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4
書迷正在閱讀:透明海、深海有光、sao年,你節cao掉了、不上道、陳言筆墨、杏林春暖、陛下,那顆蛋蛋愛上你了、重生之為愛包養、重生第一權臣、三娘
想躲,卻想起他是要跟自己說話,這才未動,手被他抓住的一瞬,安然清楚的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那般急促,撲通撲通,仿佛成了什么故障一般,好容易退下去的熱浪又沖了上來。 費了很大力氣才感覺出他在自己手心里的寫的什么,他寫的是:“你希望我不回來嗎?” 自己怎會希望他不回來,若真如此,哪會這般,卻又不知該怎么回答,說希望他回來,貌似跟表白也差不多,說不希望又實在違心,沉默良久,低下頭盯著他的靴子愣了愣。 他的靴子上都是泥水,仿佛長途跋涉回來的一般,不禁問道:“你去了哪兒?” 梅大在她手上寫了兩個字,安然抬頭看著他:“你去了京城?!?/br> 梅大點點頭,近了,安然才發現他身上風塵仆仆,不知趕了過少路,外頭的衣裳都被雪水浸透了,安然忙推他:“你快去換衣裳,我給你煮姜湯,這么冷的天,寒氣入內可要病了?!?/br> 梅大低頭看了看她,在她手上寫:“等我?!鞭D身回了他的院子。 不知是不是自己想多了,安然總覺梅大最后寫的這兩個字,頗有些曖昧的意味,摸了摸自己的臉,仍有些燙,不禁搖頭失笑,自己真成十六的少女了啊,一個三十的大齡女青年,竟然還會臉紅心跳,不是真實的體驗了一回,打死安然也不信。 邁步去了灶房,把斗篷脫下來放到一邊兒的板凳上,想梅大大老遠趕回來,必然沒來得及吃飯,倒不如做碗湯面給他。 想好了,便開始和面,面條切的細一些,進沸水打個滾撈出來,兌上熬得nongnong的高湯,多放些姜絲與胡椒粉,香醋,再點兩滴麻油,裝到青花的大海碗里,燙兩顆菜心放到上面,再煎一個荷包蛋,一碗家常的姜絲酸辣面湯就做好了,熱氣騰騰,酸辣適中,下雪天吃這個最好,暖身暖胃。 灶房里的火一悶上,便有些冷,安然想了想還是讓梅大去自己屋吃,說這話的時候,安然還頗有些不好意思,總覺得自己這么做有些勾引之嫌,卻又想梅先生前兒來了,也是在自己屋里坐的。 齊州冬天冷,安然又不習慣點炭火盆子,便只能燒炕取暖,堂屋里冷的坐不住,只能進里屋了,而且,齊州的風俗,來了客大都讓到炕頭上,一個是暖和,二一個也是表示親熱之意,老百姓家里都如此,自己再糾結,反倒顯得心有齷齪。 梅大沒有一絲不自在,直接進了安然的屋子。 富春居雖有江南院落之形,卻因為氣候的原因,屋里不得不盤火炕,如此一來,便有些不倫不類,但安然卻喜歡,就像南北廚子之爭一樣,誰規定南派廚子就一定要做南菜,北派廚子做了南菜又如何,兼納并蓄才能創新發展。 梅大吃飯的樣子雖然快,仔細看卻發現頗有幾分優雅之態,只不過,熱氣蒸騰熏在他的面具上,看上去有些別扭。 安然本想張開讓他摘了面具,又覺不妥,只能忍著,他吃完了,仍把碗收拾進灶房洗了,安然把暖壺子里的茶倒了一杯遞給他。 她不說話,他也不說,屋里一時異常安靜,只聽見外頭簌簌的落雪聲,不知過了多久,梅大拉她的手過去寫了幾個字:“想不想出去走走?” 安然愣了愣:“去哪兒?”話音剛落就被梅大拖了出去,到了側門外,安然看見外頭拴著一匹高頭大馬,還沒回過神來已經被梅大舉上了馬背。 安然嚇了一跳,急忙抓住馬鞍,所有的運動里,唯有騎馬是安然死也學不會的,林杏兒說她是笨蛋,這么簡單的事都學不會。 安然卻不覺得自己笨,人嗎各有擅長,哪可能十項全能,比騎馬自己是輸給了那女人,若是比攀巖爬山,一百個林杏兒都不是個兒。 不過馬還真可怕,之前騎驢沒覺得如何,可驢子跟馬哪里一樣,驢子溫馴矮小,而且,自己坐在驢子背上的時候,是大哥周泰牽著的,除了有些顛,安然覺的跟坐在凳子上的區別不大。 可這是馬,高頭大馬,大概覺得安然不是主人,頗有些不爽的刨了兩下蹄子,打了個響鼻兒,安然都快嚇死了,剛要跟梅大求救,梅大已翻身上馬,安然就覺身后一暖,被他拉進了懷里。 安然還沒來得及害臊,馬嘶鳴一聲,接著就沖了出去,這速度跟騎驢沒有絲毫可比性。 安然能做的就是以有些奇怪的姿勢趴在梅大懷里,兩只小手死死抓住他的衣裳,感覺寒風卷著雪粒子從兩人身邊急速滑了過去。 好在梅大的斗篷寬大,幾乎把她整個罩在了里頭,倒沒覺得多冷,只是感覺到身下高頻率的顛簸,想來速度一定不慢。 等馬停下來,安然覺得自己都快顛散架了,卻仍有些說不出是興奮還是羞澀的東西,在心里慢慢發酵,仿佛酒曲,就是不知什么時候,會釀出美酒來。 馬停了,梅大卻并未放她下去,而是把斗篷扯開,眼前頓放的美景,讓安然幾乎忘了寒冷,原來大明湖的雪景可以這樣美,遠山近湖,雪花飛揚,就像一副最真實的水墨畫,哪怕只是單調的顏色,卻有著驚心動魄的美。 不過,這算不算她跟梅大的第一次約會,即使兩人都沒說話,只是靜靜的靠在馬背上,卻讓安然生出一種類似私奔的感覺,有那么一瞬,甚至覺得跟身后的男人從此策馬天涯也是一件不錯的事兒。 安然也不知自己跟梅大現在算怎么一種關系,從大明湖回來之后,恢復了之前的相處模式,梅大仍管著富春居的瑣事,順帶幫安然劈柴提水干些力氣活。只不過也有些小變化,例如兩人吃飯的地方從灶房挪到了安然屋里。 梅大一回來,順子跟狗子就老實多了,不知為什么,兩個小家伙最怕梅大,只梅大在安然這兒,她這兩個小徒弟就再不見影兒的。 不過,一個月的苦練,兩個小徒弟的刀工倒是大有長進,如今安然只讓他們練兩個時辰,其余就去灶房瞧著高炳義做菜。 這一個月安然也不是總在屋里待著,得了空便幫高炳義把南菜的做法都捋了一遍,高炳義是一個有天賦又努力的人,經驗技術樣樣不缺,只是對有些菜的理解不是很清楚,卻相當聰明,一般安然點他一句,或安然做一次,他就能領悟。 也因此,高炳義的廚藝可說一日千里,如今富春居大都是他撐著,只是遇上拿不準的,或者尤其要緊的客人,才會過來請安然,如今請安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有高炳義在,安然估計等明年開春,自己就可以離開齊州了,下一站她準備去成都,想看看這古代的川菜到底跟現代有什么不同之處,卻又有些舍不得,不是舍不得富春居,而是院子里正在劈柴的男人。 天冷,柴火用的雖然多,可也用不著天天劈啊,但這男人仿佛把這個當成每天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