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
書迷正在閱讀: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苗家大院、侯門恩/沈三姐被嫌棄的一生、后發制人、小陸快跑
,大,大寶沒跟誰說話?!?/br> “胡說,娘明明聽著你說話了,難道是娘聽差了不成,娘進去瞅瞅,到是有人沒人?!比镆宦牄]騙過去,左右看了看,見那邊兒有個大躺柜,幾步過去,掀開鉆了進去。 那躺柜里放的是簇新的被子,軟綿綿的,很是舒服,三娘索性半趟在里頭,聽著外頭的動靜。 先是門開了,接著便聽見傻子他娘道:“還真是沒人,哎呦,瞧你這一身土,往哪兒鉆去了,弄的這褥子上都是,剛在街上喊了半日,不見你答應,倒是哪兒淘氣去了,莫不是惹了什么禍事,怕你爹打你,才跑到外頭去的,你莫怕,娘保證你爹今兒不打你?!?/br> 傻子吭哧半天說了一句:“我,我找我媳婦兒去了,都是你對我媳婦兒不好,我媳婦兒才跑的,我去找我媳婦去了,沒媳婦兒陪著我,晚上睡不著?!?/br> 三娘險些沒笑出來,真是個傻子,卻聽他娘道:“你那媳婦兒跑了,娘再給娶一個回來,明兒就進門,你乖乖聽娘的話,明兒就有媳婦兒陪你了,好不好,現在跟娘去吃飯,娘給你蒸了桂花糕,大寶要是好好吃飯,一會兒娘拿給你當點心……” 接著是開門的聲兒,三娘剛要松口氣呢,忽聽傻子嚷嚷了一句:“媳婦兒,一會兒我給你帶桂花糕吃,你在屋乖乖的啊?!?/br> 三娘恨不得堵上他的嘴,心說這下完了,卻聽傻子娘嘆口氣道:“大寶乖啊,明兒就給你娶媳婦兒家來,娶了媳婦兒,你們倆好好的過日子啊,趕明兒給娘生個大孫子抱,娘就足了……” 聲音漸行漸遠,直到聽不著了,三娘才從柜子里出來,燈熄了,三娘也不敢點,抬步走到外屋,扒著外間屋的門縫兒往外看了看。 今兒月亮大,大月亮地兒里,倒是能瞧出些輪廓,是個挺平常的小院,自己待的這間是傻子住的,別看不大,卻是里外間,外頭小院的正前方三間屋,估計是傻子爹娘住的,對面搭著個柴火棚,旁邊兒有間小屋,三娘猜是做飯的灶間。 夜里瞧不清,卻也能看的出,拾掇的頗規整,三娘瞧了一會兒,琢磨自己在這兒躲著也是事兒啊,可不在這兒,出去還不是找死嗎。 外屋里冷,三娘跺了跺腳,進屋,也沒客氣上床扯過被子裹在身上,想著也不知誰這么刁鉆,要飯花子都不放過,莫非是陳二喜那老太監使的壞。 三娘現在對陳二喜一點兒好印象都沒了,什么壞事都往他身上扣,其實,這回她還真冤枉陳二喜了。 本來三娘的逃跑計劃挺成功的,按著她的作息習慣,等底下的人發現的時候,她都出了京城,不定跑出多遠了,可這人倒霉的時候,喝口涼水都塞牙。 三娘是計劃的挺好,可架不住變數啊,這個變數還是個能隨時能為所欲為的主兒,文帝從鄒府回來之后,難受勁兒就別提了,也不知心里怎就這么癢癢,一門心思就想見三娘,跟長了草似的,沒著兒沒落的。 且經過皇叔這件事,文帝越發不放心了,他心里明白三娘什么性子,跟自己在一處的時候,說的那些甜言蜜語,都是哄著自己的,說句挺不樂意相信的話,文帝覺著,三娘根本不在意自己給她的封賞。 文帝深信,這人只要有所好,就能抓住短兒,能抓住短兒,就能有所懼,這是他對付自己那些大臣的手段,可這手段用在三娘身上根本沒用。 