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
書迷正在閱讀:絕不嫁有兩個丁丁的男人、重生之天天撿垃圾、標記覆蓋(ABO)(H)、走錯路Ⅱ蜜月(網絡版)、YD小正太牛奶灌溉記(H)、罪子(rou)、主角有根大粗腿(末世)、我渣過這世界[快穿]、頭號嬌娘、山有靈則日不絕(H)
的余蔭,也離不開自己的經營,這張云卿兄弟那年見過一次,來京會試,拜會了他一下,沒走他的門路,是耿直孤傲的讀書人,落了第,兩人就回去了,張兆崎還想著等下次會試,給他大約指條明路的,可是短短三年,竟蹦出來個張博惠來,有了洪大人和世子的面子,今年那張云昊必是能中的了,再說那張云昊的確是個有真才實學的。 一見到博惠,張兆崎就不僅暗贊,好個體面漂亮的孩子,通身的氣派比那些宗室子弟絲毫不差,也難怪入了世子和洪大人的眼,遂也非常喜歡。張云昊是在正月底到的京城,住進了集賢街的平安客棧,楊紫安原是說讓他住到王府來的,宗民的父親也說讓他住到他府里,蕙畹和小叔私下覺得這恐不妥,還沒考,沒準就扣上了結交官員的罪名。 于是小叔只住在了平安客棧的上房,每每蕙畹去瞧他,都看到他捧卷苦讀不輟,這樣刻苦的人不中,都沒天理了,到了二月初九這日,蕙畹送了小叔進貢院考試,陪考的估計蕙畹年紀最小,三天九場考試,從他臉上的表情看,蕙畹估計他考的不錯,如果這次中了,那真是大登科后小登科,人生最得意的事情一下子就來了兩個。 十天后放榜,小叔果然中了貢士,只等三月初一殿試,蕙畹寫了書信回去報喜,同時也暗暗佩服小叔,那個八股文的文章不是那么容易寫的,三月一日殿試在文華殿舉行,貢士們都一一進來站好,皇上駕到時,張云昊偷偷看過去,還真和蕙畹說的一樣,看上去十二三歲,但是龍行虎步甚是威嚴。 殿試是楊紫青親自出題的,題目在殿前展開,眾貢生坐下答題,楊紫青坐在上面的寶座上,目光有意無意的掃了下面一眼,在側面第二排的一個貢生身上,停了一下,低聲道: “胡康,你看那個貢生,瞧著好像有些眼熟” 胡康多精明,這些個貢生們,誰是什么來歷家世,早就弄得一清二楚了,看到皇上說的那個貢生,急忙低聲道: “那個是平安府的張云昊,是博惠公子的親叔叔” 楊紫青挑挑眉道: “想不到這張家一門,到真的都是有才的” 殿試過后,貢生們回去等著放榜,楊紫青招洪先生來和他一起閱卷,拿到張云昊的試卷,楊紫青不免多看了幾眼,第一印象,并不如博惠聰明機敏,但與穩重扎實上卻很不錯,現如今的朝廷,正是缺少這等穩重扎實之人,又兼想到張云昊和博惠極相似的五官,可說是君子如玉,一點兒也不夸張,遂心里甚喜,欽點了一個一甲探花郎給他,心里想著,是不是再過十幾年,也許自己還會在這里欽點博惠一個一甲狀元郎,這豈不是千古美談。 對博惠,楊紫青接觸了這些時日,不得不說他真的很不一般,小小年紀,在宮里懂得韜光隱晦,低調做人,但是每每洪先生總會拿來她寫的詩詞或策論來給他看,楊紫青都不禁暗暗點頭,自己在他這個年紀,是絕對沒有這樣程度的,而且看似天真的仿佛不通世事,但眸光流動間,又讓人覺得可愛非常,喜歡她,仿佛太容易,不怪紫安如此寵溺他。想到此,楊紫青不禁微微笑了。 三天后放榜,喜報一日之間傳遍集賢街,蕙畹望著明顯有些激動過頭的小叔,急忙讓他的小廝,把紅包遞給了報喜的小官吏,蕙畹也看著小叔樂了,探花郎呢,這真是: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br> 蕙畹報喜的書信也送了家去,想必劉家jiejie更高興了,大登科后小登科,果然被自己料中,瓊林宴過后,是皇上召見,一起覲見是一甲狀元和進士,楊紫青點了狀元進士在翰林院供職,就遣了下去,獨留下張云昊,張云昊不免有些忐忑,楊紫青看著他道: “第一次見到博惠,朕就問他,何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她給朕做了通透的解答,至今朕仍記得,所以看了你的策論里不乏愛民之論,朕心甚慰,若朕把你外放去做百姓的一方父母官,你可愿意” 張云昊一愣,忙跪下謝恩道: “臣定做到愛民如子,清正廉明” 楊紫青笑道: “聽說你已經定親了,是平安府劉東林的長女” 張云昊不想皇上連這個都清楚,急忙回道: “正是” 楊紫青笑道: “朕給你三個月的假,讓你大登科后小登科,然后拿了吏部的官文去江南,先做個知縣,三年后朕等著看你的考評” 張云昊急忙叩頭謝恩,張云昊出來的時候,還以為自己做了一場大夢,胡康送他出來道: “恭喜了,張大人,前途似錦啊” 張云昊不禁有些疑惑的道: “胡總管,這皇上日理萬機,怎么我一個小小貢生的事情,知道的這樣清楚” 胡康掃了他一眼,心道可惜這相似的皮囊,全沒有博惠公子的機靈勁,遂開口提點道: “您家有人通著皇上的耳呢,張大人慢走” 張云昊出來才想明白,胡總管說的是蕙畹。吃驚之余,不禁暗暗焦急,這次勢必要帶了她回去才好,不然可越發的不好收拾了。 衣錦還鄉 得了恩旨,張云昊于三月中,啟程回了平安城,雖說外放的官職只是個七品知縣,但誰都知道,這張云昊入了皇上的眼,江南啊,魚米富庶之地,政績還不好混嗎,這不過是個跳板罷了,不過也嫉妒不來人家,都知道人家的侄子厲害,真正入了皇上眼的,恐怕是那個小公子吧,這不過是愛屋及烏罷了. 眼看著到了清明節,平安王楊奇到時也會進京,所以楊紫安暫時是不能回去的,勢必要等著祭奠了宗廟,才能回去,但博蕙歸心似箭,且也要回去上墳,故兩人暫時分開,博蕙隨著小叔一行回了平安城,楊紫安卻滯留在了京城,洪先生也是雜事未了,需些時日,所以回去的路程上,只小叔和蕙畹叔侄兩個。 博蕙走時辭過了皇上,畢竟這么長時間,蕙畹很清楚,楊紫青私下里沒少照顧她,不然在尚書房那里能過得如此平順,即使有紫安護著,恐也不能,楊紫青沒想到這么快他就要回去了,可是也沒有理由阻止,不過轉念一想,過幾年,他勢必要進京會試的,到時留他在身邊,做個京官倒也便利。 現今畢竟小些,于是也沒大攔他,賞了些玩器罷了,不過平安城真是人杰地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