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3
書迷正在閱讀:教科書式寵愛 [重生]、最佳替身、我真不是騙你跟我結婚、少君無雙、月色溫柔、女裝大佬和佛系惡龍、深井冰(H)、廚娘當自強、透明海、深海有光
,到后來靈珠掀開袖子要他看手臂上的傷時,他是落荒而逃。 靈珠當然不依,追了出去,等木槿來給她送吃食時,兩個人都不在后屋。 第二天沈嫣見到靈珠時,這小丫頭的臉,在提到祁風時就泛紅,還托腮發呆,整個一思春的模樣,讓沈嫣不懷疑都難:“怎么了這是?” 靈珠伸手去逗弄平姐兒,傻笑著看沈嫣:“皇后娘娘,你知道親親是什么感覺么?!?/br> 好么,都不用審,直接自己將底漏干凈了,沈嫣失笑:“那你知道,在大晉,只有成了親的人才可以這么做?!?/br> 靈珠捂住嘴,徹底紅透了:“祁風說回去就和阿爹提親?!?/br> 南平的民風相較于大晉要開放一些,靈珠表達的也很直白,沈嫣忍不住摸了摸她紅撲撲的臉頰:“可是你還小啊?!辈攀牡哪昙o,怎么也得再等兩年。 “我不小了?!膘`珠忍不住挺了下胸,扯到后背的傷,輕嘶了聲,卻依舊是不服氣,“很多人想嫁給祁風,再等兩年,他會被人搶走的?!?/br> “但他喜歡你啊?!鄙蜴炭粗?,想到了方沁姝,宮里傳出消息后,她怕是要傷心壞了。 靈珠聽到沈嫣這么說,又傻樂了,旁的事很機靈,只要提到祁風,這小丫頭就變得癡癡的。 屋外傳來稟報聲,沈嫣抬起頭,流風來稟,他們得準備啟程離開九莊,去往錦州,沈嫣讓木槿和席嬤嬤收拾東西,這時的皇宮中,皇后的靈柩就要蓋棺。 在得了應允后,見過皇后娘娘最后一面的方沁姝被宮人扶到了一旁,靈堂內正在準備蓋官,白顯瑜抽空過來看方沁姝,見她坐在那兒低著頭,心疼的摟住了她:“別太難過,小心身子?!?/br> 那天她暈過去后請了大夫過來,得知她有了身孕,白顯瑜又驚又喜,擰不過她要來宮里哭靈,白顯瑜又是時刻注意著她,到今日終于要出喪,白顯瑜也是松了一口氣,幸好沒出什么意外。 方沁姝把頭埋在白顯瑜懷里,眼淚還在往下掉,雙手死死揪著他的衣服,別人瞧著就是在傷心難過,可實際上,瞧不見的地方,方沁姝是喜極而泣。 皇后娘娘沒死。 棺木中躺著的人不是皇后娘娘,她記得的,娘娘有一串皇上送給她的護身符,一直是隨身藏著的,從未給別人看過,只有她知道,如果那棺木中躺著的是娘娘,尸首燒的再干凈,護身符也不會消失。 沒有護身符,不是皇后娘娘。 第128章 皇后殯天, 小公主離世,出喪之后,阜陽城內又哀悼了好些日子。 皇后娘娘雖說在位時間短, 可她善和的形象早就深入人心, 做過不少事,在百姓心中頗具名聲, 加上是這樣離世的,百姓更是難以接受, 在刑部將案情公諸于眾后, 引起了很大的熱議, 皇后娘娘死了,罪魁禍首還活著,天理難容。 發喪后的第七天, 這段時間一直沒有上朝的沈侯爺,前來請命,要求將淑妃處死,以藉慰皇后和小公主的在天之靈。 與沈侯爺一同請命的還有榮昌侯他們, 一些老臣,孔學士,周將軍, 常尚書,年輕輩的司馬哲成,孔令晟,陶辛, 還有之前被紀凜提拔上來的一些官員,這些人,占了朝堂之上一半的人數。 