三娘有所好嗎,有,就他看,三娘喜歡的無非就是錢,三娘是個貪財的丫頭,從自己給她那幾個金錠子時的高興樣兒,就能知道。 論說貪財是最容易的,可三娘的貪卻不是貪大財,若是貪大財,何至于推三阻四的不跟自己進宮,進宮封了妃,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吃香喝辣,要什么沒有,可她偏不樂意。 文帝先開頭還想不通,最近倒是想明白了,三娘跟旁的女子不一樣,旁的女子要的東西,三娘不稀罕,她的心不再宮里,不在自己身上,至于她的心在哪兒,文帝也不知道,但他就知道她心野,這女人心一野,就不安份,文帝猜不透三娘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卻明白一點兒,自己得看緊著點兒。 攤上這么個不安分的女人,要是自己舍的下也不算什么事兒,偏生自己舍不下,有些事兒明知她是糊弄自己,他情愿裝個糊涂,他是怕真弄清楚了,三娘跟他來個魚死網破,他這個網破了倒沒什么,可他舍不得三娘這條魚,這就是活活的冤孽,或許自己上輩子欠了她,這輩子來還的,不然,怎會弄到如此地步。 文帝甚至都記不清當初見三娘時的樣兒了,就知道,自己一步步退,三娘一步步進,不知不覺,自己就給她逼的退無可退了。 世間的情,男女的愛是什么樣兒,文帝以前不知,現在終于嘗到了滋味兒,說甜卻裹著苦,說苦卻又帶著酸,說酸吧!有時候又辣的你直上火,總之酸甜苦辣摻和在一起,分不清到底兒那個味兒多些。 就這么著吧,文帝掙扎過后,如今也想通了,舍不得就看緊了,就算三娘是塊石頭,早晚也能讓他捂熱乎了,等她進宮,自己多哄著她些,她喜歡出去逛,等入了夏自己攜她去南苑離宮住上兩個月,南苑依著山,林子多,地兒敞亮,射箭,跑馬,打獵,消遣的樂子多著呢,在哪兒住著,想來她不會悶了。 文帝這會兒就像一個戀愛中的小男生一樣,躺在龍榻上睡不著,凈琢磨以后如何如何了,一直琢磨到寅時初,都沒睡著,索性坐起來,喚太監進來伺候著洗漱用點心,預備上朝。 待太監把點心端上來,文帝見今兒的八珍糕做的好,便想起三娘來,跟陳二喜吩咐了一句道:“這碟子八珍糕送去鄒府?!?/br> 后面話兒不用說也知道是給三娘的,陳二喜暗里嘆了口氣,心道,這人就不能跟命掙,別瞧武三娘前頭十幾年的命不濟,可這好命兒在后頭呢,別管能不能得一輩子寵,如今讓萬歲爺這么惦記著,這輩子都值了。 想著這些,陳二喜沒使別人,自己提著點心盒子去了,陳二喜是想以前得罪了三娘,趁著現在多上上好兒,不指望三娘瞧重,就盼著趕明兒進了宮,別給自己小鞋穿。 打了這個主意,陳二喜去了鄒府,到鄒府的時候,天還黑著呢,因鄒瑞上朝,鄒府的大門早開了,看門的見老爺剛走,宮里的陳總管就來了,哪敢怠慢,忙迎了進去,捧了茶上來,使小廝去里頭叫大管家。 大管家正擱后頭庫房里收拾老爺過壽的東西呢,拿出多少,用了多少,丟了多少,碎了多少,都得記錄在冊,趕明兒老爺夫人問起來,拿出明細冊子一看就明明白白了,比他一張嘴好使,再說,如今他也有年紀了,比不得當年,有些事兒剛撂下,轉過眼兒就忘了。 不止這些,還有三娘的嫁妝,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