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1
書迷正在閱讀:三娘、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苗家大院、侯門恩/沈三姐被嫌棄的一生、后發制人
交接的時候遺漏了哪份冊文,竟還把她當成御女來冊封。這件事原本并不關他什么事,可他想了一晚上,最終決定借題發揮搏一把。高展明突然起身到李長治面前跪下,道:“此事乃微臣疏忽,微臣有罪,請皇上責罰?!?/br>李長治一怔,在場眾翰林也是一怔。冊文雖是高展明所擬,但他也是完全按照禮部的官文擬的,最終也是禮部審過的,后宮那么多佳麗,連禮部都沒弄清楚,翰林們更不知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才人是何方來路,最后要論罪,也是禮部的罪責,最終定稿的翰林學士還沒說什么,高展明急匆匆往自己身上攬什么罪?李長治也不知高展明是故作姿態還是打的什么主意,冷笑一聲,道:“冊文是你擬的?”高展明道:“是,全是微臣的罪責,請皇上降罪?!?/br>李長治又是一愣。這高展明倒是急匆匆往自己身上攬罪,一點都不推脫,不說皇上恕罪,倒請皇上降罪,這又是想做什么,難道真以為自己不敢降他的罪?李長治道:“你倒說說,你有什么罪責?”高展明道:“臣前日知道此事,立刻回去查了一番,禮部送上來的公文并沒有錯,是微臣當日撰寫冊文的時候一時疏忽,才弄錯了。全是臣一人的過錯,與其他翰林和禮部官吏無關?!彼话l現此事,立刻連夜讓禮部官員換了材料。禮部的官吏原本做錯了事,也怕降罪到自己身上,有人肯替他們背黑鍋,當然求之不得,立刻將自己備份的材料更正了。一旁的翰林學士一驚。他看過禮部送上來的材料,分明是禮部弄錯了,高展明怎么會……然而他不清楚這其中有什么淵源,此時也不敢貿然開口。李長治半晌不語,忽道:“你們下去吧,朕有話要問高翰林?!?/br>蘇瑅莫名其妙地看了高展明一眼,猶豫了一下,到底什么都沒說,率眾翰林謝恩,便退出了大殿。翰林離開后,李長治擯退隨侍的太監和宮女,只留下高展明一人。李長治悠悠開口:“高卿……”頓了頓,喝了口手邊的茶,又不語。高展明道:“臣愿領罰?!?/br>李長治道:“按律……朕該怎么罰你?”高展明道:“罰俸停職,過上一年半載再重新啟用罪臣,興許還來個不降反升?;蚴恰瓕⒆锍纪夥懦鼍??!?/br>李長治一驚,手里的茶險些潑出來。原本高展明主動認罰,他還以為是高家又打什么鬼主意。畢竟此事安國公長子高華尚作為禮部侍郎脫不開責任,興許是想拖個背黑鍋的。然而不過是一個寶林的事,那寶林也沒什么權勢背景,算不上什么大事,高家的人再動動手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就算要罰,也頂多是免除幾個禮部胥吏的官職,再罰禮部尚書和禮部侍郎幾個月的薪俸,根本不可能對高華尚和高家造成什么動搖。更何況高展明作為高家嫡系子弟,就算要棄軍保帥,他也不會是那個被棄的軍。這高展明裝腔作勢出來領罰,李長治本還以為他是故作姿態,可是他居然說……外放?!他現在可是高太后面前的紅人,在朝上混的風生水起呢!李長治不由坐直了身體:“外放?你想出京?”關于這件事,高展明想了很久。他留在京城中,就是在高家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兩頭不討好。而且高嬙根本不重視他的政見,也沒打算啟用他的那些新法,只想著怎么排除異己,鞏固自己的權利。他做京官,少說再混個十年八載才能真正有實權,到時候高太后年紀越來越老,萬一身子骨撐不住,讓別的新興勢力一擠兌,他又該如何自處?倒不如外放出京,品秩和地位自然是比不上京官了,可是山高皇帝遠,他的話語權還能大些,且不受掣肘,先從小地方開始慢慢推行他的政法,若有成效,再被召回京城,他能做的事情也就多了。高展明想到這里,抬起頭看了眼李長治,輕聲道:“皇上難道不想將微臣派遣出京?想讓微臣留在宮里,留在翰林?”李長治吃驚極了。他當然恨不得早點將高展明趕出京城去,別在他面前晃悠。在他眼里,高展明就是高嬙的一條狗??墒歉咛笤趺瓷岬米约旱墓冯x開呢?難道高展明得罪了高嬙和安國公?李長治沉吟片刻道:“太后是什么意思?”高展明道:“重要的,是皇上怎么想?!?/br>李長治失笑。不得不說,高展明的這話他愛聽。他道:“那你又是怎么想的?”高展明道:“臣不想得罪太后,更不想得罪皇上。臣若說,臣也有野心,皇上信嗎?”李長治又驚訝。難道高展明先前做的事,并不是心甘情愿的?野心又是指什么?高展明道:“皇上,臣知道在皇上眼里是怎么看待臣的。臣說出來,皇上也許不信,可臣的父親早逝,母親……唐家也早就在十年前的爭斗中失了勢,臣雖在高家宗學念書,卻被人稱作‘獨孤貧’,臣自小在宗學中便是被人欺凌長大的。太后和安國公的確為臣頗多照拂,每年資助臣府上一筆財務,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臣一直感念皇上和太后的恩情,寒窗苦讀,就是為了有一日能夠報效國家?!?/br>李長治沉默。高展明的事情,他先前也聽說過一些,好像有哪一年太后想讓高展明到安國公府上養著,最后卻沒有成行,似乎是高展明自己拒絕了。不過高展明究竟是什么處境,他在深宮中自然是不知道的,在他眼里,高家的那些子弟都是一個德行,尤其科舉的時候高太后明明白白暗中助力幫了高展明,他便覺得高展明一定是依附高嬙的。難道其中還有別的隱情?李長治道:“你當真想出京?”高展明暗暗嘆氣,重復道:“重要的是皇上怎么想?!?/br>李長治猶豫再三,終于忍不住問道:“你當日,究竟為何要參加科舉?”高展明道:“只是臣的一些執念罷了。臣不瞞皇上,在臣參考之前,太后私下里的確和臣說過,有意征召臣入朝為官,是臣一意孤行參加科考??婆e舞弊一案,臣事先毫不知情?!?/br>李長治又不語。高展明所言,他并不知該不該信,可看高展明的神情,倒是有幾分誠懇的。假若高展明要出京是高嬙的主意,那高展明大可不必攬下這些過錯,高嬙隨意想個理由把高展明派出京城去也就是了,他若不是因罪責被外放,還能撈一份更好的官職。李長治低聲道:“你若留在京城中,為朕……”高展明打斷道:“臣感念皇上和太后的恩情,有心報國?!边@話的意思,便是他哪里也不想得罪了。他就算不幫高太后辦事,也絕不可能幫皇上去對付高家。李長治嘆氣。他竟能體會出高展明的身不由己,畢竟他自己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