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元宵節的時候,二舅家的表妹幼恵總算是尋了靜姝的空,約她一起去錦河邊放花燈。 錦河橫穿益州城而過,益州城的女兒們都喜歡在元宵節這一日去錦河邊放花燈,許些女兒家的小心愿。 幼恵打趣靜姝道:“姝表姐,總算是可以尋你出來玩了,本來先時知道要和你一起去京中,我心中還萬分期待,可你這些時日這般拼命用功學那些枯燥玩意兒,直讓我父親和母親道我整日里只知道偷懶,壓力好大,讓我以后可怎么辦?!?/br> 幼恵小靜姝半年,今年也已是十四,商家的女兒一般不會強求特別早定親,所以幼恵還尚未定親。 因為年齡相近,兩人以前的關系就很不錯,雖然幼恵年紀還小些,可是因為教養方式的不同,幼恵自幼就開始跟著哥哥習著商家的事,說話做事都爽朗直接但行事卻也妥帖周到。 另外陳家的女兒多生得美貌嬌艷,靜姝的母親如是,幼惠亦是如是。 幼恵年紀小小眉眼便已十分出色,和靜姝的清麗絕色不同的是,幼恵生得較為艷麗,眼睛流轉之間多有媚色,讓人不自覺失魂落魄的感覺。 沒有權勢護著,女子生得太過美貌不一定是福氣,更何況這種長相。 幼恵也正值議親年紀,靜姝隱約聽說此次二舅二舅母要帶了幼恵去京中也有避事的緣故,聽說是因為川蜀布政使司右參政劉崇劉大人喪偶,想娶了幼恵為續妻,布政使司右參政是從三品官員,如果在不少商家人來看,幼恵這可是難得的好親事,高攀了的。 可劉崇已經年屆四十,幼恵不過十四,陳家并非賣女求榮的人家,二舅二舅母只得一女,如何舍得將女兒嫁過去?那劉崇的兒子女兒可都要比幼恵年長了好幾歲。 但劉家勢大,陳家也不敢明拒,趁對方只是暗示,還沒明著上門提親之前,便只好帶了女兒先去京中避上一避。 前世,幼恵后來也去了京中,只是…… 看著眼前微仰著尖尖的下巴,眼睛含笑俏皮的看著自己的幼恵,想到她前世后來的境遇,靜姝心中閃過一絲憐惜,她牽了幼恵的手,道:“我如何能同你比,你自幼就學這些,而我幼時都是學了那些琴棋書畫刺繡,多是些沒多大實際用處的,現在就算拼命補習,也不及你過去十多年的學習?!?/br> 幼恵“撲哧”一聲笑出來,拿指頭點了點靜姝,嗔道:“虧我是了解你的,不然我還以為是你大小姐埋汰我呢?!?/br> 說自己學什么琴棋書畫刺繡沒用,贊她學的商家知識,在世人的標準看來,可不是埋汰是什么? 兩人一起說笑著就尋了幼恵的二哥陳家啟帶了護衛一起去了錦河邊放花燈。 看著河中星星點點閃閃的花燈,襯著朦朧的月光,當真美如夢幻。 “姝表姐,你在發什么呆呢,我們快把花燈放出去吧?!?/br> 幼惠走到河邊,轉頭卻見身后沒有了靜姝和二哥家啟,忙起了身回頭去找,卻看見靜姝正站在幾步外的柳樹下看著満河的花燈發呆。 而她的二哥卻是默默站在靜姝的身后,沉默,周身還帶著那么一絲落寞,哪怕是在月光下,幼惠都感覺到了。 幼惠心中嘆息,她雖年紀小,對有些事情卻極其敏感,二哥的心思她自然是一早便察覺了。 其實以前她二哥表現的很明顯,就是家里其他人不少也都察覺了,只是這事兩年前便被祖母否決了,二哥也收斂了許多,眾人都當他已死了這份心,不想他原來并沒死了心,只是藏了自己的心思。 也是,這種心思,怎么可能說收就收呢? 幼恵深吸了一口氣又吐出,將心中的陰霾吐出,調整了一個歡快的笑容,回身幾步就小跑到靜姝的身邊,拽了她往河邊走,一邊走一邊道:“在這里發什么呆,快被那些呆氣都放到花燈里放出去,誰知道到了京中我們還有沒有機會再放呢。唔,再說了,就算有的放,也是不一樣的了?!?/br> 靜姝聽她絮絮叨叨的話,竟然也都能聽得明白,她不禁笑道:“說的是什么,放的是呆氣嗎?” 幼惠就道:“晦氣也行,反正所有不好的東西,讓自己不開心的東西全部放掉,我們去京城每天都開開心心的?!?/br> 靜姝聽了點頭,然后像她們往年那般拿了許愿的紙條用后面家啟遞過來的炭筆在上面像畫符一樣畫滿了字,再拿了花燈,燃了紙條,便和幼惠一起將花燈放到了河中,然后很努力的吹著,看花燈越飄越遠。 傳說中,花燈飄得越遠,那燈上許得愿就越容易實現??伸o姝和幼惠此時卻都是懷著復雜的心情的,把不好的事情寫上,然后燒掉,再讓河水帶著花燈飄走,如此,讓那些都徹底遠離。 陳家啟看著河邊興奮的自己的meimei和表妹,再看那慢慢向河中心飄去的花燈,想著未知的京城之行,想著自己力量的渺小,就是對著那旋轉的花燈都無能為力,他的心越發的靜寂,不是刺痛,不是憤慨,不是滿心壯志,而是冰冷的靜寂,慢慢滲入骨髓。 求而不得,想護而無能為力,這種痛楚早已讓他血液都變得冰冷。 他天生的喜歡經商,并不喜那些經史文章,可是卻知道為什么祖母父親逼他去讀書,考取功名。 ****** 元宵節翌日,陳家又來了意外的客人。 原家夫人帶著女兒原苓到了陳府來訪,她們是來找陳氏和靜姝的。 待原夫人道明來意,陳氏和靜姝更加意外,因為原夫人來訪的目的竟是想讓女兒原苓跟著靜姝一起入京。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猜到靜姝是想干啥不?放心,這世她一點也不想讓自己和母親受什么憋屈,反正妥協委屈求全也落不著好,她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和祖父祖母還有伯母嬸娘什么的“好好相處”,所以這文的基調絕不郁悶和憋屈,大家放心看吧,到了京城就會直接交手了,但肯定不會讓自己吃虧噠。 第25章 一起入京 看陳氏有些吃驚的表情,原夫人解釋道:“阿苓志在醫道,但民間對女醫師限制繁多,她便想去京中,投考宮里的太醫院。但我們原家遭逢巨變,再難以支持她,所以希望能讓她跟著白姑娘一起入京,如此也好有個照應,我們也能放心?!?/br> 原來如此。 前朝也好,本朝也好,女子行醫,不管醫術多好,在民間地位都要低上許多,限制也良多,但卻有個特別的地方,女醫師竟是比其他的行業更容易走上高點,那便是太醫院。 太醫院在前朝時原本也是男子的天下,但前朝因著一位驚才絕艷的女醫師,皇帝特意在太醫院開立了女子部,招女太醫,因皇宮內院多是女子,這女太醫竟是漸漸比男太醫更為得用,且天下女醫師都以能入太醫院為榮,因此女太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