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3
邊,伸手將池里的小魚全部放掉了。 “走吧,走吧,逃生去吧------”楊慎名念叨著。 “不知楊兄還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崔寓上前問道。 楊慎名搖了搖頭說道:“沒有了,我就要上路了,我死后還望各位善待我的家眷?!?/br> 楊慎名非常平靜的自縊而亡了,沒有絲毫的掙扎,仿佛要去天國一般淡笑著面對了死神。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很動容。 楊慎馀直接死在了任上,沒能到家交代后事就自縊了。 當監察御史平冽拿著敕書到大理寺,跟他說起楊慎矜和楊慎名的死訊的時候,他淡笑了一下合掌指天自縊而死。 “他這是在怨恨老天對他不公嗎?”心情沉重的蘇童一臉的無奈。 我寬解著蘇童說道:“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只看表面,有道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這一世楊慎矜兄弟三人看起來是被冤死的,誰知道他們上一世有沒有做什么壞事報應到了這一世的身上呢?!?/br> 我的話音剛落,天道的聲音在我和蘇童的腦海里響了起來:“你們這次能忍著冷眼旁觀沒出手誤我的事,我很高興,前世因后世果,楊家三兄弟死得一點都不冤?!?/br> 天道這話讓我和蘇童心里暗自慶幸,幸虧沒有一激動胡亂出手。 “多謝天道提醒,我們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蔽液吞K童一口同聲道。 楊慎矜三兄弟同一天被賜死了,一大批跟他們來往密切的人被波及到,這對朝廷一些重臣的警攝作用很大。 楊玉環的心里也久久不能平靜,她看到了楊釗的落井下石,看到楊家家主的冷眼旁觀,想到了自己三個姐妹的幸災樂禍,心里隱隱有點害怕,害怕將來自己死的那一天他們也這么冷酷無情。 楊慎矜和王忠嗣的事情塵埃落定之后,還沒等唐玄宗李隆基喘息,邊關的告急文書又送來了。 密奏說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深入敵后萬里,立了大功,可現在卻時刻懼怕被人殺害。 見到密奏唐玄宗李隆基大吃一驚,忙令人去調查到底是怎么回事。 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高仙芝原本是高麗人,起初他只是個在安西服軍役的普通兵士。 因為其驍勇善戰,精于騎馬射箭,得到了節度使夫蒙靈賞識,多次推薦提拔他,官至安西副都護、都知兵馬使,并兼安西四鎮節度副使。 那一年,吐蕃王把女兒嫁給了小勃律王,作為回報,小勃律王把周圍二十多個小國都劃歸給了吐蕃,至此吐蕃的勢力范圍一下子擴大了,勃律小國也不再向唐朝納貢。 ☆、第七百四十三章安西大捷 一 這讓唐玄宗心里非常不爽. 為了迎合圣意,安西四鎮數任節度使率兵征討,都沒能征服吐蕃,此時的吐蕃簡直就是各任安西節度使的滑鐵盧一般,去一個死一個。 故此,唐玄宗直接下制書任命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率領一萬騎兵去征討吐蕃。 高仙芝從安西行軍一百多天,到了特勒滿川,把部隊分為三隊,約好七月十三日于吐蕃連云堡相會。 吐蕃在連云堡有將近一萬士兵守衛,沒有料到唐朝的軍隊突然來襲.見唐軍到來,大為驚駭,依山抵御,炮石滾木齊發如雨。高仙芝任命郎將高陵人李嗣業為陌刀將,并命令他說:“中午以前一定要打敗敵人?!?/br> 李嗣業是員虎將,他親自扛著著一面大旗,率領陌刀手從險處攀上城頭,拚命奮戰,從辰時戰到巳時,大敗了吐蕃軍,殺死五千余人,俘虜一千余人,其余的都逃走了。中使邊令誠認為深入敵境太遠,懼怕而不敢進軍,高仙芝就讓邊令誠率領病弱士卒三千守連云堡城,自己則率大軍繼續前進。 三天后,大軍行至坦駒嶺,下峻嶺四十多里的地方,前面就是阿弩越城了。這四十多里的路非常不好走,羊腸小道,崎嶇不平,右回左轉,盤繞千匝,路多被溪流澗水和山體滑坡沖斷,無路可尋。 聽到探路兵士的匯報,將士們臉上露出了膽怯的神色,眼巴巴地看著高仙芝不敢下山。高仙芝見狀沒多言語派人穿著胡人的衣服,扮成守衛阿弩越城的投降者過來說:“守衛阿弩越城的士卒都愿意投降唐朝,娑夷河水上的藤橋已經被砍斷了?!?/br> 娑夷河就是弱水,河中的水不能夠浮漂草木,河上的藤橋是通向吐蕃的道路。聽了這話,高仙芝做出一副很高興的樣子招呼著將士們去收取勝利果實,士兵們信以為真,跟著下了山嶺。 三天后大兵逼進阿弩越城. 識時務者為俊杰,唐朝大兵壓境,吐蕃援助無望的情況下阿弩越城的守衛者毫不猶豫的敞開城門去迎接唐軍。 第二天高仙芝率軍高調進入了阿弩越城休整。 高仙芝派將軍席元慶率領一千多余命騎兵先行探路。并交代道:“小勃律聽說唐朝軍來到,他們的君臣和百姓一定會逃入山谷,你們先不要急著攻打,可以把他們喊出來,拿出綢帛就說是唐朝皇帝賜給他們的,如果大臣們出來了就想辦法把他們都捆住等待我去處理?!?/br> 席元慶按照高仙芝的提醒找到了山谷,派兵在山谷外面架起大鍋,豬牛羊rou煮了十幾鍋,rou香順著清風飄進了山谷。躲在山谷里的百姓和小勃律君臣正饑寒交迫之際聞到了rou香,口水忍不住吞咽了一遍又一遍。 席元慶圍而不攻,rou香飄散了兩天之后,他派人在谷外高聲喊了起來:“我們是唐朝大軍,皇上知道你們歸順吐蕃之后缺衣少食,特命我們前來給你們送糧食和衣物的,另外還有大批的綢帛賞賜給你們的國王大臣,請速來領取?!?/br> 聽了這話,山谷里的百姓將信將疑,小勃律國王和大臣驅趕一群百姓出了山谷,讓他們打頭陣去探查一下唐軍話的真偽。 百姓們出了山谷,雖然沒有精美細糧,但粗茶淡飯管夠,豬牛羊rou一人一勺,倒也比山谷里的生活強了許多倍。出谷的百姓求的就是個安定,肚飽,出來就不愿意回去了,夾雜在人群中的暗探趁著混亂跑回了山谷。 “大人,走了五個人?!?/br> 密探一走,就有兵士跑來跟席元慶匯報。 席元慶滿意的點了點頭,大聲吩咐道:“不錯,傳令下去把那兩車綢帛擺在谷口,讓他們看個夠!” 山谷邊緣地區早就有很多小勃律的百姓躍躍欲試了,他們看到成批的牛羊rou和錦衣玉帛被擺在了山谷外圍,動心了,大臣們也心癢不已,沒多久出谷的人越來越多。 最后所有的大臣們都出來了。席元慶給他們來了個甕中捉鱉,千算萬算,下手還是早了一點,小勃律的大臣都抓了起來,國王與吐蕃公主卻逃入石窟中。 “我們唐軍是個仁義之師,不放過任何一個敵人,也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