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91
書迷正在閱讀:奇異遠古世界歷險記、啞之咒術師、金屋藏鮫、有子事竟成、太子不上門、皇后難為、教科書式寵愛 [重生]、最佳替身、我真不是騙你跟我結婚、少君無雙
朝中格局的認知。虞璁淡淡一笑,慢慢道:“你還真是敢說?!?/br>旁邊的黃公公同樣冷汗流下,聽著這些話都感覺自己腦袋快掉了,恨不得找個由頭避開。“陛下在思慮的,恐怕是這黨爭的對策?!?/br>沈如婉依舊站在那里,昂起頭來看著龍椅上端坐的皇帝,猶如從前在育嬰殿中與他遙遙對望一樣。“若是無黨爭,則說明大勢已定,格局難改?!?/br>當朝無風無雨也就作罷,可是后來的皇嗣一旦上位,就要面臨這個棘手問題。因為舊黨認的是舊皇。新皇登基,他們的第一反應,肯定都是想要控制。——就如同朱厚熜初入宮之時,楊廷和對他勢在必得一般。“若是有黨爭,則會有紛爭不斷,恐誤國事?!?/br>無論是朝鮮的士林派和勛舊派,還是從前幾代里的種種歷史,都說明了這個問題。虞璁深呼吸了一口氣,只再次點頭。他為了自己的安全,當然想要廢掉整個浙黨,再廢掉這張孚敬上下的所有人脈。可是清除的了這些人,卻都沒有隔絕根本的問題。這些人想要除掉王守仁,發現他光芒根基皆是太盛,幾乎無法動搖的時候,只能看見唯一一條路。要么隨之同化,成為王黨的底層人士,要么換掉此皇,想著法子投靠新的勢力。浙黨做的無聲無息,甚至完全查不出蹤跡來。虞璁完全是靠本能和過人的分析,才把首尾全都連了起來——但也只查到了周王和黃氏,完全沒有看清朝廷里的情況。如果掀翻了與王黨對立黨派里唯一抱團的一派,未來等自己的子孫登基的時候,江山恐怕會大亂。而這些,都不是王守仁的過錯。是時勢。“朕想這個問題,想了許多年?!庇蓁粗桥忧宄旱碾p眼,只終于露出疲倦的神情,揉著額頭道:“實在難解?!?/br>“其實,陛下已經解出來了?!鄙蛉缤褫p聲道。“解出來了?”他猛地抬起頭來,反笑道:“朕要是解得出來,還會放任心學一派在京城如蝗蟲般橫行,整個朝廷上下盡是門人?!”他不是厭惡王陽明,是對這種無法控制的東西,發自內心的不安。王陽明一去,這朝廷里已經抱團的無數人,又該怎么辦?歷史中的嚴氏父子是被徐階和藍道行聯手扳倒的。雖然他們的死,是因為嘉靖帝本人的判斷和選擇,可是這些東西同樣是徐階和藍道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出來的。而這兩人的背后,站著所有的心學門人。在大明朝風雨飄搖的之后百年里,心學門人亦是有無形網絡般,串通一致。“陛下在想的是,如何在不打擊王氏的情況下,扶植一股足夠強健的勢力,能夠與之抗衡平權吧?!?/br>“怎么可能有這樣的好事?”虞璁冷淡道:“心學門人光是朝中就有近三百人,個個都露出文人墨客的傲骨之氣,巴不得往臉上貼標簽說自己是首輔門下走狗,壓根不怕人家非議?!?/br>想要再弄出個新的勢力來,簡直是癡人說夢。培養浙黨楚黨,只會加劇分裂,對朝廷半分好處都沒有。沈如婉抬起頭來,露出淺淺的笑容。“萬歲爺恐怕,太久沒有去過后宮了吧?!?/br>第143章聽到后宮兩個字的時候,虞璁甚至有幾分恍惚。后……后宮?他多久沒有去過后宮了?隨著孩子們越來越能蹦跶,幾乎隔三差五就來乾清殿里溜達,甚至一群小家伙們在臺下寫作業陪他加班,虞璁壓根都忘了后宮的存在了。這幾年南征北戰不斷,他也沒時間去考慮所有人,雖然從剛穿越那會兒就已經對后宮的一溜少女們心懷愧疚,覺得自己怕是要辜負她們這大好的青春和這一輩子,現在因為忙得連睡午覺都是奢侈,哪里還會去后宮看望她們。“后宮……”他怔了下道:“后宮的妃嬪們,現在還好嗎?”跟雕塑一樣全身緊繃的黃公公終于緩過來喘了口氣,點頭道:“都特別好?!?/br>“怎么個意思?”虞璁看向他道:“特別好?”朕一兩年沒去后宮,她們沒有孤單寂寞到憋出心病來,不是窩里斗就是在那對影自泣?沈如婉笑著沒說話,只看向黃公公。“回皇上話,受了沈大人的囑托,老奴每個月都會去后宮里訓誡手下,同時了解情況?!?/br>黃公公很久沒有在這種報告工作的情況下有存在感,只誠懇道:“娘娘們都非常忙碌,每個人都氣色很好——五禽戲也是早晚一遍,托皇上的福,她們身體康健,笑口常開?!?/br>怎么會這樣?虞璁愣了半天,看向沈如婉道:“為什么?”“萬歲爺是否還記得,從前您告誡她們,要爭,就光明磊落的爭?”皇帝懵了一會兒,終于從記憶角落里把這個設定拖了出來。他大概在好幾年前,曾經讓后宮的人公開以培養孩子為目的,結黨競爭?然后呢?由于虞璁平時的活動范圍都是宮前六部、發改委和乾清宮,以至于孩子們想要找他,都是往宮里鉆,只要不被虞哥哥或者黃公公攔下來,基本上都可以粘著父皇多說一會兒話。而孩子們每個人在他面前,都表現的舉止得體,談吐大度,偶爾還有幾句驚人之語,向來也是頗有見地。虞璁原先以為,這是老朱家的基因好,確實小孩兒們都天生極有靈氣。難道說……跟自己當年設立的這個制度,有關系?沈如婉仿佛看穿了他在說什么,也笑著點了點頭。“除了之外,后宮在今年一共推出了五本教養幼兒的書,成為一個系列,被稱為懿善六訓,已經復刻后廣為流傳了?!?/br>虞璁當初立下了明確的指標,還多說了一句話。哪怕孩子們沒有培養成君主,成為能臣又或者在別的方面有所建樹,也是榮光。在他日夜cao勞的時候,那些娘娘們也在努力的讀書提升自己,甚至去找太妃研習育兒之道。按照陛下的意思,從孩子們都滿六歲的那一刻起,錦衣衛會根據他擬好的指標,安排多位大人進行暗中的考評和計分,也就是在今年——嘉靖十三年,二公主滿六歲之后,榮功考就要開始了。不光是上書房的先生們被遞了紙條耳提面命,小孩兒們回了宮也要被choucha功課,再額外的背詩作文。不過這對于孩子們而言,也不算什么。過去的宮廷里,父母之情猶如鴿子蛋大的南珠,格外珍貴而罕見。皇族的身份讓孩子們很難被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