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4
書迷正在閱讀:透明海、深海有光、sao年,你節cao掉了、不上道、陳言筆墨、杏林春暖、陛下,那顆蛋蛋愛上你了、重生之為愛包養、重生第一權臣、三娘
的功勞就歸了官府,這簡直就是個天大餡餅兒,掉了下來,直接砸到了季公明頭上。 安然本想留周泰吃飯,周泰卻說怕廚藝學院那邊兒出差錯,忙著走了。 安然見自己男人面有倦色,想從回冀州他一刻都沒得閑,便叫人預備熱水,推著他去沐浴。 安嘉慕從浴房出來,又去瞧了兒子,這才進屋,問起小月兒的事,安然大致跟他提了提,安嘉慕點點頭:“到底是周家的孩子,養在咱們府里也不是不好,只怕你看顧不過來?!?/br> 兩口子說了會兒話就安置著睡了,轉過天一大早,匆匆吃了幾口飯,安嘉慕就趕往城外去了,安然知道,他是去廚藝學院,那不是一兩個人,更不是十個八個,那是上千的難民,一旦有差錯,就是難以收拾的大麻煩。 安然不免有些自責,仿佛自從遇上自己,這男人就開始不斷幫自己收拾爛攤子,解決問題,沒過過一天消停日子。 正想著,仆婦快步進來:“大夫人,大總管叫您出去瞧瞧,府門外來了十幾個廚子,說是從蘇州逃過來的,非要見大夫人不可?!?/br> 安然愣了愣,蘇州來了,忙走了出去。 劉喜兒看著這些人發愁呢,要真是一位兩位,府里安置下也就是了,這一下來了十幾位大廚,還帶著徒弟,往哪兒安置啊。 而且,既識得大夫人,又是蘇州來了,想必都是有名號大廚,橫是不能讓這些人打雜吧,自己實在解決不了,這才叫人進去回大夫人。 安然出來一看,真都是熟人,以松月樓的廚子為首,都是江南廚行里鼎鼎有名的大廚,只不過比起當初,如今的他們實在有些狼狽。 一見安然,這些廚子呼啦啦跪了一地:“安姑娘,您就幫幫我們,留我們在府里打雜也成啊?!?/br> 安然忙讓劉喜兒把人扶了起來:“各位都是安然的前輩,安然可當不起前輩們這么大的禮?!闭f著笑了一聲:“之前籌備廚藝學院的時候,安然還在想,若能請動幾位前輩來冀州教學生就好了,如今雖廚藝學院還未招生,不過卻安置了不少難民,也不能天天吃青菜rou粥,我這兒正發愁,從哪兒調去幾個廚子幫忙呢,不想前輩們就來了,不知前輩們可否幫忙?” 幾個人忙道:“姑娘菩薩心腸,多虧姑娘收容,我們這些逃難來的,才得了一條活路,更何況,幫的本來就是自己的老鄉,自是應該的?!?/br> 安然:“那就委屈各位前輩了?!苯袆⑾矁号扇祟I他們去廚藝學院,交給大老爺。 安然昨兒就跟周泰商量了,青菜rou粥只能應急,這么些人若天天吃粥,也不像話,安然本想把廚藝學院的食堂提前開放,卻沒這么些廚子。 安記酒樓的廚子莫不是一個蘿卜一個坑,即便抽調,也就只能抽調出兩三個來,供應這么多人吃飯,兩三個廚子哪成,所以,安然剛才跟這些大廚們說委屈他們了,這些人都是江南名廚,在江南都是各館子恨不能供起來的人物,讓這些人做大鍋飯,的確是屈才了。 但安然一時也想不出別的法子來,好在這些人通情達理,不然,即便嘴上不說,心里不定怎么罵自己呢。 這些逃難來的老百姓,也沒說白吃白喝,緩過來之后,除了那些進城尋差事的漢子,好些婦人也都主動幫忙。 有了這些人,不僅沒把廚藝學院的裝修進度拖慢,反而變得飛快,不過一個月的時間,就把廚藝學院各處收拾的井井有條,這件事連安嘉慕都沒想到。 不過,最樂的還是冀州知府季公明,因為安家出錢,出力,出地方,安置了數千災民,別的州府可沒這么好的事兒。 冀州府的安生太平,很快就被皇上所知,龍心大悅,特意下旨表彰季公明,把季公明高興壞了,捧著圣旨,差點兒樂成癲癇。 心說,什么是運氣?這就是運氣啊,冀州府別看不是最富裕的州府,可有安家在,自己何愁不升遷啊,估摸等大軍凱旋,就有信兒了,自己得好好的準備。 一旦大軍凱旋,江南的任上可都是空的,抓住這個機會,自己說不定能謀個江南的官兒當當,這人的運道真難說,都知道江南富庶,乃是魚米之鄉,之前江南的官那可都是搶不上的肥差,誰想,這好端端的寧王跟上官義就反了,江南那些官都不知殺了多少,不然,也沒自己什么事兒。 雖說剛打了仗,也不怕,只要一兩年就能緩上來,而且,越是這時候才越是顯得自己的本事不是嗎,他早就想好了,就去蘇州,哪怕這場仗打的再慘,只要有雅舍,有安家,就什么都不用愁。 季公明算計的不錯,朝廷的平亂大軍,雖說打的旗號是岳錦堂,其實是武驍帶兵,武驍這個人雖出身草莽,卻是個難得的將帥之才,熟讀兵法,用兵如神,加之朝廷的正規軍,對陣寧王那些烏合之眾,根本就不堪一擊。 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剛進八月,便攻破了被叛軍所占蘇州城,拿住上官義,寧王畏罪,在他的寧王別院中服毒自盡,一場叛亂短短數月之中便消弭無形,大軍凱旋而歸,江南百廢待興。 太平了這些逃難出來的老百姓,也開始返鄉,冀州也是一樣,陸陸續續的往回返,南下的客船,停在運河灣,天天都是烏壓壓的一大片,碧空帆影,長空秋色,盡是離別依依。 那些江南的大廚也走了大半,為此,劉喜兒還說這些人不知感恩,不都答應留下了嗎,怎么現在說走就走。 安然卻不以為意,當初自己之所以那般說,也是為了給這些人面子,即便淪落至此,畢竟是有名的大廚,若不給個合理的緣由,讓他們做大鍋菜,實在有些說不出口。 而且,雖說自己一再說廚行不該分南北,卻畢竟有南北菜系,從食材到烹飪手法都大為不同,這些人在冀州,短時間待著無所謂,日子長了,肯定不習慣的。 江南既是他們的故土,又如此的美,皇上還總想下江南呢,更何況,人家本來就是土生土長的江南人,走了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也有留下來的,松月樓的兩位大廚都留了下來,他們雖也不大能適應冀州的氣候,但想著自己年紀畢竟大了,即便回去,還能干幾年,倒不如留在這兒教學生,當了一輩子廚子,臨老混個先生,也算光宗耀祖了。 加上安然給的待遇相當優厚,除了工錢,并不比當廚子差之外,還給他們每家安置了院子,就在廚藝學院旁邊不遠,臨著那個老大水泡子,蓋了不少小院,水邊移了垂柳,乍一看,倒是頗有幾分江南之風,能在這樣的地方養老,也算造化了。 這一個多月,安然兩口子可忙壞了,廚藝學院的工程,越到收尾的時候,越瑣碎,而且,難民前腳一走,冀州府還沒清靜幾天,又熱鬧了起來,因為廚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