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7
書迷正在閱讀:三娘、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苗家大院、侯門恩/沈三姐被嫌棄的一生、后發制人
勞最大,明年過年的時候老子給你發一百石蝗蟲,不用謝!”高展明道:“不愁,俸祿先奢著也無妨。如今蝗蟲已捕捉的所剩無幾,再換也換不了多少,李都督已經向朝廷上書請求撥糧賑災,不走你們趙家的道,折子一定能遞到皇上手里。熬到明年春夏,官府的賑災款應該就能到了?!?/br>劉汝康用力拍桌:“你就這點能耐?!老子承認你的計策有點用處,蝗災得到控制,今年的收成應該比去年好些,可也好不了多少,春天老百姓都餓得沒力氣下田種地!撐到夏天,老百姓早就餓死了!”高展明道:“下官正打算向太守大人獻計,是關于官府收糧的,沒有糧食,官府不是還有銀子么?商賈手里不是還有屯糧么?收糧就是!”劉汝康好笑道:“收?你拿什么收?一百五十文一斤白面,就算把你賣了都不夠收!”高展明道:“一百五十文倒也不貴。商賈手中有米,卻不肯賣給官府,就是因為官府出的價太低。要我說,一百八十文一斤收糧食,榜文貼出去,各州的商賈都得把糧食送到我們嘉州來?!?/br>劉汝康驚得直接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什么?!一百八十文一斤白面?!你瘋了?!一兩銀子收五斤半,還不夠一戶人家吃幾天,你的兩萬兩銀子拿出來,才值十萬多斤!你知道嘉州有多少人口?!”每逢饑荒,官府就出貼壓低米價,不許商賈高價賣米,并且以低于市價的價格收購糧食當做賑災儲備,當然也會給商賈一定的好處,譬如鬻米千石可換個胥吏的官職。然而這項舉措對于商賈的誘惑畢竟有限,換來的胥吏職務根本沒有什么實權,大多只是個虛職,便是有商賈愿意以糧食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可一戶人家捐一個官位也就夠了,而炒高糧價能獲得的收益卻足以使他們富得流油,賺夠了錢,去哪里換個好差事不行呢?即便官府明令禁止民間高價賣糧,可是商賈不肯賤賣,百姓又必須要糧食,只能私下偷偷交易,非但不能真正把糧食價格壓下去,還導致因為買賣風險的增大,更加提高了糧價,民間怨聲載道。高展明道:“太守大人,你聽我的,只消把官文貼出去就是了。我保證你收的到糧食?!?/br>“日你仙人板板!”劉汝康拍桌痛罵:“你瘋了,老子還沒瘋!你給老子滾出嘉州!”高展明不急不忙,擦掉劉汝康噴在他臉上的唾沫,從懷里取出當日他和劉汝康畫押的軍令狀:“太守大人,您親自畫押,白紙黑字,只要是下官獻的計,你不問緣由都要用。如今這便反悔了?”他故作惋惜地搖頭,“我原本還敬大人是個言出必行的漢子,沒想到……”劉汝康瞠目結舌。高展明篤定道:“大人,你只要把官文貼出去,其余的,下官自有解決之道?!?/br>劉汝康不可思議。高展明到底哪里來的信心,難道他真打算把自己的家私都拿出來補貼?就算是高家的紈绔子弟,也沒有這么敗家的!高家到底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令人發指吶!劉汝康額頭青筋直跳,咬牙切齒道:“行,你要是收不到十萬石糧食,你提你自己的狗頭來見本大人!”高展明微微一笑,將軍令狀收回懷中,風度翩翩地笑道:“那就請大人盡早把官文貼出去。晚了,只怕官府也要斷糧了。除了高價收糧之外,還請太守大人解除禁令,允許民間商賈自由定價賣糧?!?/br>第五十七章心計有李景若的大力扶持,便是劉汝康一萬個不樂意,第二天嘉州府還是放出了官文,高價收糧,各種稻谷米糧都收,價格幾乎都是往年糧價的數十倍。之前劉汝康還死壓著十八文一斤白面、二十文一石米的價格不肯松,新的官文一出,竟然比剛撤下的收糧舊官文所出的價提高了十倍!民間頓時一片嘩然!官文又允許商賈自行定價賣糧,不再限制,因此一時間民間的糧價被炒到了其高無比的位置,往年一石白米只要一兩銀子,商賈堂而皇之地叫價二十兩;就連粗糠都被叫到了五兩銀子一石。就在高展明想辦法緩解災荒的時候,李景若也沒閑著。嘉州一直為流寇盜匪侵擾,百姓民不聊生,難以正常經營生計。為了打擊流寇盜匪,李景若頒布號令,百日為限,百日之內捕獲盜寇可以抵罪。蜀地的流寇盜匪原本有好幾個陣營,最出名的就是錘子幫鏟子幫,此二幫成立已有數十年,自打去年嘉州開始鬧起了蝗災之后,這兩個幫派迅速壯大,官府三番兩次出兵都難以將其剿滅。這些幫忙們各自獨立,除了搶老百姓的,也會互相搶對方的,之前就一直角逐征斗。再加上高展明治災有方,一些原本迫于無奈落草為寇的盜匪早已有了回鄉的打算,只是由于有罪在身,怕不得善終,才騎虎難下。李景若的新政無疑惡化了這些流寇盜匪們之間的爭斗——只要抓住其他盜匪,自己就可以免罪!有的人為了給自己脫罪而出賣同伙,有的人雖不想重做順民卻害怕被同伙出賣,一時間,盜匪們互相猜忌甚至互相殘殺,勢力迅速減弱。沒半月,原本嘉州最大的幾個盜匪窩都潰散了,鏟子幫和錘子幫的人頭被送到官府,其余匪類死的死、散的散。官府不出一兵一卒,不費一文銀錢,就把嘉州猖獗的匪亂給平息了。高展明得知后,夸贊李景若道:“李兄手段狠厲,在下佩服?!?/br>李景若道:“彼此彼此,高兄也未見比在下心慈手軟,在下就等著看高兄如何大顯身手了?!?/br>李景若身為都督,統轄五州。嘉州的官文一出,李景若立刻讓他手下其他幾個轄地也紛紛公布官文,言嘉州短缺糧食,嘉州太守高價收糧,鼓勵商賈前去賣糧。消息立刻傳開,各地商賈紛紛運糧前來鬻賣。李景若又大開方便之門,凡是運糧來的商販,皆予以放行,發給行商證,并且減低商稅。沒多久,嘉州城人頭攢動,皆是各地聞風而來的糧商。眼看以蝗換糧的行動讓嘉州府的存糧消耗殆盡,劉汝康不住催促高展明:“你到底打算什么時候收糧?官府快沒糧食發了!”高展明道:“唔,蝗災已止,捕蝗換糧的官文也可以撤了?!?/br>劉汝康道:“就算撤了那官文又如何?嘉州府的余糧都不夠給官吏們發俸了,更別提賑災了!”高展明道:“我只說了放官文高價收糧,難道我說過真的要收?”劉汝康大驚:“不收糧你貼官文做什么?”高展明好笑道:“一百八十文一斤白面,五兩銀子一石糠米,若是真照著這個價收糧,別人豈不以為嘉州太守是個傻子?”劉汝康目瞪口呆。我不是傻子,可你是傻子??!高價收糧的官文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