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3
事。顧昭凌原來還是個學霸,要不然也不能考上省重點,更不會成為這所知名大學的學子之一。他在校期間的表現也非常好,據教過他的老師們爆料,顧同學甚至連一次課都沒有缺席過,直到一件事發生。這兩年不是有好多種針對在校生作品的評獎嗎,不管是哪個圈子里的,大家都有這專業對口的機會。當時顧昭凌他們班就迎來了一次優秀青年劇本評選的參賽資格。大家踴躍報名,還真的有幾部佳作入選,其中就有昭凌的作品。其實這種獎也沒什么難得的,上交十個作品,至少有八個都能得獎,昭凌的作品倒是那一批的佼佼者,還真拔得頭籌了。但就是這樣一部也不算有名氣的劇本,居然還讓人給盜用了。而盜用它的不是別人,正是大賽的評委之一,還是顧昭凌他們學院的名譽教授。等大家知道這件事兒的時候,這部被盜用的作品已經被搬上了大熒幕,只是這里面并沒有原作者的名字。顧昭凌的老師同學都說,這件事兒對昭凌他造成了不小的打擊,甚至導致他一蹶不振,連學業都沒有完成,精神上還受到了沖擊,導致他需要住院療養。當然,事件是真實發生過的,但是老師同學們得知的只是當年鄒先生去昭凌他們學校辦理休學時的說辭,真實的情況還是本人比較清楚。后來,鄒先生知道了這事兒,他還特意找昭凌問了句:“別告訴我網友猜測的是真的,我怎么就不信那事兒能對你造成什么精神打擊呢?”顧昭凌大方承認:“這些當然都是場面話?!?/br>鄒先生繼續問:“……所以,你到底為什么要去療養院里住???”顧昭凌想了想,最終也沒忍心將他覺得要真遇到危險鄒先生與顧昭凜連自保都做不到的這件事兒說出來,他隨便找了個借口:“大概是覺得有仙山下山清水秀,想換換心情吧?!?/br>鄒城君:“……”其實這次事件本身對顧昭凌都沒有什么影響,反倒帶動了大眾對的關注度,并且,林先生決定利用這件事兒,把李姑娘的事情處理一下。準確說是昭凌拜托他幫這個忙的,為了完成昭凌的囑托,順帶幫昭凌出氣,他也想了很多辦法。最后,林先生將目光放在了現今最具影響力的東西上。網絡其實也是一種權力資源啊。仙山娛樂接到了上頭的命令,他們立馬組織技術人員,將人們落到顧昭凌身上的目光引到了別處去。而這個別處,就是一直讓的讀者們糟心了好幾年的了。李姑娘的案子過去了十年,不是不可能再次重新調查,但就算現在讓大家都知道的真正作者是李姑娘也沒什么用。劇組不會因此受到任何牽連,而那些假借李姑娘的作品牟利,還玷污李姑娘名聲的人也不會受到什么制裁。所以,這件事兒還是要一點點來的。而這把利劍的出發點,就是幾年前顧昭凌的作品被人盜用的事情。畢竟因為殷呈的那句‘師叔’,顧昭凌現在人氣正熱,人們也很同情這個父母、叔叔嬸嬸都不在了,而且監護人舅舅看起來也很命途多舛的人。有昭凌的老師同學們的作證,這位品學兼優的學子當年就是因為那可惡的賊而迫不得已放棄了自己學業,知道了這些的人們義憤填膺。恰逢與一同開機,而又是由顧昭凌擔任編劇之一的作品,它的原作又曾經被抄襲,可以說正是翻舊賬的最佳時機。仙山娛樂的員工也是蠻拼的,他們配合那些想盡辦法將當年李姑娘墜樓案重新調查的警察同事們的工作,一點點爆出了李姑娘的人生經歷。人們知道了只活了短短二十個年頭的李姑娘是怎么樣度過自己艱難的童年,也知道了凌橋夕老師在李姑娘心中的位置。仙山的員工們找出了十多年前李姑娘幾乎所有的生活痕跡,還在得到李姑娘同意后,將幾封她寫給凌老師以及自己的信展示了出來。這些信中不僅有李姑娘的心聲,還有中的很多段話,能看出來她寫下這些本來是想給凌老師看的。通過這些文字,人們也認定了這是一位心中充滿了天真與爛漫的女孩,而凌老師更是她的靈魂依托。而那些在她意外去世后,把她的作品當做牟利工具,更是讓她背負了抄襲惡名的人,本來也是她的家人、朋友。只是,誰又能想到,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帶著一張面具在與自己相處呢?又過了幾天,警方那邊居然也傳出了消息,原來李姑娘并不是因為意外墜樓。通過現代技術的檢查,警方確認了,當年李姑娘是被人推下樓的。而當時的現場還有三個人在,這三個人就成了本案最大的嫌疑人。經過警方的徹查,鎖定了這三個嫌疑人,分別是李姑娘的后母劉某、jiejie劉某某、以及男友華某。據李姑娘的繼母劉某交代,當時是她的女兒失手將李姑娘推下了樓,她是為了女兒的安危才偽造了意外現場,并且拖了很久才報案。時隔十年,真相終于水落石出,也終于還了當事人一個公道。曾經將晚湖東罵了個狗血噴頭的人們也很迷茫,原來他們這十年的時間都罵錯了人,讓一個從生致死都沒有什么錯誤的姑娘蒙受了不白之冤。而盲目地喜歡的人們也很迷茫,原來他們錯愛了兇手,還一直維護著一群奪走他們喜歡之人作品的混賬。沒過多長時間,李姑娘的繼母、jiejie與前男友全部落網,等待著法律對他們的最終審判。與此同時,凌橋夕先生的遺孀放棄了控告的作者,轉而將矛頭直指毀壞凌橋夕先生名聲的真兇,也就是背后的公司。這傳媒公司名氣一落千丈,公司股票更是跌到了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低谷。劇組由于這一場官司而宣布停止拍攝,不久后劇組全員解散,可謂是樹倒猢猻散,這一回散了個干干凈凈。一切看上去都朝著公平正義的方向發展,但也有人發現了另一個問題——如果當初沒有讓人再次關注凌橋夕老師;如果后來沒有顧昭凌肄業的真相讓人們再次看到版權問題的重要;甚至如果沒有再后來對李姑娘墜亡案的再次調查,那么,現在會是怎樣的局面?死去的人無法伸冤,活著的人無能為力,罪犯會一直逍遙法外,什么公理正義,好像都是在人們意識到的時候才會出現。雖然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只是少數中的少數,這樣的聲音很快就會淹沒在互聯網鏈接的海洋中,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