剩下那一半沒有請命的也不是全然支持皇上,其中有一部分就是中立的,哪邊都不沾,素來都是以明哲保身為主,誰當皇帝都行,你們爭你們的,他們做他們的官。 衛老國公他們這幫人,就顯得特別弱勢。 從始至終他和楊大人他們都覺得正統的重要性,包括一把年紀的鐘大學士,太子歸來,繼承皇位并沒有什么錯,可現在,他們有些慌了。 為官多年,他們很了解一半大臣的反對會引起什么樣的后果,之前皇上登基時沈侯爺他們都未吭聲,這回皇后意外身亡,皇上若是保下淑妃,那結果,就是要徹底失了這些大臣的心。 皇上登基才半年,根基未穩,那邊六皇子還虎視眈眈,要衛老國公說,當初就該當機立斷殺了六皇子,即便是選囚禁,也不該在登基當日放他出來,給別人機會救他。 前皇還在,這些大臣如何會真的臣服。 可現在后悔這些早就晚矣,如今當務之急,就是要讓皇上別在引起眾怒,以沈家如今在朝中的地位,痛失愛女之后,所帶來的影響太大了。 但衛老國公終究是失望了,紀灝頂著眾人的請命,保下了淑妃,只答應把她打入冷宮永貶身份,卻不同意處死她。 理由也很簡單,一來淑妃救過他性命,二來永和宮走水不是淑妃故意如此,是意外發生的,她是有罪,但罪不至死。 聽到皇上這般審判后,沈老國公什么都沒說,當朝摘下了官帽,沈家二老爺也摘下了官帽,脫下官服,自請辭官,沈老國公還長子和侄子都請了辭。 沈侯府上下盡心盡力侍奉皇家,從不敢有二心,換來的卻是這樣的結果,心寒無比,請辭歸淮陽,永不入朝堂。 這時要是沈侯府上下再出事,全天下的人都會譴責皇上,沈侯爺要走,誰都攔不住。 朝堂外便是那樣的情形,沈侯爺和沈家二老爺脫下官服后離開,追出來的是衛老國公,他年事已高,哪里又能趕得上,最后是站在空蕩蕩的殿外廣場,老淚縱橫。 幾天之后,沈侯府上下收拾好了所有東西,將過去先帝賜的府邸留下,交出官印,要啟程離開阜陽城。 許久不曾出宮的太后娘娘為此抱病趕去沈侯府都沒能留下沈侯爺他們。 九月初十這天,沈侯府齊家離開這件事,在阜陽城內掀起了軒然大波,過去受過沈家恩惠的百姓,紛紛聚集在了宮門外,無需別人造勢,更無須有人從中渲染氣氛,這些百姓也只為了一個目的,請求皇上賜死淑妃。 聲勢越來越大,當初德王歸來時百姓有多歡迎他,此時就有多痛心,皇宮之中,乾清宮殿內的地上,一片狼藉。 太后走進去的時候,紀灝半依在龍椅上,臉色很差。 林嬤嬤攙扶著太后,太后彎下腰去,將掉在地上的奏折撿起來,聲音不輕不重,在殿內響起:“你父皇在世時,不論遇到什么時候,都不會將這些奏折隨意扔,因為這之中,很可能會有大事?!?/br> 紀灝顯得很疲憊:“母后從始至終都覺得朕當不好這個皇帝?!?/br> 可他除了從六弟手中將這皇位拿回來,并未做過對不起天下百姓的事。 明知放走六弟是給自己留了隱患,紀灝還是放走了他,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他何錯之有。 “灝兒,你與你父皇一樣的優秀?!?/br> “那為何母后要阻攔兒臣?!?/br> “紀家祖先打下的江山,到了你父皇手里,也不曾出過什么錯,皇位不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