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張了張口,最后也只是踟躕道:“我什么時候可以去見大兄?”“你現在就可以去,”女媧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你在這宮中看了多久,我這道映照人間的法術便為你維持了多久,你不是一直便在等這一刻嗎?”“但是,”陸壓難得的窘迫道:“我看大兄的樣子,他根本就沒有恢復他金烏時的記憶,萬一我、我沖了下去,他卻根本就不想見我呢?”“所以你害怕了?”女媧淡聲道:“也是,他現在無災無劫,得享長生逍遙,只要人族不出問題,那么他便能夠永遠這般下去,而若你去找尋了他,也就相當于是將妖族的以往和責任,硬生生、血淋淋地在他面前揭開,可你又于心何忍?”“所以,你倒寧愿他根本就不恢復記憶對不對?”女媧娘娘的聲音雖然很輕,卻如同洪鐘大呂一般敲響在他心間,將他藏在最深處的隱秘思緒赤裸裸地揭露而出,陸壓默認一般垂下眼簾。“這就是你這么多年來思索出的結果?”女媧淡淡道,話語里既沒有斥責和沒有悲憐。“不錯!”陸壓抬起頭來,直視圣人。“我倒是不知,從前任性自我的小十,現在已經能夠如此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了?!迸畫z嘆息道。“不是別人,”陸壓抿了抿唇:“是大兄?!?/br>“可是,”女媧清冷的眸光落了下來,她沒有評判他行為的對錯,只是最為簡單地問了一句:“你問過他了嗎?”天庭里,瑤池宮中,王母將折下的沾染著仙露的長莖花枝插入羊脂玉瓶中,她沒有回頭,只是在一番漫長的思索后,問詢那日里向她匯報的女仙:“玉帝近日里似乎愈發焦躁起來了?!?/br>緊接著,她又感嘆道:“也對,他連圣人也敢怨憤,他還有什么不敢做的呢?”女仙不敢回話。于是王母便轉過身來,問她:“我今日里一直在思索,玉帝在昨晚來尋我,邀我和他一起,去向老爺求助……”什么人能夠讓天庭的兩位主宰稱之為老爺?女仙將自己的存在感縮得更小一點,假裝自己是旁邊的一根漂亮柱子。王母憂愁道:“這天庭也確實是太冷清了一些……”她神系的開創,現在連個苗頭都沒有,姬軒轅剛剛結束了他人皇的任職,去往了火云洞,人族之中的修行者,還大部分都未有所建樹。而若是玉帝的哭訴,能夠讓一些圣人子弟暫代天庭里的職務,這也未嘗不是一個驚喜!王母這么想著,面上便露出一個淺淡的笑容來,她摸了摸手下柔軟的花瓣,腳步有些輕快地離去。而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極西之地,西方教派中,一位頭挽雙髻,身穿袍服,面黃微須的道人腳踏祥云,駕臨八德池水邊,他手持著神異的樹枝,乃是他本體西方庚金菩提結合金、銀、琉璃等七寶所化,被稱之為“七寶妙樹”,是此道人證道的法器,他輕緩踏來,赤足行走,最終停留在一座十二品的蓮臺前,他打了個稽,道:“師兄?!?/br>接引道人自蓮臺之上睜開了眼,他面皮微黃,盤膝而坐,雙眼將睜未睜,身上微微散發出毫光,他看向來人,輕輕嘆息道:“師弟所來為何?”西方教的另一位教主,也就是接引道人的師弟準提道人,他看了一眼接引蓮臺座下,并不以接引的態度為異,反倒是有些擔憂地詢問道:“師兄近來可好?”“師弟不必為我憂慮?!苯右p笑道:“自從你我二人發下大宏愿成圣以來,鎮壓魔道的任務便是落到了我西方教的身上,但這也并不奇怪,畢竟是在我西方教境內,雖然此地貧瘠,但也是我二人的成道之所,為了西方生靈,遏制這本質混亂的魔道,也算是我分內之事?!?/br>“只是,”準提皺起了眉,他似乎永遠便是這般的疾苦之色:“我只是擔心,和魔道接觸過久,因果越結越深,我西方教眾和將來的魔道,恐怕會淵源過重,佛和魔,諸多的信者,沒有很大的毅力和覺悟,恐怕沒辦法將二者拆開……”魔擅蠱惑,佛講渡人,一旦看不清,便會墮入深淵。接引也無法,他重新閉上了眼睛:“一切罪孽,到時盡歸我身?!?/br>準提看了他一會,只好重新開口詢問道:“那不知這被鎮壓的魔道如今可有甚動靜,而如今,師兄可有出手的余力,或者說,可有離去的可能?”接引抬起頭來,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己的這位準提師弟。“自我西方教成立以來,人員稀少,信者寥寥無幾,”準提將手中的的樹枝揮動,七彩的霞光掠過,二人面前便出現了教內的場景,準提默默地看了一會,嘆息道:“西方教關諸于我等二人成圣宏愿,不得不將其發展壯大?!?/br>接引默然片刻,歉意道:“辛苦師弟了?!?/br>“不,”準提搖頭道:“師兄才是勞苦功高的一位?!?/br>“正因為有師兄在此鎮壓,所以天道有感,才會有我西方教日后興起之日,”準提道:“魔道始終不能消弭,只能壓制,這也是天地間陰陽平衡的至理,但一味壓制,終會有道消魔長的一天,而那時,佛道應運而起,也是正理?!?/br>接引正色道:“但那也少不得師弟多處奔波?!?/br>他回憶了一番,仔細地思索了一會道:“近些年來,它也安分了不少,若師弟有什么想法,不妨盡情謀劃?!?/br>第110章金烏太子(二十九)三皇之后,便為五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舜,而后啟生夏朝,亡于桀,成湯以天命玄鳥之名開新朝,謂之商,商歷五百年,王位傳于紂,紂王名子受,天資聰穎,才力過人,倒曳九牛,撫梁易柱,有雄主之姿,為帝乙所喜。奈何至此之時,商朝已經進入一種積重難返的境地,自商湯嫡長孫、商朝第四任王太甲潛出桐宮,誅殺丞相伊尹以來,商便經歷了圍繞著王位而來的“九世之亂”,盤庚之后,商朝貴族離心離德,行政軍事難以施行,而后帝武乙蔑視仙神,“革囊盛血”以“射天”,傳至紂王之時,已是末途。“一個朝代的衰亡,必然是因為種種因素致使,是諸多勢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女媧將圣駕停留在云端,她的下方,是商都朝歌,紂王帝辛正率領著文武群臣于女媧宮中降香,她伸出纖長素白的手指,輕輕點著下方的商王道:“因果糾纏,殷商將亡于此后二十八年,非是帝辛,也會有他人,不論他如何想方設法地挽救,也抵不過五百年來所累積的種種弊難,非革故不足以鼎新,紂王雖有才能,但卻并沒有上古三皇那般改天換日的氣魄,心有大志,無力回天,說得便是帝辛了?!?/br>陸壓正恭敬而安靜地站立在女媧娘娘尊駕的后方,他聆聽著圣人的教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