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書迷正在閱讀:奇異遠古世界歷險記、啞之咒術師、金屋藏鮫、有子事竟成、太子不上門、皇后難為、教科書式寵愛 [重生]、最佳替身、我真不是騙你跟我結婚、少君無雙
部的尚書?”第九部?如今已經有了八部,除了原先已有的六部以外,還有教育部和財經部。教部是由從前的國子監改制而成,在舊皇城中新辟了衙門,開始負責目前四座大學的修建和招生等逐項事情。而經部如今不僅要管農財貿商四事,還同時還分立出新修建的皇家中央銀行,成為獨立的存在。近三年人才輩出,雖然還沒有科舉,也足夠把從前的冗官充分調動起來,每一份俸祿都發的物有所值。只是……陛下怎么突然想要立第九部了?“此事應從長打算,”陸大人低頭親了下他光潔的額頭,安撫道:“先出去用膳吧,別餓著自己?!?/br>皇帝悶悶的應了一句,又伸手道:“那你給我換衣服?!?/br>陸炳抬手捏了捏他的臉,啞聲道:“要是由我來給你換衣服,那就別想下床了?!?/br>皇帝小臉一紅,半晌道:“今晚你哪兒都不許去?!?/br>“好?!?/br>陸炳突然消失,人一沒就三天找不著人。雖然兵部的人都知道是皇上有事召議,可是冷不丁見不到陸大人了,還怪不習慣的。畢竟,這陸戰神從執罡軍里回來之后,在京城的名氣越發的顯赫。他雖然本人不言不語,可是在河套和蒙古之亂相繼平定之后,各種有關他的傳聞都越發神乎其神,哪怕這人只是在三大營中帶兵cao練,也會讓無數人有種安心又敬仰的感覺。不光是陸大人消失了三天,皇上也消失了三天。虞秘書那邊什么都不解釋,只是把會議統統往后撤了。老臣們再著急白臉的想見皇上,那也得等陛下把機密忙完之后再作安排。碰巧的是,三天之后,這中央會議中心剪彩開放,是供所有中高級將領官員進去會晤談事的地方。一共四層九廳,最大的一廳足以容納一千余人。如果有特殊要求,十面活動墻壁可以在機關的運轉下開放打開,讓上下三層都暴露向中央金臺,合約接近三千人可以參與大會議。而原先的乾鈞堂,則留作軍英閣的軍事研討演習,和中低級官員的交流會議。皇帝再次出現的時候,是在天字會議廳里,坐在扇面的最核心位置,面見八部內閣四十官。他看起來容光煥發,又笑的從容不迫。一看就是心里又有什么在運籌帷幄之中,是直接來通報他們的。“朕今天召見諸卿,是為了談一談,新立機構的事情?!?/br>楊慎和王陽明坐在扇形的前側,一旁留給李尚書的位置是空的。他老人家去了蒙古幫忙監督兩族改革,還真不知道京城現在是這般模樣了。“原先朕想的是,先立第九部,設定如同前八部般的結構?!?/br>虞璁看了眼人群中面色沉靜的那個人,聲音里微微帶了幾分笑意:“仔細一想,還是喚作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吧?!?/br>簡稱,發改委。旁邊兩大黑板推過來,上面寫滿了早就準備好的板書。皇帝從龍椅上起身,不緊不慢的執了檀木長杖,給他們解釋每一個定義的意思。光是委員二字,都可以講個十來分鐘。“這發改委,核心在于對財政和社稷的發展和改革進行一個宏觀的規劃?!?/br>虞璁說完這一長句的時候,頗有種自己進入新聞聯播現場的感覺,他看見階梯教室般的會議廳里幾乎每個人都在悶頭狂草的記筆記,笑意加深了幾分。“有關發改委的核心功能和責任說明,虞秘書已經印了相關的冊子,之后會印發給大家——保密等級為甲等?!?/br>他漫不經心地翻了一頁文件,清了清嗓子道:“下面,開始由朕來宣讀發改委人員任命?!?/br>按照現世的規矩,應當是設立主席,副主席一類的職稱。但是這畢竟是大明朝,民主意識什么的能萌芽都不錯了,君父思想還濃重的很,沒必要強來那一套。“正二品督改使,兼封上護國,為原經部尚書王守仁?!?/br>“經部尚書,現由原左侍郎徐階升任?!?/br>“正三品輔改使,兼封通議大夫,為原禁軍統領陸炳?!?/br>這三句話一冒出來,幾乎讓所有人都為之驚駭。要知道,馬上就過年了,按照道理,這是過年前的最后一次加班會議,開完會就各自回家陪老婆孩子樂呵樂呵了。誰能想得到,皇上會突然來這一出???每一個字都信息量爆炸好嗎?等小皇帝慢條斯理地讀完虞鶴代筆的全部文件,整個會議廳陷入死寂之中。這是……都懵著呢?虞璁抬眸一笑,揚了揚手中的文件道:“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自行翻閱文件吧?!?/br>他下了一步極險的棋。他不僅要保留陸炳在禁軍中的原職,還要再給予他文官的全新身份。原因就在于,自己缺這么一個,既能夠信任到骨子里,又睿智強大到能與任何人相匹敵的人物。如今的陸炳雖然仍是二十出頭,擔任正三品的官職也免不了被人指指點點。可是虞璁清晰的明白一件事情。他不可能永遠透支自己的精力,為國事cao勞到幾乎日夜不休的程度。這個時候,可以堅定又清醒的陪伴在他身側的,只有他。第99章所謂發改委,聽起來好像就是個不清不重的什么團體,其實它被界定的位置,是和內閣平行的存在。這個東西,虞璁從半年前就開始研究,研究的倒不是到底要成立一個怎么樣的組織,而是這個組織該擁有怎樣的地位。內閣,雖然聽起來有點像如今的國務/院,但整體是一個團體決策機構。當初朱元璋老爺子廢了丞相,自己加班到吐血又不能打臉把丞相立回來,到了朱棣那可不想咬碎牙往下咽,大筆一揮立了內閣。這內閣是由五品文官參與皇帝要務,本來就是秘書團,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力不斷擴大,開始掌控國家行政。最開始的時候,內閣只有顧問權,到了夏言嚴嵩上位的時候,宰相二字不明而彰,嚴嵩嚴世藩人稱閣老與小閣老,在嘉靖朝的幾十年里都為所欲為。到了張居正那,情況又發生了新一輪的質變。這設立內閣的本意,是讓大臣作為顧問,把自己的建議寫在紙上再貼奏章上面,稱為票擬。可是到了明宣宗那會兒,出于各種原因,也可能是為了分權,太監開始擁有批紅的權力。皇帝用紅字做出批示,叫做批紅,可是到了后頭大多時候是由司禮監的太監代筆,一改從前老朱祖宗嚴令的太監干政,還在宮里成立了專門的太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