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6
書迷正在閱讀:天下之師[快穿]、朕甚是心累、歡恬喜嫁、愉此一生、大祭司yin物語(撤換版)(高H)、rou餅子燉蛋短篇合集(H)、催眠師的性福生活(H)、癮(BDSM)(H)、Revolver(H)、吃我一棒(H)
“臣在?!碧品哼€是保持著微微垂首的姿勢,一般來說,如果沒有得到許可,臣下是不能隨意直視圣顏的,這顯得不敬,但他在剛剛進來的時候就已經飛快地將在場所有人都收納入眼底了。皇帝,太子都在。萬安,劉珝,劉吉,赫赫有名的紙糊三閣老們也在。這些大佬已經等于掌握帝國大權的巔峰級人物了。還有其他一些仆從宮婢,禁衛軍士,自不必提。人雖多,卻愣是沒有發出半點聲息。除此之外,唯有殿中燭火不時噼啪作響。不過唐泛眼力所及,發現就在皇帝身后的屏風后面,似乎還藏著一個隱隱綽綽的人影。那隱而不露的人身份為何,似乎呼之欲出。那頭汪直已經開始說起召見他進來的原因。如今這位東宮太子朱佑樘,雖是長于皇宮之中,卻直到三年前才剛剛被立為太子,身世堪稱坎坷。但既然名分已定,讀書習字,一切就要按照儲君的規格來培養。太子的老師班底很強大,但除了老師之外,還要有伴讀。而太子伴讀一般都是從宮內的宦官里選,不過有時候也會從大臣的子侄里挑選,當今太子的其中一位伴讀叫韓早,其父韓方,是成化帝當太子時的老師之一。韓方因為身體不好,早兩年就準備辭官了,但皇帝顧念老師的情誼,就贈了韓方太子少師的虛銜,又讓韓方的兒子韓早進宮當太子伴讀。這不是那種太子做不好作業就要代罰受罪的那種奴婢,而是實打實的伴讀加玩伴,韓早跟太子年齡相當,成日在一起讀書,感情也很融洽。但就在今天,太子他們正在上課的時候,韓早忽然喊著肚子痛,結果還沒等太醫過來,韓早就忽然往地上一栽,沒氣了。這還得了!東宮頓時就沸騰了,太醫火速趕來,左看右看,都看不出韓早到底是為什么死的。好巧不巧,就在韓早喊著肚子疼之前不久,萬貴妃曾經差人送來兩碗綠豆百合湯。太子沒喝,韓早喝了。結果就發生了接下來的事情。誰都知道,萬貴妃當初也是有兒子的,還是皇長子,只是生下來沒多久就夭折了,后來賢妃柏氏又生了一個,被立為太子,結果沒過兩年又死了,自那之后,后宮里就再沒有皇嗣誕生過,大家都說是萬貴妃不準除了她之外的后宮女子誕下子嗣的緣故。以萬氏的雌威,如今這位太子能夠重見天日,其中經歷的種種波折,更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好了,說到這里,韓早為什么會死,似乎已經非常明了,審也不用審。作為皇帝最心愛的女人,別說太子沒死,就算死了,萬貴妃很可能也不會被怎樣,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趕緊大事化小,隨便找個借口掩飾過去,大家繼續保持表面上的和平。但問題來了,萬貴妃在知道這件事之后,極其震驚,哭天喊地,當即就跑到皇帝面前鬧,指天誓日地說這件事絕非自己所為,堅決要求皇帝徹查到底,查出真相,還自己一個清白!正因為如此,事情涉及了太子,萬貴妃等人,其中還有成化帝老師的兒子,成化帝頭疼之余,不得不將宰輔們召入宮商量對策。宰輔的職責是治理國家,雖然現在內閣為首的三位閣老都是在混日子,國家治理得很不行,可也并不代表他們就該行破案斷案了。首輔萬安從政治和大局的角度考慮,建議皇帝將此事輕輕揭過算了,反正太子殿下萬幸無事,至于韓早,朝廷可以下旨對韓家加以厚恤,這樣皆大歡喜。但萬貴妃不干了,不管大家心里信不信,她都再三堅持自己在這件事里是完全無辜的。她很明白,所有人都知道她討厭太子,欲除之而后快,所以她在這件事里的嫌疑是最大的,如果皇帝真的將此事含糊過去,那她就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在心愛女人的堅持下,成化帝沒有辦法,只得一面讓人去請閣老們進宮,一面去通知韓家人。兩碗綠豆百合湯,太子沒喝,他那碗給了韓早,剩下的那一碗讓旁邊一個小內侍給喝了。內侍沒事,韓早卻死了。在唐泛進宮之前,已經有人檢查過了,那鍋糖水已經沒剩了,查不出里頭是否放了東西,但碗和勺子本身都是沒有抹毒的。如果綠豆百合湯有事,為何侍從喝了卻無事?難道只有韓早喝的那一碗有事?送湯過來的是萬貴妃宮里的宮婢,無論如何也不承認是自己下了毒。再說韓早不過一個幼童,哪里會有什么仇人,就算要害,害的也是太子,誰又看太子不順眼?宮中上下,也不過就是那個人。不過這些事情卻不好說,也不能明說,所以首輔萬安的提議在被萬貴妃否決之后,他就干脆不開口了,免得得罪了萬貴妃。萬首輔跟萬貴妃都姓萬,但兩人沒有一文錢的關系,只是他知道萬貴妃深受成化帝寵愛,所以借著大家都姓萬,千方百計跟萬貴妃攀上親戚,所以首輔位置坐得很穩。這點很為其他人不恥,大家私底下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萬歲閣老,除此之外,還有針對內閣宰輔們各種搞笑的綽號,比如說三輔劉吉,就被叫做劉棉花,因為他臉皮很厚,不怕彈,所以大家背地里喊人,直接就喊劉棉花如何如何。言歸正傳,湯和碗都沒有問題,太醫不可能給死人把脈,也證明不了韓早是不是本來就有病,但是根據內宦和太子所言,韓早原本是好端端的,往日里身體也沒出過什么毛病。假如真是有人下毒,那誰也不會相信單單是沖著韓早這一個小伴讀去的,大家更愿意相信這是一場蓄意殺人下毒案,而目標就是當今太子殿下。如果徹查起來,內宮之中也不曉得又要掀起多少風雨,冤死多少人,成化帝不是不疼愛太子,但這種疼愛是有限的,太子從小就沒有在他身邊長大,現在為了國本立了太子,該給他的,成化帝都不吝嗇,但他不愿意為了此事再興風浪,更何況在他心里,也覺得這件事可能跟自己心愛的女人萬貴妃有關。太子本人也很懂事,他雖然傷心伴讀的死,卻沒有哭著喊著要為自己的小伴讀報仇,當皇帝問到他的時候,他也只是說遵從父皇的意思。大家都希望大事化小,只有萬貴妃不愿意。皇帝陛下非常無奈,又不愿拂逆了心愛女人的意思,事情就此僵持在