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5
書迷正在閱讀:天下之師[快穿]、朕甚是心累、歡恬喜嫁、愉此一生、大祭司yin物語(撤換版)(高H)、rou餅子燉蛋短篇合集(H)、催眠師的性福生活(H)、癮(BDSM)(H)、Revolver(H)、吃我一棒(H)
多內宮的事情上都會詢問汪直的意見。只要沒有出現太大的過錯,毫無疑問,只要弘治帝還在一天,汪直肯定能夠享盡榮華富貴,高官厚祿的。但他依然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主動請纓,去剿滅倭寇。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當初朝廷決定出兵的時候,滿朝文武就沒幾個愿意去的,這種情況下汪直的主動更讓皇帝感動,甚至私底下勸他不用去,不過汪直心意已決,連皇帝也沒辦法,最后只能答應了他。有了這個前提,又有唐泛在后方幫忙,汪直只要專心應付倭寇有關的事情,而不必擔心有人在背后玩小動作。唐泛道:“廣川給我介紹了一個人,叫程舟,是浙江都司的指揮僉事,早年承了廣川很大的人情,為人也還可以,募兵的相關事宜,你可以去找他詢問,你所招募的人,將來不僅是在對倭戰事上起重要作用,以后開放海禁之后,也會成為鎮守東南的精兵,代表的更是你的臉面,所以須得慎之又慎,軍紀嚴明方可?!?/br>汪直唔了一聲:“我心中有數,這些你可放心,大事上我不糊涂?!?/br>唐泛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盅:“身份所在,屆時我恐怕不能去送行了,這便以茶代酒,敬你一杯,先為你餞行,祝你此去善自珍重,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汪直也拿起茶盅:“謝了!”唐泛促狹地朝他擠擠眼:“收斂點脾氣,可別興沖沖去了,又被人擠兌得回來,到時候臉可就丟大發了!”汪直呵呵一笑:“那我也希望我回來的時候,你別被始亂終棄了!”唐泛狠狠嗆咳了一下,佯怒道:“大膽!放肆!這是該對本公說的話嗎!”汪直皮笑rou不笑:“那要不祝你每天都能下得了床?”唐泛被他氣得胃疼,趕蒼蠅似的揮手:“走罷走罷,你就凈會氣我,有這工夫去氣死那些倭寇好了!”汪直哈哈一笑,跨出門檻,大步離去。逆著光,對方整個人仿佛沐浴在日光之中,光線太過耀眼,以至于唐泛不得不瞇起眼,望著汪直遠去的身影,心中浮起一絲不確定:汪直真的能夠勝任嗎?而自己做的這一切,到底是不是正確的?自永樂年之后,許多人覺得每次出海下西洋不僅不能為朝廷帶來利潤,反而還因為各國紛至沓來的進貢,使朝廷以賞賜的名義損失了不少錢,皇帝固然是有面子了,但長此以往,國庫肯定無力支撐這筆巨額的費用,所以許多人反對開海禁,甚至反對討伐倭寇,都是有他們的道理的,把國門一關,就什么事也沒有了,何必自找麻煩去跟那些小魚小蝦過不去呢,打贏了,也未必見得有多少好處,還要往里頭搭進不少錢。唐泛不是先知,他依照自己的經驗和判斷去做事情,卻無法決定事情的走向,更不能篤定汪直這一去,究竟會帶來怎樣的結果,是好還是壞。歷史洪流滾滾向前,只有到了幾十甚至一百年后,后人再回頭看,也許才能作出一個公允而中肯的評價。希望在以后的史書上,我不是以罪人的面目出現。唐泛如是唏噓。作者有話要說:寫汪公頭銜的時候,差點把西廠廠督寫成西廠廠長,哈哈哈哈一字之差,形象全無啊→_→汪公公的星辰大海還木完,明晚繼續~然后還有小太子的,隋州視角的,姐夫后續(差點把這個給忘了,姐夫太沒存在感了……),皇帝發現隋唐jq的~謝謝萌萌們的霸王票和營養液,么么噠?。?!163、番外十二星辰打從除夕的鞭炮聲過后,就算是正式進入弘治十一年了。身處其中的人也許并未察覺,日子其實一天天過得飛快,冬去春來,除夕之后是元宵,元宵之后又是龍抬頭,不知不覺,枝頭吐了嫩芽,簇擁著粉嫩嫩的嬌蕊,春分過后,清明又要到來了。在北方或許還寒意未退的時候,南邊卻早已是一派雜花生樹,草長鶯飛的氣象了。沿途處處燦爛,入目繁花的春景,令人見了便心生喜悅,精氣神仿佛也跟著飛揚起來。卞文棟也不例外,看著兩岸的新綠,他緩緩地吐出一口氣,仿佛將心頭這些年來所有的怨氣都傾吐干凈。他已經連續考了好幾年的舉人了,奈何運氣不佳,都沒考中,索性放棄了這個念想,轉而做起別的打算。科舉就像獨木橋,橋那邊是通天大道,天下的讀書人個個都想過去,最終能擠過去的人終究是少數。卞文棟也是那些不幸運的人之一,只不過他沒有像許多落榜士子那樣自怨自艾,在連續嘗試三次,發現自己很可能不是那塊料之后,他就當機立斷,決定不再將一輩子都耗費在科舉上面。這年頭讀書人不讀書,能選擇的余地就比較小了,要么回家種田,但卞家家境不錯,用不著卞文棟去當農夫,要么周游四方,卞文棟覺得那樣太不務正業,所以想來想去,便準備到南方看看,做點小買賣。正好一位至交好友的表兄在南方做生意,聽說江南富庶繁華,處處皆是財富,卞文棟就一路南下,準備到寧波去見好友的表兄,再作打算。他是土生土長的北方人,從未到過南方,這一行逐漸往南,所見所聞果然令他吃驚不小,越往杭州寧波的方向,城鎮就越是繁華,不說別的,單是穿著打扮,就比北方更加漂亮時興,而且風氣也更為開放。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卞文棟自忖也不是那種啥事不懂的書呆子,讀書歸讀書,起碼還是會關注天下大事的。他知道弘治三年朝廷派汪直提督寧波,驅逐倭寇的事情;也聽說了汪直組建的大明水師在弘治六年將倭寇徹底驅逐干凈的事情。還聽說弘治七年的時候,朝廷同意汪直上疏所請,擴大勘合貿易的范圍,逐步開放民間海禁并征收商稅的事情。但出這一趟門,他發現自己不甚了解,聞所未聞的事情也有很多。譬如在離杭州不遠的某處客棧下榻,卞文棟聽自稱出海歸來的人說,這大明以西,并不唯獨大明,還有許多個國家。當時卞文棟就說:這我知道,不就是交趾,天竺,暹羅嘛!誰知卻被對方嘲笑:這都是哪年的老黃歷了,現如今誰不知道有這幾個國家,我說的是更西邊。卞文棟很不服氣:更西邊,那不就是大食么!對方還是搖搖頭,一副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