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書迷正在閱讀:三娘、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苗家大院、侯門恩/沈三姐被嫌棄的一生、后發制人
再睹姑娘芳容啊?!?/br>另一位名叫賈滸的弟子道:“李蘭姑娘?我也聽說過你的大名,聽說你的詩詞是一絕,不如你現作一首詞唱來讓爺們聽聽?!?/br>李蘭笑道:“諸位爺們都是見多識廣、才高八斗之輩,奴婢怎敢在諸位面前獻丑?不過諸位爺想斗個樂子,奴有個提議,只是不知爺們肯不肯賣奴這個面子?!?/br>四周一片起哄聲。高展明的目光投到了這個名叫李蘭的女子身上。他先前打算請風華樓的女伎班子為眾人表演的時候就聽說過,李蘭是風華樓的花魁,京中多少子弟為她豪擲千金只求美人一笑。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只見她柳眉如煙,目黑如漆,齒白肌瑩,不過略施粉黛,卻要更勝過旁人濃妝艷抹萬分。有子弟大聲叫道:“說來聽聽!”李蘭摘下頭上別著牡丹花的發簪,俏皮地笑道:“奴今日不作詩,卻想要聽詩。奴斗膽定個題目,今日是高二爺做東請諸位和奴婢們共度佳節的好日子,詩的題目便限定于今日所見所聞。先說好,奴才疏學淺,諸位爺們做的詩好不好,奴不敢妄加點評,可誰的詩最討奴喜歡,奴便將這支牡丹發簪贈予他?!?/br>這李蘭是風月場里走慣了的,最會挑起男人情緒。這些子弟們年少氣盛,被她一笑已笑酥了半邊身子,紛紛應和,不一會兒就有好幾個人念出幾句亂七八糟的詩來。有的作詩論端午,有的論美酒,有的論美人,因是臨時所作,韻也不押了,句子也不工整了,有人甚至連字數也湊不上。每有人念一句詩,李蘭便拊掌稱好,或點評幾句,卻始終捻著手中的牡丹發簪不動。高華崇不緊不慢道:“蘇翰林,聽說你的詩文是極好的,不如你也作一首,令我們長長見識?!?/br>蘇瑅淡然道:“高二爺見諒,我今日未有詩興,只怕做不出什么好詩,便不令諸人見笑了?!睂崉t他只是不屑于與這班子弟玩耍罷了。此地屬他年紀最長,他還是朝廷欽命的翰林學士,卻與一班年輕的權貴子弟們為了一個女伎斗詩,實在自降身份。高華崇也不為難他,只是嗤笑了一聲。就在此時,高天文搡了一把高展明,輕聲道:“君亮,你的詩文一向不錯,你可要試試?”第二十章滿堂彩高天文搡了一把高展明,輕聲道:“君亮,你的詩文一向不錯,你可要試試?”高展明握著酒盞不語。那邊的李景若笑道:“即是美人贈花,在下說不得也要爭一把。便是做的不好,也請美人看在在下的一片赤誠之心上,將手中牡丹贈與在下?!彼烈髌?,道,“素霓羅裙珠翠香,玉容曼妙美人妝。不知天籟緣何處,原是蘭花美嬌娘?!?/br>李蘭聽罷以牡丹花掩嘴笑道:“呀,這位公子好甜的嘴,叫奴家這顆心砰砰直跳,羞煞人了。這朵牡丹……”欲語還休地將手中的牡丹發簪向李景若所在的方向遞了遞,卻又并未送出去。周圍的子弟們紛紛起哄:“李蘭姑娘,你還沒有喜歡的嗎?”“你的牡丹花到底打算送給誰?”李蘭抿嘴一笑,道:“還有哪位公子爺愿意一展詩才,令奴婢長長見識?”此時已沒幾人作詩了,剩下的要么根本不愿作詩,要么絞盡腦汁也憋不出兩句話來。李蘭扭捏地扯了扯衣擺,道:“既如此,那奴婢……”“李蘭姑娘?!备哒姑鹘K于開口,微笑道:“在下思慮良久,也作出一首詩來,請姑娘不要見笑?!?/br>“哦?”李蘭挑眉,“公子爺的佳作,奴婢洗耳恭聽?!?/br>高展明一開口,四處便一片喝倒彩聲。一個名叫高俊的子弟笑道:“喲,今天真是個好日子,兔爺也動了凡心?李蘭姑娘你好大的魅力!”眾人聽了高俊的話,都哄笑起來。高展明皺眉,正待張口反擊,卻聽那邊李景若驚奇道:“兔爺是什么?是夸贊別人相貌白凈清秀,脾氣溫婉的詞嗎?李蘭姑娘確實好魅力,叫這一船的公子爺們兒都動了凡心,連在下在內,原來我們都是兔爺?有意思?!?/br>此言一出,方才嘲笑的眾子弟們臉上全都僵了,但礙于李景若的身份,只能敢怒不敢言地暗中用眼刀丟他。高展明險些笑出聲,而坐在李景若身邊的蘇瑅亦忍不住勾了勾嘴角,用酒杯掩過去了。高展明看向李景若,李景若悄悄對他眨了眨眼,又一本正經地看女伎去了。李景若走遍大江南北,見過的風土人情多了,高展明不信他不知道兔爺這詞究竟是什么意思。他明擺著是有意幫自己解圍,只是嘲諷的時候將他自己也嘲諷了進去,因此旁人便是發怒也不好說什么,只能當做他是真的不懂。如此看來,這李景若倒不像他表現的那么單純了。高展明收回視線,微微一笑:“在下獻丑了?!彼辶饲迳ぷ?,吟道,“小生廿載京城住,何事無緣遇李蘭?!?/br>他念完這兩句詩,并未急著接后面的,于是吵鬧的船艙漸漸安靜下來,幾十雙目光都盯在他身上,等著他繼續念完后兩句詩。高展明不急不忙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放下杯盞,這才悠悠吟道:“恰似四月洛陽游,不見國色真牡丹?!?/br>高展明四句詩念完,艙內還是一片寂靜。片刻后,李景若率先鼓掌喝彩:“好!好詩!”李蘭說的規則是誰作的詩最討她喜歡,她便將牡丹送給誰,詩的題材可以是今日所見所感的一切。做了詩的眾子弟,有的把題材定在端午節日上,有的夸贊今日的酒水食材,也有人歌頌女伎的表演,可是專門為李蘭一人作詩的就只有李景若和高展明兩個人了。李景若整首詩都在夸贊李蘭的美貌、穿戴和歌舞,用詞旖旎卻難免過于堆砌辭藻了,而高展明則未指李蘭一字,卻將她比作四月洛陽的牡丹花,也正應了她手中的牡丹花發簪,且用字平易通俗,卻又不失高雅情趣。洛陽乃是著名牡丹花城,有詩云“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此贊美著實勝過李景若所的“玉容”“曼妙”“美嬌娘”等詞千萬倍了!不僅如此,高展明的這首詩聲韻和諧,以李蘭的名字為韻,作得極巧,無論如何都是今日所有詩中最出彩的一篇了!高天文也跟著鼓起掌來:“妙!”就連蘇瑅都微微點了點頭。船艙里,四處稀稀拉拉地傳來幾聲喝彩道好聲。高展明的這首詩好,是不喜歡他的人也無法否認的。只是總有些人小氣,吝嗇自己的贊美罷了。李蘭聽罷詩呆了片刻,臉上竟飛紅一片,此時不再是扭捏作態,而是當真羞澀了。她終于不再等其他人作詩,起身上了二樓,將手中的牡丹發簪遞給高展明,笑道:“諸位爺的詩都是極好的,可奴先前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