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9
書迷正在閱讀:愉此一生、大祭司yin物語(撤換版)(高H)、rou餅子燉蛋短篇合集(H)、催眠師的性福生活(H)、癮(BDSM)(H)、Revolver(H)、吃我一棒(H)、總裁,你老公找你、美食之末世求生、重生當軍嫂
” 不得不說,看到沈怡情如今過得不好,徐玉見就放心了。 當初沈怡情能冷眼看著桃姨娘算計徐玉初,還在背地里幸災樂禍,既然她能有那樣令人作嘔的心思,想來現在她也該明白身處泥潭到底是種什么樣的感受了。 聽徐玉見如此說,安陽郡主的笑容便又深了些許。 五年來的親近,足以讓安陽郡主瞧出徐玉見的聰慧,以及她身上偶爾現出的那種與她的年紀并不相符的成熟穩重,這時又聽徐玉見這樣承認了下來,安陽郡主心里便又忍不住有些喟嘆。 她想起,當初沈怡情之所以能嫁進英國公府,一定程度上來說甚至是由徐玉見這個當時只有十一歲的小姑娘決定的,一時之間也有些感慨。 之后,兩人倒也沒有再多說什么。 徐玉見又與安陽郡主拉了會兒家常,便辭別了安陽郡主,自回了武定侯府去。 第140章 報喜 看著徐玉見走遠,一直立于安陽郡主身后的榮嬤嬤突然低聲道:“郡主,您這是看中了沈家五姑娘?” 榮嬤嬤雖然是從太后身邊出來的,但跟在安陽郡主身邊這么多年,也得到了安陽郡主全心的信任,先前安陽郡主與徐玉見說話,都一點也沒有避著榮嬤嬤。 被榮嬤嬤猜中自己的心思,安陽郡主也不意外。 她輕輕點頭,先是笑了笑,然后又搖了搖頭,“恬姐兒這孩子,我是真的喜歡,若是她能給熙哥兒那皮猴子做媳婦,我這個做母親的只怕夜里做夢都要笑出來……” 事實上,就如外人所猜測的那般,安陽郡主確實有意想讓徐玉見給她做兒媳婦。 不僅是因為她喜歡徐玉見這個人,也是因為徐玉見適合。 安陽郡主只有沈熙這么一個兒子,自然難免寵溺了些,寵著寵著就將沈熙寵成了一個頑劣而且還不知險惡的性子。 若是在尋常的人家,這樣的性子倒也能被人贊一聲“率直”,可在成國公府,這樣的性子無疑是不行的。 就比如,五年前,桃姨娘只用了兩個不起眼的婆子,就差點要了沈熙的命。 雖然安陽郡主忍著不舍將沈熙送離了京城,可這幾年沈熙到底有多少長進,她這個做母親的也著實沒有什么信心。 而且,沈熙只要一回京就是現成的端郡王,他的將來不可能會簡單了去。 也所以,在安陽郡主看來,沈熙將來的媳婦,就應該聰明有心機,能夠應付各種復雜場合的。 她認為徐玉見就是這樣一個人。 這一點,從五年前沈怡情的事就可以看出來。 安陽郡主不知道徐玉見是從誰口中知道英國公府的事的,當然她也不關心這一點,但徐玉見在這件事之中表現出來的果決狠辣,以及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要達成目的應該從何入手的聰慧,卻叫安陽郡主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時候的徐玉見,可才十一歲。 而且,安陽郡主還發現,徐玉見雖然年紀不大,但對京城的許多事,竟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就比如英國公府的事。 這無疑更讓安陽郡主覺得徐玉見是個適合做自己兒媳婦的人選。 只不過…… 安陽郡主忍不住嘆了口氣,“我倒是想讓恬姐兒做兒媳婦,不過這幾年看來,恬姐兒自己可一點也沒有這種心思?!?/br> 徐玉見到底有沒有這個心思,安陽郡主當然能夠看得出來。 也正因為如此,她才有些猶豫。 徐玉見可是沈熙的救命恩人,若是她自己不愿意,安陽郡主又如何好勉強了她去? 而且…… 也不知道沈熙這五年有多少長進,若還是像五年前那樣,安陽郡主都沒臉向徐玉見提。 生平第一次,安陽郡主因為自己兒子的不夠優秀而苦惱了起來。 到最后,安陽郡主也只能輕嘆一口氣,“這兒女親事還是得看緣分,我倒是想讓恬姐兒做兒媳婦,但若是她與熙哥兒沒有那個緣分,自然也只能作罷,真要如此,到時候……” 到時候,便收了徐玉見作義女,再替她尋個好人家吧。 …… 看到了沈怡情搗鼓出來的一出戲,最后以了她事先只怕是沒想過的方式作為結局,徐玉見心情舒暢之下,這一晚倒是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一早,徐玉見就寫了封信給徐玉初,將昨天的見聞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遍。 徐玉見本以為,經過這件事之后,她們姐妹與沈怡情這個人應該是沒有機會再見面了才是。 畢竟,沈怡情鬧了這么一出,英國公府那位太夫人應該不太可能再讓她出門了才是。 卻沒想到,與沈怡情的再次見面,竟然與這次沒隔了太久。 打從蔣氏的生辰之后,英國公世子夫人有了身孕,并且已經滿了三個月的消息,就這樣傳了出來。 就算英國公府再怎么低調,但到底也是碩果僅存的兩家國公府之一,沈怡情這個世子夫人又是出自成國公府的,是以這件事在京城的女眷的之中倒也引起了一番熱議的。 沈怡情嫁進英國公府五年才有了身孕,而在這期間,無論是英國公夫人還是英國公太夫人竟然都沒有表示出什么不滿,這叫許多人都暗羨沈怡情有福氣,有這樣通情達理的祖母和婆婆。 想來,現在沈怡情好不容易才有了身孕,只要生下了兒子,這將來的日子也就該順心順意了吧? 不得不說,在許多人眼里,現在的沈怡情至少也應該喜極而泣了。 至于沈怡情現在心情如何,那就只有她自己才知道了。 自打上次見過沈怡情之后,徐玉見就再沒關心過她的事。 只要她再沒辦法從英國公府那個泥潭里爬出來,她又能形成什么威脅? 讓徐玉見關心的,卻是另一件事了。 中元祭祖之后,轉眼就到了七月底。 這天,徐玉見收到了一封從東寧伯府送來的信。 事實上,東寧伯府一起送來了三封信,一封是給老太太的,一封是給姜氏的,這最后一封則送到了碧水閣。 丫頭送信過來的時候,徐玉見正在碧水閣的一樓寫字。 從東寧伯府來的信,想也知道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