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4
書迷正在閱讀:三娘、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苗家大院、侯門恩/沈三姐被嫌棄的一生、后發制人
之中熬出頭了。世族權貴,并非沒有考慮民生大計的,可許多皆是紙上談兵,他們頒布的政令,不接地氣,不切實情,往往弄巧成拙,有時明明是為了百姓,卻弄得民不聊生。但寒門士子不會,他們做事,往往更加小心謹慎,切合實際。畢竟他們是從民間出士的,對民情也更為直觀了解。而我看你的文章,全不浮躁,關心民生,又嚴謹小心,全不像是在大宅子里關了十幾年的貴族少爺?!?/br>高展明道:“李兄乃是皇族子弟,無論是權貴還是寒門,李兄的見解都如此透徹,愚弟實在佩服?!边@話便有些諷刺的意思了。李景若出身比他更高,既然李景若能夠知曉的,他又為何不能知曉?李景若微微挑眉,但笑,只作沒聽出高展明的言外之意,道:“出了香山那事,想必皇上和太后也都看了你的文章,你如今已頗有名氣,想必過不久,朝廷便會下詔征你出士了吧?!?/br>高展明猶豫了片刻,道:“我會參加科舉?!?/br>李景若一怔:“你要參加科舉?”他心思略轉了轉,便大致猜出是怎么回事。高展明的語氣十分肯定,看來他已確定要參加科舉了。想必在此之前,皇帝或太后已經給高展明透了消息,要召他出士,但高展明拒絕了。若不然,高展明不知朝廷是否征召,又如何篤定自己會參加科舉?李景若的眼睛頓時亮了:“理由?”高展明道:“朝廷舉行科舉選士,又有什么理由?”李景若哈哈笑道:“有趣,實在有趣。君亮兄弟,我每一次見你,你都能給我驚喜。我可真是越來越喜歡你了?!?/br>兩人乘坐的小舟順著御河往下游飄去,路過的岸邊可見百姓們生活的景象,女子們正蹲在河邊搓洗衣物,見河上有兩位如此清俊的青年乘船駛過,一時都放下手中的活計看呆了眼。有那大膽的,向著李景若和高展明暗送秋波,高展明挪開視線,只作不見,李景若卻大方地回以點頭微笑示意。“呀!”突然有一名女子失聲驚叫,竟是她一時走神,手中正在搓洗的帕子竟然順著河水飄走了!那女子著急地用搓衣棒勾動飄走的帕子,卻將那件帕子越推越遠,最后竟飄到了李景若的船邊。那女子叫道:“公子爺,幫奴家撿撿那條帕子可好?”李景若伸手將帕子撈了起來,小心地絞干帕子上的水,可是絲帕太輕,他的船已飄出一段距離,無法再靠岸將帕子還回去。那女子看著李景若,臉上已飛紅兩片,朗聲喊到:“敢問公子家住哪條巷子?”李景若道:“在下非京城人士?!?/br>那姑娘一怔,臉上不由閃過一抹失落之色,卻聽李景若問道:“敢問姑娘家住何處?”那姑娘又重新打起精神,喊道:“南鑼鼓巷子東面第二戶人家便是我家?!?/br>李景若點頭示意。一旁洗衣服的女子們聽了這二人對話,對嬉笑著推搡揶揄那丟了手帕的姑娘,那姑娘臉色早已漲紅,匆匆收拾了衣服便跑了。高展明忍不住問道:“你打算親自去還?”李景若好笑道:“什么事,也值得我親自跑一趟。一會兒上了岸,差一名小廝去跑一趟不就是了?!?/br>高展明揶揄道:“那姑娘可要傷心了?!?/br>方才兩人總是在說著高展明的事,難得有了這個機會,高展明便將話題引開,問李景若道:“李兄今年多少年紀了?”李景若道:“虛歲也該二十三了吧?!?/br>高展明道:“李兄至今還未成親么?”李景若聳肩。高展明玩笑道:“我見李兄身邊桃花朵朵,便沒有一朵值得采擷的么?還是李兄寄情山水,早已超脫紅塵之事?”李景若道:“女子所求的,乃是一生安穩,我可給不起,便不禍害人家姑娘了?!?/br>高展明道:“李兄沒想過定下來?你打算繼續游山玩水?”李景若道:“定,是早晚要定的。我如今便如水上飄萍一般,是沉是浮,尚未可知?!?/br>高展明微微吃驚。李景若這話,若是有心去解,似乎是話里有話了。他一介皇族子弟,即便放棄世子的身份,也是富貴一生,他便是寄情山水,亦不是什么傾家蕩產的愛好,漂著便漂著,如何竟談得上沉???究竟是他一時失語還是……高展明頓了頓,問道:“難道沒有人愿意與你一起漂嗎?”李景若笑道:“便是有,也要入得了我的眼才是。我不求妻妾子女成群,此生唯求有一人,知我懂我,愿與我比肩而立,此生足矣?!?/br>高展明聽罷沉默良久,端起酒壺倒滿了兩杯酒,舉起酒盞道:“李兄,我敬你,愿你早日能找到你的意中人?!?/br>李景若輕輕碰了碰他的酒盞,道:“我也祝君亮兄早日完成心中抱負?!?/br>高展明與李景若閑聊了許久,直到黃昏之時小舟才在岸邊停下。兩人上岸后,高展明道:“李兄,你明日幾時離京,愚弟來送你一程?!?/br>李景若道:“我明日一早便走了,你不必相送。我有預感,不用太久,我們還會再見面的?!?/br>高展明抱拳道:“那我就等著與李兄再次相會了?!?/br>李景若笑道:“后會有期?!?/br>高展明道:“后會有期?!?/br>第三十九章太后贈禮翌日一早,李景若就離開了京城。高展明回去之后,便更加努力讀書了。由于前段時間高展明出了不少風頭,就連太后都召他入宮,又不曾聽聞太后為難他,學中便開始流傳高展明得到太后賞識將要受到提攜的流言。這些子弟們雖是富貴出身,可畢竟家族龐大,家里光是嫡子嫡女就有六七個,更不提庶出的,便是父祖再得權勢,分到他們身上,也未必還剩多少,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仰仗門蔭入士的。因此他們都會巴結出身更高的,為自己將來的仕途謀利。聽說高展明要被征召的流言,不少人都來巴結他,原本看不起他的那些人雖是恨得咬牙切齒,卻終究無可奈何。晚上高展明去李綰那里看書。近來高展明非常用功刻苦,每天風雨無阻,總是挑燈夜讀到深更半夜才回屋睡覺,李綰也覺奇怪,趁著高展明向他請教的問道:“你近來如此用功,可是上一回從太后那里得了消息,你要被征召入朝了?”高展明既然已拒絕了高嬙的征召,因此他不會再將此事說出去,只道:“恩師,我想參加科舉?!?/br>李綰奇道:“你要參加科舉?”他以為是太后和皇帝今年沒有征召高展明的打算,而高展明又想早點離開宗學入士,便道,“孩子,你的文章許多朝中官員都看了,不少人都很欣賞你。如果你打算明年入士,我可以找幾個過去政事堂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