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3
會感動,可現在卻不太感動得起來,她試探地道:“老爺,這次我們回京可能就不會回蜀中了,而且老爺您這次回京述職謀官還得打點,妘姐兒明年就要出嫁,所以我還是清點了這家中的產業,想著能變賣的就變賣,好籌一部分銀錢一來給老爺您打點,二來也好去京中額外給妘姐兒再添置點嫁妝?!?/br> 說到這里,她嘆了口氣,道,“公中的五百兩嫁妝,也實在是太少了些?!?/br> 白二老爺聽得一陣的頷首,道:“夫人說的有理,正該如此安排,你且去就如此安排好了?!?, 陳氏聽言笑了笑,但又皺眉嘆了口氣,道:“只是妾身算過了下,妾身把家中所有產業都變賣了,甚至加上妾身嫁妝產業今年的出息,滿打滿算,也只能籌得一萬五千兩銀子?!?/br> “妾身想著,要給您謀個好的職缺,怕是得要預留上個五千到八千兩的銀子,然后今年我們要回府中過年,給府里的禮物補貼孝敬至少也需要個三千兩,再留下些我們將來在京中花銷的備用銀子,剩下的怕是沒有多少了。這還沒有算明年老太爺壽辰的開支?!?/br> 她用發愁的語氣道,“老爺,您看,這給妘姐兒再添置多少嫁妝呢?妾身聽說京中產業昂貴,我們剩下的這幾千兩可置辦不了什么東西了?!?/br> 白二老爺一時聽得怔住了,他自娶了陳氏,就再沒為家中的銀錢分過心,反是京中白府每年找他要錢,自家夫人也都沒說什么就把事情解決了。 現在怎么會有銀錢不夠用的問題?還是在變賣了家中產業的時候? 白二老爺臉色有些不好看,他想說家里怎么只剩下這么點銀子,可是一萬五千兩著實也不少了,他記得當初白府每年公中花費也不過是幾千兩而已,而他自己一年的薪俸也不過才是千多兩。 只是他沒想到原來他們花銷這般大,不,是給京中白府的花費這般大。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過往家中剩下的錢呢?沒有別的可以挪用的了嗎?” 陳氏嘆氣搖頭,道:“老爺有所不知,蜀中產業不如京中值錢,妾身每年嫁妝產業的出息大概都不過七八千兩,扣除我們府上的開支,每年過年孝敬京中老太爺老夫人的禮物補貼,剩下的也不過是幾千兩?!?/br> “但這幾年,先是大伯府上的檜哥兒,婈姐兒的婚事,應著老夫人的要求,補貼進去了不少,接著就是樟哥兒的婚事,聘禮還有辦婚事更是花費了差不多上萬兩,還有府上各種其他事情,所以過往當真都沒余下什么錢了。余下的妾身便都給老爺置了這些產業,全部都在這單子上了?!?/br> 陳氏又遞了一個賬本,道:“老爺,這就是這些年我嫁妝產業的出息,和我們府上以及送去給京里的開支,明明白白在這里呢,您看看吧,妾身可有半點虛言?”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記得看上章昨天的更新~ 第16章 陳氏試探 陳氏的確沒有虛言,但是在這公賬上的產業不過是她當年明面上的嫁妝產業,不過那些其實不過是她真正產業的零頭! 陳家豪富,是蜀中排的上號的商賈世家,陳氏的父母又只得二子一女,兩位兄長疼惜幼妹,除了明面上的嫁妝,私下不知道補貼了多少,陳氏甚至還有陳家一些產業的股份!每年的分紅都是上萬兩。 陳氏又自小學做生意,很會經營,那些錢都被她拿去置產置業了,這些,因為以前靜姝年紀小又嬌憨純善,陳氏也都沒跟靜姝提起過。 所以就是靜姝也不太清楚這些。 她當初也并非對白二老爺有心隱瞞,不過是母親囑咐,又有著商家人天生的敏感,心中也著實不喜白府總是變著名目的要錢,白二老爺又太過孝順,所以便也就從未提及。 不想如今卻是派上了用場。 且說回白二老爺聽著自家夫人的話直聽得青筋直抽,就算他再不通庶務,可陳氏口口聲聲說她每年的嫁妝出息,說府中的開支,和送去京里的銀錢,也就是說他們白府全都是靠著自己妻子的嫁妝出息在養著的! 他如何不知道自己父母每年都變著法子要錢,只是他覺得白府經濟拮據,大哥和三哥一個在書院教書,一個只知風花雪月,都是沒什么進賬的,父母年紀又大了,京中開銷又大,而自己妻子產業多有錢,他覺得多孝敬些父母,補貼一下兄弟也是應當的,可如何知道原來自己家看著富裕,卻也是年年被掏空了?! 白二老爺腦中閃過幾個想法,可都是一閃出這樣的念頭,就被自己給摁住了,他是讀圣賢書長大的,一直恪守規矩禮儀,那樣子的話他還跟妻子說不出口。 他想到說讓妻子賣掉一部分她的嫁妝產業,應付了現時這一關再說。 可一來那都是妻子的嫁妝,他如何能讓她賣掉了填白府的坑?二來若真賣掉了填了現在的坑,將來沒有進項家中花銷可要如何是好?父母那里,每年還得養著呢。 他又想到說往舅家先借用一部分銀錢,可這話,更是沒法說出口,他也不想因為此事讓自己妻子在娘家面前難堪。 白二老爺有些頭疼,只得無奈道:“阿凝,既如此,我記得你這幾年不是都在給姝兒攢著嫁妝嗎?姝兒年紀尚幼,且還未定親,成親至少得要等個好幾年,我看不如就將姝兒的嫁妝先給妘姐兒,待過了這些時候,再重新給姝兒置辦就是了?!?/br> 陳氏一震,抬眼似乎不可置信的看向自家老爺,那目光只看得白二老爺都忍不住一陣羞慚,雖然他覺得這樣應該是個解決問題的不錯的法子,可到底還是有些覺得對不起小女兒。 說實話,因著小女兒是在自己身邊看著長大的,相比在京中的妘姐兒,他自己也是更偏疼喜愛小女兒的。這和他看重嫡長子是兩回事。 可也正因為如此,他同樣也覺得對不起大女兒。 他咳了一聲,好聲勸道:“阿凝,妘姐兒雖不是你生的,但也在你身邊養過五年,也叫你一聲母親,雖然在你心中定是不及姝兒,但,也不好偏心太過?!?/br> 白靜妘六歲的時候也曾跟著白二老爺到了蜀中,一直住到十一歲,白老夫人說要接她回去京中教養,將來好相看人家才接回去的。 所以陳氏的確教養過白靜妘五年,兩人的關系也還不錯,雖然初始時白靜妘對她很有些敵意,但相處日久,小孩子慢慢感情便也變了,對陳氏倒是的確真心實意的有一份孺慕之情。 這才是陳氏原先并不排斥給白靜妘準備嫁妝的緣故。 此時她拿出此事來問,也不過是為著試探白二老爺,也并不是真的不想管的意思。 且說白二老爺說到此,他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太過偏寵妻子和幼女,把長子長女放在京中不聞不問,連要求妻子對待長女和幼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