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2
比我死得更慘。張橋又笑了起來。這一笑徹底激怒了馬元,他手起劍落,直劈張橋的面門,一道血光噴濺而出,張橋栽倒在地,氣絕身亡。張橋死了,馬元沉默半晌,回頭看了身后的兵將一眼,才撥轉馬頭,來到宋轔面前,抱拳說道:“謀逆之事,馬元愿一力承擔,只求太子留下我軍中的兄弟,放他們一條生路?!?/br>宋轔大喜,馬元此語一出,就意味著他已經回心轉意,不會再跟著馮魁再向南攻。連忙許諾道:“馬將軍放心。此事皆是馮魁挑撥,將軍也是受人蒙蔽。孤答應你,只要你歸降朝中,過去的一切,一概既往不咎?!?/br>馬元冷笑一聲,瞧了一眼宋轔,搖頭嘆道:“只怕你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時就算答應了,將來也做不得數。你那皇帝老子向來剛愎自用,他又豈會聽你的?他若一心要制我們的罪,你又如何攔得住他?”宋轔聞言,只笑了笑,道:“將軍不必憂心。孤自然答應你了,自然會說到做到。父皇他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孤也要想法子讓他答應。手上有雄兵百萬,難道還怕他不成?”宋轔的話霸道囂張,隱隱帶著一股任何人都不得不信服的威勢,他話里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如今將在外君令有所不授,就算日后皇帝不答應,他也會憑借手里攥著的兵權逼他答應。敢把忤逆之言說得如此理直氣壯,這點倒是極合馬元的心意。宋轔那個皇帝爹也實在不是個當皇帝的料,此時若是換個人當當,馬元倒也樂見其成,十分愿意幫宋轔把他那個皇帝爹拉下馬來。心中再無顧慮,馬元舉起手來,與宋轔擊掌為誓,“馬元甘愿投于太子麾下,生死不棄!”連擊三掌,誓約已成,宋轔心下歡喜,與馬元談笑幾句,便開始商定如何剿滅叛軍,擒獲馮魁。宋轔答應保下他手下十余萬兄弟的性命,不讓他們因為自己的錯誤,而擔上叛軍的罪名,受到朝廷懲處。馬元對此感激不盡,對宋轔也少了幾分敵意,仔細聽過他攻打叛軍的計劃后,不禁又多了幾分敬佩。這少年果然是個不可多得的將才,難怪馮魁每戰必敗,就連自己都吃過他好幾回的虧了。“就按太子說的辦?!瘪R元欣然應允,又道:“不過我有一個條件?!?/br>宋轔忙問:“什么條件?馬將軍但講無妨?!?/br>“抓住馮魁之后,請太子一定將他交給我處置。我要將他綁在戰馬后面,拖至引章的墳前,千刀萬剮,砍下他的腦袋,給引章祭靈?!?/br>這本就是應該的,宋轔一口答應,“這事不用將軍交待,我也會將馮魁交給你處置?!?/br>馬元這才滿意,他急脾氣上來,不由催促宋轔道:“什么時候行事?我看今晚就好?!?/br>眾人險些笑了出來,這人的性子也太急了些,馮魁好抓,可他手下的叛軍卻不好收拾,幾路人馬必須逐一擊破,還有那些愿意投誠的,并沒做什么惡事,同馬元一樣,也是受了馮魁蒙騙的將士們,都要一一收復,萬不可一時性急,就貿然決一死戰,把本來能夠重新收編的人馬也白白損失了。宋轔思量片刻,才道:“將軍莫要心急。等我回去安排一下,再行事不遲?!?/br>馬元哪里等得,他急著給蕭玉成報仇,恨不得立時就將馮魁宰了,此時真是一刻都不想耽擱。“你總要給我個期限罷。若是拖個一月兩月的,我可等不了那么久!”宋轔不禁笑道:“最遲不過三日,立秋那天,就是馮魁的死期?!?/br>第144章籌備決戰在即,時間緊迫,宋轔等人也馬不停蹄的忙碌起來。自剪梅坡上回來,便開始分兵布陣。為防軍情泄露,此次決戰的相關事宜一律在私下里秘密進行,為做到出其不意,一擊制敵,宋轔特意下了嚴令,令參與此次決戰的將領一定要嚴守機密,不得泄漏半句,違令者殺無赦。宋轔治軍嚴明,向來賞罰分明,他說要斬,別人就是再怎么求情也沒用處。相處兩年,眾將官都知道他的脾氣,因此只要是宋轔下的命令,絕沒有一個人敢違抗。召集眾將,在司馬鴻的都督府里議事。眾人圍坐一處,商議如何攻破敵營,捉拿馮魁。幾經議論,終于決定由宋轔帶領五萬精兵,攻打叛軍的主力,直取馮魁的帥營,和馬元里應外合,夾擊馮魁。而聶鵬程、司馬鴻等人,則分做兩路,由兩翼包抄,待宋轔將叛軍誘出敵營之后,便與其成合圍之勢,將叛軍圍困于狐子嶺下的山坳里。到時馬元自會派兵截斷馮魁的后路,叛軍前后被圍,只能困守凹地,至于接下來勝敗與否,就要看雙方這場惡戰的結果了。早在剪梅坡時,宋轔就與馬元約定,他們攻營時會以火燒叛軍的屯糧之地為號,讓他們三日之后,立秋時分,只管看著營中的動靜,一旦看見屯糧之地被燒,南方響起喊殺之聲,便是東離的將士們,開始攻打叛軍了。馬元對此計大為激賞,以燒糧為號,先亂其軍心,再大舉進攻,無疑為這場戰事多添了三分勝算。他欣然應允,說只要宋轔他們這邊的戰鼓敲響,他就即刻發兵,斷了馮魁的后路。并答應回去之后,會暗中拉攏他過去的部屬,爭取讓他們全部投誠,這樣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損傷,連取勝的機率也大了許多。宋轔怕馬元此舉動作太大,萬一走漏了消息,會驚動馮魁。因此一再囑咐他千萬仔細,一定要挑信得過的再去說服,那些沒有把握的,平日里就像墻頭草似的,性子搖擺不定的將領,還是不要輕易冒險,急著去勸降他們。這些人若真的有心歸降,就算萬不得以打了起來,在戰場上也有的是機會棄暗投明。馬元覺得有理,也就沒有多做堅持,他聽了宋轔的建議,回營后只挑了幾個心腹下屬略略將歸降一事透漏幾句,好在馬元在軍中威望極高,下屬們對他說的話一向十分信服,在知道了蕭玉成之事的真相后,再無一人提出異議,全都義憤填膺,要捉拿馮魁,給蕭將軍報仇。馬元大喜過望,連忙安撫眾將,讓他們暫且忍耐一時,萬不要輕舉妄動,只等三日之后,再與那馮魁算一筆總帳。安頓好營中事務,馬元便派人給宋轔送信,信上只寫了八個大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宋轔收到信后,心頭大石頓時放下一大半。馬元那里已然全都安排好了,只等著他們起兵攻營。宋轔又與營中眾將將攻打叛軍一事的具體細節商議妥當,什么地方用步兵沖殺,什么地方用騎兵疾襲,隨行帶多少火炮和投石機等等,又像過篩子似的,仔細過了一遍,生怕遺漏下什么,壞了他們的大事。諸事齊備,只有放火燒屯糧的人還難以決定,這個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