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8
書迷正在閱讀:愉此一生、大祭司yin物語(撤換版)(高H)、rou餅子燉蛋短篇合集(H)、催眠師的性福生活(H)、癮(BDSM)(H)、Revolver(H)、吃我一棒(H)、總裁,你老公找你、美食之末世求生、重生當軍嫂
是什么呢? 沈兆臨仔細思忖了好一會兒都沒有想出來。 既然想不出來,他自然也就不再徒勞了,再冷冷看了安陽郡主一眼,便大步離去。 雖然確實如安陽郡主所說,但他總得想些辦法,看能不能在景泰帝下旨之前讓景泰帝改變主意。 畢竟…… 雖然沈兆臨自己因為娶了安陽郡主而沒有了上進的可能,但成國公府,卻同樣因為他娶了安陽郡主而得了不少的好處。 無論如何,他絕不和離! …… 徐玉見很快就知道了,沈熙所說的,與成國公府的事很快就會解決了,那個“解決”是如何解決的。 自那日見了沈熙之后,不過幾日的功夫,京城里突然就發生了一件大事。 這日一早就有傳旨太監到成國公府宣旨。 那時也才下朝不久,長房的沈兆遠如今襲了成國公的爵位,還在宮中未歸,老成國公和太夫人衛氏領著府里的眾人一起接了旨。 當時沈兆臨也才起身不久,正要往老成國公那里去拿主意,聽到有圣旨到,心里就是一個“咯噔”。 等到看到安陽郡主唇畔帶著的淡淡的笑意,沈兆臨又哪里猜不到這圣旨到底會是什么內容? 他的心都涼了半截。 但圣旨既然下了,就算沈兆臨如今再想什么轍也來不及了,他只能隨著眾人一起去接旨。 傳旨太監是景泰帝跟前的心腹,景泰帝會遣這位安公公來傳旨,本就擺明了對今天這件事的重視。 等成國公府的眾人沐浴焚香完畢,安公公這才打開手中的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聽完圣旨的內容,成國公府上下都傻了眼。 他們怎么也沒想到,因為沈兆臨在外面養外室的事,景泰帝竟然特意下旨令安陽郡主和沈兆臨和離? 安公公宣完旨之后,整個成國公府再聽不到任何聲音。 這道旨意來得太過突然了,突然到成國公府上下都沒有任何的準備。 就算是沈兆臨,因為昨兒與安陽郡主有過那樣一番談話,但也沒有想到這道旨意來得如此快。 沈兆臨心里其實也還是有疑惑的。 景泰帝這次…… 這旨意似乎下得太快了。 而就在沈兆臨心中疑惑的時候,慈寧宮里,華太后與景泰帝也正在說話。 華太后已經年過花甲,但因為平素保養得宜,看著倒也半點不顯老態,她端著一盞茶輕輕啜了一口,指上戴著的金絲甲套格外的顯眼。 “皇兒,”華太后微擰著眉頭,“昨兒晚上哀家又夢見端王了?!?/br> 端王。 大梁朝不會再有另一個端王。 是以景泰帝當然不會問出是哪個端王這樣的問題。 “在夢里,端王直到聽哀家保證,定會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護著安陽一輩子,這才最后閉了眼?!比A太后微閉著眼道。 景泰帝聞言輕輕拍了拍華太后的手,安慰道:“母后,您也不必多想,這些年來您也確實像您當年所說的那樣,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般護著安陽,就算端王泉下有知,也定不會責難于母后的?!?/br> 華太后卻并未被安慰到。 到底是不是像對待自己的女兒一樣愛護安陽郡主,華太后自己其實最清楚。 就比如,將安陽郡主嫁去了成國公府。 又比如,當年賜婚的旨意雖是先帝下的,但選定了沈兆臨作為安陽郡主夫婿的人,卻是華太后。 如今沈兆臨養了十幾年的外室,那個外室還是個青樓出身的女子,華太后在知道這件事之后都替安陽郡主覺得屈辱。 是以,華太后心里其實是有愧的。 她如今年紀越發的大了,說不得什么時候就要去見先帝,到時候若是端王也在,他問起了安陽的事,她又有何顏面回答? 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還有五百字等十分鐘刷新 第210章 沒錯,沈兆臨之所以會朝著沈熙下手,就是因為他想急著站隊。 沈兆臨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極有抱負的人。 他自幼就生得聰慧,雖然出身勛貴之家,卻沒有像別的那些注定不能襲爵的勛貴子弟那般,成天的只尋摸著逗雞溜狗混日子,而是小小年紀就能靜下心來讀書習字,早早的就替自己規劃了另外一條同樣能出頭的路。 雖然勛貴之弟幾乎沒有走科舉這條路的,但這并不能說明他就不能走這條路了,不是嗎? 這就是沈兆臨的想法。 在他的設想里,他要靠著科舉進入宮里的皇上的眼里,然后一展自己所學,成為一個就算將來他的兄長襲爵了,他也能與之并肩而立的存在。 埋頭苦讀的那些年里,沈兆臨就是被這樣的前景支撐著走下來的。 有著這樣的信念,沈兆臨當然也就與別的紈绔子弟區別了開來。 他少時就有了才名,更能被稱為文武雙全,而且還在十幾歲的時候就下場中了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