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書迷正在閱讀:陛下,那顆蛋蛋愛上你了、重生之為愛包養、重生第一權臣、三娘、月白如紙、醉解蘭舟、花朝月夕、寵宦、空蕩蕩的愛、正當我被測出五靈根時
州是林杏給自己選擇的逃跑圣地,豫州如今瘟疫肆虐,雖說有一定危險性,但機會也多,大疫之時,人命是最不值錢的,死一個太監有什么新鮮。 眼瞅進了豫州地界,旺財從包袱里翻出一個荷包遞給林杏:“奴才出來的時候,萬歲爺特意交代,進了豫州地界兒,一定把這蘇合香的荷包給公公戴著,這東西開竅辟穢,能防瘟疫?!?/br> 林杏點點頭,變態對自己還算不錯,接過來拴在腰上,往兩邊看了看,淮水正從豫州過,若風調雨順,豫州倒真是個好地方,。 可淮水一發就成了一片汪洋,水過了就會滋生瘟疫,這是常識,在現代,舉凡汛期都會提前做好防護準備,把低洼地方的百姓都遷出來,等洪水過去,第一件事就是消毒,一天三遍的消。 現代人已經有了衛生防護意識,所以瘟疫已經不太可怕,只要應對及時,不可能有大面積的死亡。 而古代卻不一樣,老百姓衛生觀念薄弱,洪水一過,跟著便是瘟疫橫行,沒有對策,得不到控制,往往一村一村的死人。 為了避免疫情蔓延,豫州各個出口已經被朝廷的官兵嚴加封鎖,雖有些不人道,卻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瘟疫傳播太快,一旦大規模的災民流散各地,引起全國大范圍傳播,到那時就再難控制了。 已臨深秋,蕭瑟的秋風卷著一股子腥臭刮過來,林杏忍不住掩住口鼻,官道兩邊的樹都是光禿禿的,走了幾天也沒看見一片樹葉,估計都讓老百姓吃了。 老百姓都是指望著老天過日子,一發水地里的莊稼沒了,家也沒了,餓急了眼,有什么是什么,樹葉,樹皮,甚至觀音土,只要能填肚子的都是好東西,路邊隨處可見森森白骨,尸體在秋陽下曬著散發出一陣陣的腐臭氣,招了不少蚊蠅繞著轉。 一開始,林杏還讓侍衛幫著掩埋,這般曝露在外,是滋生細菌疾病的源頭,后來實在太多了,要是挨個掩埋,怕這輩子也到不了壽春城。 林杏嘆了口氣 ,到了這里,人命比螻蟻還不如,當官的,當兵的,當差的,眼里盯著的只有銀子,人命算什么,虧的御廚大比之后,那個豫州的巡撫還有臉歌功頌德,說朝廷的賑災糧款到的及時,加上御賜的神仙粥,瘟疫已經控制住了,這活打了臉。 歷來當官的都有一套官場秘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欺上瞞下,搏一個荷包鼓鼓家財萬貫就成了,至于老百姓活不活的了,當官的才不管呢。 所以才說草民,草民,賤如草芥,這就是老百姓,也難怪人人都想當官,當了官就不是草民了,哪怕之前受過再大的苦,也都丟在脖子后頭去了,眼望見的都是富貴名利,什么壞事都干的出來。 林杏一直以為自己的心夠冷,夠硬了,可見到這么多死人,依然有些扛不住,最后下令什么都別理會,盡快趕往壽春城。 林杏知道,只有找到破解瘟疫的方法,控制住瘟疫蔓延,才不會再死人,在當官的眼里,人命賤如草,但在她眼里,人命卻是最珍貴的,也之所以,她嘴里說的再狠,也沒真正殺過一個人,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東西,這輩子都不可能改變。 河道總督衙門正在壽春,河道總督管的是河道,地方賑災卻不歸河道衙門管,所以,看到馬車停在河道總督衙門前,林杏不禁愣了愣 :“怎么上這兒來了?” 旺財道:“瘟疫鬧得大,孫大人他們如今都住在城東的報恩寺,哪兒臨著惠民藥局,萬歲爺怕公公跟那些太醫在一起住不慣,就交代奴才把您安置在河道衙門杜大人府上,好歹也比報恩寺舒坦?!?/br> 林杏皺了皺眉:“要找舒坦,咱家跑這兒來做什么,咱家也不是來游山玩水的,咱家是來治瘟疫的,在河道衙門算怎么回事兒,就去報恩寺?!?/br> “這……”旺財一猶豫就挨了一腳:“快點兒,別惹到咱家性子起來,把你踹到死人堆里去,想要命都難?!?/br> 旺財汗都下來了,知道這位的性子說一不二,最是難惹,忙吩咐外頭去報恩寺?!?/br> 林杏在馬車里看了他一眼:“旺財,萬歲爺還吩咐了什么?你是不是一塊兒跟咱家說說?!?/br> “那個,萬歲爺就吩咐奴才好好伺候林公公,若公公有什么閃失,我們這些人的腦袋都甭要了?!?/br> 林杏點點頭,果然是變態的風格,看守嚴密,連落腳的地兒都替自己安排好了,林杏又不傻,一旦住進河道總督衙門,還跑個屁啊,還是報恩寺好,人多事雜,等回頭尋個機會就能跑路。 報恩寺是千年古剎,占地頗廣,佛門清凈地如今已變得人滿為患,臨著壽春古城的東門一直到報恩寺的山門外,搭了有一里地的席棚,里頭用門板搭的大通鋪上擠的都是病人。 林杏不等到報恩寺就下了車,旺財要勸她,給她替踢到了一邊兒,林杏從第一個席棚開始挨個看里頭的病人,心里基本有了底。 到報恩寺的時候,看到廟門口有數口大鍋,鍋下燒著火,正熬藥湯子呢,藥氣騰騰,聞著都讓人惡心,孫濟世帶著幾個太醫正在旁邊兒指揮著往鍋里倒藥加水。 孫濟世比出京的時候,整整瘦了兩圈,都嘬腮了,一看看見林杏忙丟開手里的藥跑了過來:“接著皇上的諭旨,我可是高興了好些天,就盼著你來呢?!?/br> 林杏掃了眼后頭幾個太醫,一個個捂著鼻子跟大爺似的,躲著席棚子八丈遠,眼里一陰,就說這些太醫都是靠不住的,在宮里天天的混吃等死還罷了,跑這兒來還想偷懶,都他娘欠收拾。 孫濟世:“你剛過來可去了席棚?” 林杏點點頭嘆了口氣:“神仙粥并不對癥啊,神仙粥的功效說到底就是發散風寒,對癥的是風寒而起的癥候,剛咱家過來挨個看了看,卻并非風寒瘟病,病人的病癥不同,忽冷,忽熱,冷起來打擺子一樣,熱起來又高燒不退,出了大汗之后卻又稍見安穩,且唇鼻之處可見皰疹,以在下來看,此并非風寒瘟病而是瘧疾?!?/br> 孫濟世臉色變了變,林杏說的這些癥候他也都知道,卻沒往瘧疾上想,因瘧疾多生于暑熱之時,如今已是深秋,怎么可能是瘧疾,但仔細想想,果真于瘧疾的表癥吻合。 若真是瘧疾,可麻煩了,瘧疾直到如今也沒有行之有效的對癥之法,且傳播極快,致死率高,怪不得,這次豫州大疫短短數月就死了這么多人,忙道:“我這就去翻看醫書找破解之法?!?/br> 林杏眨眨眼,一把拽住他:“孫大人您真的假的啊,這都什么時候了,還有功夫翻看藥書,救人要緊?!?/br> 孫濟世忽的眼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