磿r候放我走?”夏揚的臉色瞬間變得難堪。夏三看著如同孔雀開屏的皇帝,不知說些啥。而且,很明顯還求偶失敗了。夏三遁走了。夏揚伏在子期身后,面面相貼?!澳銢]答應跟沈殊走,朕很開心。你和沈殊聯手燒了留謝閣,朕就不開心了。朕啊,是一個獎罰分明的人,你不想做皇后,朕答應你,朕封你一品大學士,伴駕左右,入住皇宮?!?/br>子期指尖的花顫顫巍巍地落在地上。“至于懲罰嗎?”夏揚轉身枕在子期膝上,和子期四目相對,似是要穿過子期的眼神,看透他的靈魂:“相比殺人,折磨人更好,不是嗎?”子期默然。夏揚嘴角揚起一抹笑容,舌頭卷起,舔過子期的手掌心,而后牙齒尖尖地在啃噬著子期的手腕,像是野獸認領自己的領地一般,等他在子期的手上留下痕跡,方才罷休。子期毫無情緒波動,無動于衷。夏揚注視著子期,呢喃道:“你真的好溫暖,朕好冷,朕永遠都是一個人,你來陪朕,不,我們互相依偎,不好嗎?”一頭兇狠的野狼,突然扮作可憐兮兮的小白兔,其中必定有詐。夏揚的舞劍在子期看來就是赤果果的炫耀,在炫耀他的武力,以此鄙視打擊他。夏揚的一番真假摻半的剖白在子期看來就是一個示弱的計謀,不過是讓他降低防心,想讓他心甘情愿的臣服而已。這是帝王的通病,凡是不服氣的臣子,他們必定千方百計的征服乃至于馴服。子期理所當然的搖了搖頭。這也理所當然的激怒了夏揚。暴烈如夏揚,這是他頭一次在他人面前展示內心的弱點,卻被子期置若枉然。不僅僅是匪夷所思,夏揚感受到從未有過的羞惱。然而他內心深處卻對子期有一股不舍。罷了,罷了。不舍得折辱子期,就由他身邊的人代勞。夏揚臉上的羞惱自然沒逃得過子期的眼睛,果然和他猜測的一樣,不過是計謀失敗后的惱火成怒。至夜。皇帝頒發了三道圣旨。一道宣子期為一品大學士。一道宣謝府程放、落櫻、落雁三人入宮。一道除長公主頭銜,遷長公主守陵墓。子期的三道圣旨立即得到執行。烜赫一時的長公主府即刻被拆,世家們也有些戚戚然。次日,天尚且未亮。子期睡的有些不踏實,感到一股視線執拗地投射在他臉上。子期最終睜開眼睛,瞬間,就看到坐在床沿,滿臉笑容的夏揚。“你?”“迫不及待的想給你看這個驚喜?!毕膿P瞥向一邊。子期隨著夏揚的視線看去,程放、落櫻、落雁三人跪在地上。“你這是何意?”子期已經恢復平靜,冷靜的問道。“驚喜嗎?不驚喜的話驚嚇也行?!毕膿P漫不經心地收回落在三人身上的視線,最后視線還是落在子期身上。“不,是驚喜?!弊悠谌匀黄届o地道。如夏揚之人,順他意和不順他意的答案,在他們眼中,都不是正確答案?!笆菃??”夏揚不懷好意的看了眼程放、落櫻、落雁。夏揚踱步至跪倒在地的三人面前,指著程放道:“來人,帶他下去?!薄爸劣谶@兩個,交給樂司?!?/br>朝花節在茶樓的時候,夏揚對三人并無惡感。然而現在隨著他對子期起了霸占的心思,便對三人滿滿惡感。待三人被帶走,獨留子期的時候,夏揚附在子期耳邊說道:“至于你一直另眼相看的沈殊,還真是不負你看中他,他逃了,這懲罰就落在長公主身上?!?/br>“你說,他會不會去救長公主?”夏揚不無惡毒的問道。子期:“會不會,不都在你掌握之中嗎?”“子期你果然是深得我意?!笨粗悠谖醋兊哪樕?,夏揚內心一陣狂躁,拂袖而去。次日朝堂上有官員為長公主伸冤,有不少附議者。夏揚望著這滿朝文武,內心只覺得有壓不住的火氣。當朝下令關押數名官吏。下朝之后,夏揚便派人專門搜集這些官吏的不法之事,不出三天,這些官吏便被處刑。次日上朝,有世家官員為此申辯。夏揚設立監察處,監視所有朝廷官員。無論大小事情,一一記錄在冊。只要有官員忤逆,夏揚便拿出記錄冊,以此擬罪責。貪官殺,忠臣殺,封疆大吏殺,抄家,流放,乃至于滅族。就連文侯爺也被牽連進去,有人稱文侯爺和楚王勾結,夏揚徹查果有此事,申斥天下。國舅犯法,與庶民同罪。文侯爺收監,九月處斬。而附逆者,為奴為婢者,立即處斬。京都萬人被誅,血流三尺。從此之后,朝堂之上,鄉野之下,無人敢質疑夏揚的旨意。子期雖然料想到夏揚是個暴虐之人,卻未料想到夏揚居然能做到這一步。子期的一次拒絕,引發了朝政海嘯。文侯爺并非是死于謀逆,而是忤逆。旁人不知,子期卻知道,這里有幾分是夏揚特意做給他看的,是讓他充分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