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8
書迷正在閱讀:教科書式寵愛 [重生]、最佳替身、我真不是騙你跟我結婚、少君無雙、月色溫柔、女裝大佬和佛系惡龍、深井冰(H)、廚娘當自強、透明海、深海有光
來詢問一些當初的事,而父親的話在朝中又極具有分量,如今就這么去了,傅大老爺不得不多想。 傅大老爺又交給沈老侯爺一封書信:“書房內也有被翻動的痕跡?!?/br> 書信很長,但內容還沒來得及寫完,也沒來得及派人給沈老侯爺送過去,傅閣老像是能預料到什么,將這書信壓在了床鋪底下,如今是冬日里,厚厚的褥子下面藏了這樣一封書信,躺在上面都不易被發現,要不是今早抬尸首清理時翻床鋪,傅大老爺也找不到。 沈老侯爺將書信藏入懷里:“要不要讓常大人派人來查?!?/br> “就這么出喪罷?!备荡罄蠣敁u頭,且不說查到了什么,單單是要去查就得鬧的眾所周知,“父親年紀大了,當初你過來詢問南平的事時他就有些預料,就讓他早早入土為安,不要再受這些折騰?!?/br> 到底與什么事情有關,兩個人心中也有數,隨后,沈老侯爺看著他問:“德王可有找過你?” 此話一出,書房內徹底安靜了下來,傅大老爺沒有直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緩緩道:“父親致仕多年,早已不聞朝中事務,我今年也有六十七,早該退下來了,皇上雖說年輕,卻不是沒本事的人,身邊帶著的幾個人我看都不錯,我老了,這早朝去不動,旁的也不想管了?!?/br> 沈老侯爺焉能不知他這話的意思,半響:“你我都一樣?!?/br> ………… 書房內的這番談話并未引起什么動靜,從書房離開后,沈老侯爺去了靈堂拜祭,里面的氣氛倒也緩和,八十多歲高齡過世,無病無痛的,許多人還都求不得。 這時辰來九莊奔喪的人更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傅閣老的學生,最年輕的一批如今也都三十好幾,傅家上下忙著招待,沈老侯爺拜祭完后也沒再傅府逗留,與兒子一同回了阜陽城。 回府后沈老侯爺進了書房后就沒出來,直到傍晚,天色暗下來時,飯都來不及吃,他又匆匆出府,去了一趟榮昌侯府。 皇宮這兒得知傅閣老過世的消息后,很快派了人前去吊唁,雖說這件事阜陽城中有人說起,但紅白喜喪又不能引起多大的波瀾,很快便被臘八節的歡樂氣氛所覆蓋。 第二天,天未亮宮中便開始派人往各府賜臘八粥,天稍亮些時,阜陽城中各家各戶也開始往親戚鄰里分送臘八粥,大街小巷飄起了一股粥香,數九寒天時,尤為誘人。 城內外的幾座寺廟,早早就開始分粥給香客,領粥的隊伍快排到了山腳下,天亮時城中和城外各處的粥盆也都已經設立起來,城外的要比城內忙碌,到了下午時,不少百姓趕過來,領粥的隊伍也排的很長。 皇宮中,清早德王帶著徐側妃前來請安,在延壽宮中坐了快有一個時辰,不見皇后娘娘過來,便問太后:“母后,怎么不見皇后娘娘?” “今天臘八,天不亮時皇上和皇后就來請安過了,陪哀家吃了早膳才回去的,這會兒隨皇上去宗廟里了?!碧罂聪蛐靷儒?,成婚一個多月,德王府倒是打理的不錯,但也不能拖的太久,等明年灝兒大婚后,應該也是能和王妃好好相處的。 秋瑤已經習慣了入宮的,在太后這兒只要扮乖巧就好:“天有些冷呢,皇后娘娘懷著身孕,來去可得多加小心?!?/br> “皇上在呢,照應的過來?!碧笙肫鹨恍┦聛?,便將他們去宗廟的事淡淡略過了,轉身問德王,“皇上在查二十年前南平的事?” 紀灝點點頭:“兒臣勸過皇上,這件事還是不查為好?!?/br> 太后倒不這么認為,王國公那些個人本就不安分,仗著當初隨同先帝御駕親征得來的功勞,這兩年來上竄下跳的,要是能找了機會好好敲打,便再好不過:“要是真有所隱瞞,王國公欺君犯上,就算是你父皇不在人世,這也是逃不了的?!?/br> “就算是欺君犯上,王國公為的也是大晉的安穩?!奔o灝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臉上噙著些許笑意,“要是因為這些有所隱瞞,兒臣覺得他做的也沒錯,那時南平剛經歷過戰亂,若不用些手段,也無法順利將那些事辦妥?!?/br> 太后一愣,怎么會沒錯,要是真如傳的那樣,縱火之人不是那些官員,而是和王國公他們有關,那可是數百條人命啊,當時南平已經戰敗,南平人也是大晉的子民。 “皇上本就和南平有血脈上的牽扯,這是割舍不斷的,這種事前,就更要避清些,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br> 這話聽著也沒錯,皇上是南平公主所生,身上流著南平王族的血脈,即便是不偏不倚,也有人會覺得他向著南平,二十年前的事翻出來,就更容易引起閑話了。 可這并不是保不保身的問題,隱瞞實情本就是錯,殺人放火更是不對,這兩件得分開來看。 太后看著兒子,嘴角微動了動:“灝兒你是覺得,皇上不該查這件事?!?/br> “自然是不該查,這與流言蜚語又有不同,南平看大晉是有亡國之仇?!奔o灝捏著杯子緩緩轉動著,“不過兒臣想,皇上是肯定會查的?!?/br> 屋子內安靜了下來,太后心中騰起一股異樣的感覺來,總覺得灝兒這番話有些不對勁。 很快的,紀灝所說的話應驗了。 皇上并沒有等孔令晟和郭大人從南平回來再做決定,而是很快對這件事展開了調查。 臘八過后沒幾日,九莊那兒傅閣老還未出喪,與王國公幾位交好的大人都遭受了盤問,首當其中的就是與王國公一同去過南平的劉大人,他可是全程參與了南平的事,也是和王國公一同回的阜陽城,要說熟悉,沒有人比他更熟知南平發生的事。 劉大人被盤問之后,緊接著就是還有幾個官員,其中有兩個年紀大的,早就已經致仕,還是由家人攙扶著到了刑部接受詢問。 唯獨就是當年主要負責的王國公還沒被傳召,照樣是上朝,朝堂之上皇上也沒有問起來,這讓王國公十分的不好過。 對王國公來說就是那樣的感覺,明明知道皇上在查這件事,身邊相關的人都接受了巡查盤問,唯獨將自己給落下了,說漏下肯定不可能,那最有可能的,便是還有更厲害的在等著他。 如此想著,王國公茶不思飯不香,平日里最喜歡酌上兩口的愛好也覺得乏味無比,每天上朝時心情是戰戰兢兢的,下了朝也不得安寧,擔心隨時有人會上門來傳召。 幾天下來,瘦了一圈后,整個人顯得更矮小了。 這樣到了近二十時,阜陽城中新年的氣氛越來越濃郁,各個書堂學府都放了假,孩子們多了,放鞭炮的人也多了,巷弄內時不時會傳來鞭炮聲。 小年將至,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祭灶,就在二十二這天,刑部那兒常大人親自到了王國公府,將王國公請進了宮。 南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